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

春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正阴阳适中,故昼夜无长短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薄荷糖_薄的拼音_相薄

HELLO SPRING

HELLO SPRING

相薄_薄的拼音_薄荷糖

相薄_薄的拼音_薄荷糖

春分,春季的第四个节气。太阳黄经达0°,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自此以后,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南半球与之相反。同时,传统以立春到立夏之间为春季,而春分日正处于两个节气之中,平分了春季。因此,无论是天文学、气象学还是物候学,春分都是阴阳交易的重要节点,自此以后,阳长阴消,气候回暖,万物生发。同样,在这个季节,对于人体而言,天阳引动卫阳,振奋喷薄,是阳气增长最快的时候。

相薄_薄荷糖_薄的拼音

春分有三候

初候,玄鸟至。玄鸟,燕也。高诱曰:“春分而来,秋分而去也。”

二候,雷乃发声。阴阳相薄为雷,至此四阳渐盛,犹有阴焉,则相薄,乃发声矣。乃者,《韵会》曰:“象气出之难也。”《注疏》曰:“发,犹出也。”

三候,始电。电,阳光也,四阳盛长,值气泄时,而光生焉。故《历解》曰:“凡声阳也,光亦阳也。”《易》曰:“雷电合而章。”《公羊传》曰:“电者,雷光是也。”

春分三候,借助中国古人对于雷电的描述,可以更好地帮助大家理解春分时候的阴阳消长变化。“阴阳相薄为雷,至此四阳渐盛,犹有阴焉,则相薄,乃发声矣。”薄,这里通“迫”,是接近、靠近的意思。阴阳二气此消彼长,但是于春分刚刚达到平均,二者势均力敌,互不相让。云团中正负离子互相中和时释放的巨大能量,分别转化成声和光,向外释放,产生雷和电,因此古人记载的阴阳二气“相薄发声”和“气泄生光”,确实符合自然原理,切中真意。

阴阳交接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那作为“法天象地”的人体,在面对自然界气候剧烈交争的时候,同样也面临着阴阳二气的消长转化。如果以“冬至”和“夏至”分别作为至阴和至阳,那春分和秋分就是阴阳二气的平衡点,春分以后,阳强于阴,秋分以后,阴胜于阳。但也正如自然界雷鸣电闪一样,阴阳交接的过程总不会那么一帆风顺。

2023年恰逢农历闰年,存在闰二月的现象,说起来就是因为日月运行周期的差异。根据太阳黄道轨迹来确定的节气和根据月球轨迹确认的月份出现了偏差,就通过增设一个农历二月补全节气。而增加一个闰二月,便将农历“春三月”变成了“春四月”,让这个春季延长了。

节气代表着大地上阴阳二气,或者说是五行之气的轮转和交替。今年的立春在正月十四,标志着春季的木气显现。立春之后,春木开始生长,到春分达到最强,这时已近闰二月初一。春令木气时间拉长,气温自然回升同样减缓,少阳春木之气被冬令寒水之气压制,寒热二气反复拉锯,更是导致今年的倒春寒格外漫长,气候波动格外剧烈。

江南地区向来有“捂春三,冻八九”的说法,从这个角度来说,倘若冬天受寒,尤其是去年经历过寒冬腊月爆发的新冠疫情后,春天要格外注意春捂保暖,不可过早减衣贪凉,以免感受外在风邪,使得春温致病。(点击阅读相关内容)

树欲静而风不止,加之冬去春来,此时风与热兼,叶天士谓此“两阳相劫”,要防止春天被风热所伤,还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戴好口罩

肺为娇脏,开窍于鼻,一定保护好自己的鼻子,一方面可以减缓气温变化对于呼吸道的刺激,同样也可以隔绝一些容易致敏的花粉、柳絮等过敏原。

2. 勤喝水

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风为阳邪,清扬开泄,容易损伤阴液,因此平时保证饮水。时常口干、鼻干的人也可以使用麦冬石斛等代茶饮。

3. 多运动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适当的运动有助于阳气恢复,让身体尽早舒展开来,恢复正常状态。同时,也要注意保暖,不可过快减衣,避免大汗淋漓,风邪趁虚而入。

薄的拼音_薄荷糖_相薄

薄的拼音_薄荷糖_相薄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