谢亚轩 刘亚欣
长期视角看美国发起贸易战的原因
特朗普自竞选美国总统以来,就高举贸易保护主义大旗,指责中国在全球贸易中不公平地获益,因此“贸易战”的风险暗藏已久。近年来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并不少见,但本次美国发起的贸易战显然与过往不尽相同。对比美国经济增长情况可见,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往往伴随着美国经济低迷,有明显的逆周期性。而目前美国已步入复苏的第五年,失业率达到历史低位,以美国经济在周期中的位置,贸易保护甚至税改基建等财政刺激政策,都不是短期美国经济的需要。
事实上,美国政府也并不讳言他们的目的。在301调查报告中,美国明确指出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发展的十大高科技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自动执行功能的高档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航空航天设备、海洋工程装备、高技术船舶、新能源装备、高铁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中,中国的政策迫使美国公司向中国公司转让技术和知识产权,而这些政策有助于中国在这些高新技术领域中获得领先。这与过去美国在中低端领域的反倾销、反补贴政策完全不同。这意味着美国非常重视中国的产业升级规划,认为抑制中国高端产业的发展已迫在眉睫。
从2017年中国出口的行业结构看,机电、音像设备、运输设备、仪器制造、化工产品的规模都名列前茅,而这与《中国制造2025》中的产业计划不谋而合。过去中美在以上领域方面有大量的双向贸易,且其中中国对美国有大量的加工贸易出口,因此双方在这些领域互补性较高,中国希望在此领域实现产业升级,意味着中美将逐渐从互补走向竞争。
从中美贸易结构看贸易战的发展
美国拟对中国的高端制造业增加关税。4月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了301调查下建议加征25%关税的自中国进口产品清单,该清单包含大约1300个独立关税项目,价值约500亿美元。粗略来看,美国公布的关税清单中,主要涉及的产品包括药品、电机电气设备、机械设备、运输设备及零件、光学医疗等仪器,多数集中于高端制造业,但零部件居多、整机较少。美国宣布在此领域对中国加征关税,既是基于这是全球竞争的重要领域,也是考虑到这更能够对中国产生实质性影响。
中国的反制策略在于影响美国强势产业与选票。针对美国提出的500亿美元关税清单,我国商务部做出意料之内的回击,中国拟对美包括大豆、玉米、小麦、牛肉、烟草、汽车、化工产品、丙烷、塑料橡胶制品、飞机等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涉及2017年中国自美国进口金额约500亿美元。从我国商务部公布的清单来看,其力度是超出预期的,虽然同为500亿美元,但依照2017年数据,2017年中国对美出口4331亿美元,美国对中出口1552亿美元,大幅少于中国。清单涉及行业中也已包括了除油气外美国对中国有明显贸易顺差的农业、汽车、飞机行业,这也是对美国选举有明显影响力的行业:特朗普是获得了底层蓝领工人和农场主的支持才得以当选,农业、汽车行业是美国的强势产业,是历任美国总统都非常重视的领域(见图1)。
对本国经济的影响是中美双方的底线。美国多数对零部件加征关税,而中国主要对整车、整机加征关税,反映了双方对于加工贸易链条的保护:当前加工贸易的链条主要是美国对中国出口零部件、中国组装/加工后再出口给对方的形式,美国实际上在贸易中获得了较高的附加值。因此,美国限制整机进口、中国限制零部件进口都可能更大程度地伤害加工贸易链条,从而对两国经济产生更大负面影响。此外,美国的关税措施回避了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也是考虑到美国相应产业较为薄弱,顾及对美国国内消费者福利的影响。
既然以经济为底线,双方就存在谈判的可能性。目前存在两个分歧:一是特朗普的强硬表态与美国其他官员表明愿意和中国谈判、不希望打贸易战的态度;二是美国官员表示中美正在就贸易冲突进行谈判,而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这不符合实际情况。由此来看,中美双方可能仍未进行有效沟通。习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表示将扩大中国对外开放的表态是一个良好开端,美国取消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则是我国的诉求,因此当务之急是开启有效的谈判机制。目前中美分别就美国的关税政策、中国的知识产权问题对WTO提起了磋商,在WTO框架下进行交涉也是一个可能的选项。6月3日关税生效前的两个月是中美贸易关系重要的窗口期,在关税政策未对双方经济产生实际伤害的情况下进行谈判是最佳时点。
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影响
虽然我们对贸易战的前景并不悲观,但极端情形也不得不防。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若实行,会通过影响出口对宏观经济增长产生直接影响:2017年中国在中美贸易货物中实现贸易顺差2758亿美元。但是中美服务贸易历来是中国处于逆差状态,2016年中国在中美贸易中的服务贸易逆差为380亿美元,预计2017年中美服务贸易逆差将达到432亿美元左右。因此,2017年我国对美国的净出口规模为2326亿美元。如果不考虑GDP核算口径和海关统计口径的差别,那么2017年中美贸易对我国净出口的贡献为65.4%左右。
以目前的关税加征情况测算,对500亿美元产品征收25%关税,其在我国总出口中占比为2.2%,这部分出口面临下行压力,但一定程度也会通过转口的形式来消除其影响,预计对中国GDP的边际负面影响不会高于0.1%。
若贸易战持续升级,极端情况下假设中美贸易战导致我国对美国净出口规模降为零。根据2017年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这意味着我国GDP增速将失速0.4个百分点左右。从这个测算结果看,即使在比较极端的情况下,2018年完成全年增长目标的可能性依然比较高。这反映了国内市场对中国经济贡献的重要性远超海外市场,消费的稳定增长才是我国经济的压舱石,并为我国经济在中美贸易战中辗转腾挪赢得空间。并且,根据国际贸易理论,进口国关税保护有利于出口国居民部门消费扩张。当前我国居民部门消费支出持续扩张,出口转内销也是化解贸易战负面影响的政策选项之一。
然而,中美贸易战若管控失当、无序扩大,甚至扩散至全球,其间接影响可能超过政策变化的直接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全球经济下滑对我国整体外需环境的影响、加工贸易成本加大对贸易链条的影响、不确定性加大对企业投资行为和消费者信心的影响。此外,贸易保护还将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更深远的负面影响,逆全球化将阻碍全球技术和观念交流,将导致劳动生产率下降,削弱全球经济增长的潜力。
作者单位: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