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前吸一口,下课后吸一口”,继萝卜刀之后,近期,一种名为“鼻吸能量棒”的东西在学生中流行开来。
其外形像一根棒状的塑料管,里面多是樟脑、薄荷等成分,被商家宣称“纯净无毒”。但这种“鼻吸能量棒”真的无毒无害吗?是否容易上瘾?
“鼻吸能量棒”侵入校园,
有小学生已上瘾
近期,天津两名小学生带着“鼻吸能量棒”来到超市,要求老板进货,并称这种东西“倍儿上瘾”,还有薄荷、西瓜等多种口味。事情被报道后,引发大众的关注。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有家长在社交平台表示,现在学生之间很流行“鼻吸能量棒”,“有学生已经上瘾,离都离不开。”由于产品里含有樟脑等成分,也让这位家长担忧,是否会对身体有害。
从网友反馈看,目前这种“鼻吸能量棒”已在多地学生群体中出现。
卡卡(化名)是中牟县的一名小学生。近日,她发现,班里有同学正在吸“能量棒”。“这位同学平时就把‘能量棒’放到裤子口袋里,据他反馈,一次不吸就不得劲。”
卡卡并没有在校园周边的超市里,发现“鼻吸能量棒”的踪影。她怀疑,同学的“鼻吸能量棒”是从网上购买的。“估计也是跟潮流,毕竟现在广告里都有宣传。”卡卡告诉记者。
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现,不少线上商家在售卖这种“鼻吸能量棒”,价格多在几元至几十元之间,部分产品月销量已达上千件。
从商家宣传看,产品主要由薄荷脑、冰片、植物精油等成分构成,气味多样,有些产品还加入了多种烈酒成分,以吸引消费者购买。
一些商家还在介绍时称,适合上课提神时使用。从消费者评价看,不少学生为此购入,还有家长给孩子买来玩。
记者就此询问某售卖“鼻吸能量棒”的电商店铺,客服表示,“目前初中生群体用的较多,小学生没必要用。”但从实际来看,仍有一些小学生为了“尝鲜”,购买“能量棒”产品。
商家宣称的“安全无毒”,
是真的吗?
虽然上述客服称,产品添加了薄荷脑和植物精油的成分,是通过嗅觉刺激,使人味觉达到一种舒适的状态,不会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但事实情况真的如此吗?据卡卡透露,同学直接把产品放进鼻孔里吸,这又是否会对鼻腔造成伤害?
截图自某商家介绍页面。
鼻吸能量棒并非孤例。早前媒体报道,中小学校出现了一款名为魔烟爽的“白粉零食”,学生们通过效仿吸毒的方式进行食用,他们还称这种零食为“K粉”或“吸吸乐”。该情况引发了家长的高度重视,监管部门也已介入调查。
2013年12月,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教育部和原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联合部署了对“魔爽烟”类食品的查处工作,当时该零食被检不合格,且可能会诱导青少年吸烟。
对于人格三观尚未成熟的青少年
“鼻吸上瘾”这个动作
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降低
他们对毒品的防范心理
使他们更易落入涉毒陷阱
下面这些
千万不能“吸”着玩儿!
笑 气
“笑气”学名一氧化二氮,是一种无色有甜味的气体,有轻微麻醉作用,它通常被置于耐压钢瓶内,吸食者常以气球为工具吸入,俗称“打气球”。“笑气”对人体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破坏性,长期大量吸食会导致脑缺氧及脑神经、运动神经损伤以致瘫痪,甚至窒息死亡。
上 头 电 子 烟
“上头电子烟”主要添加了合成大麻素或者依托咪酯成分。长期吸食会出现头晕、呕吐、精神恍惚症状,过量吸食还会出现休克、窒息甚至猝死。
我国在2021年7月1日,将合成大麻素类物质进行整类列管,在2023年10月1日,将依托咪酯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滥用依托咪酯就是吸毒,贩卖依托咪酯就是贩毒。
僵 尸 浴 盐
“僵尸浴盐”(又称“丧尸药”)主要成分为甲卡西酮,是一种致幻剂。口服、鼻吸或注射该类物质会导致急性健康问题和毒品依赖,出现焦虑、失眠、营养不良、发汗、腹痛、流鼻血等一系列问题,引发胸痛、痉挛、高血压,使人心跳加速,行为失控,自残,让人完全失去理智。
我国在2010年9月1日,将4-甲基甲卡西酮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
K 粉
K粉,学名氯胺酮,白色结晶粉末,又称强奸粉、high药,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毒品,“溜冰”“打K”就是指吸食冰毒和K粉。短期服用K粉会导致神志不清、中枢神经麻痹,长期使用将危害心脑血管,甚至导致死亡。此外,近年来还有被称为“改良K粉”的氟胺酮,它其实是对氯胺酮进行化学结构修饰得到的类似物,主要以鼻吸或口服形式滥用。
我国在2021年5月11日,将氟胺酮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