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歌曲《罗刹海市》霸网
各社交媒体平台播放量超过30亿次
它因与《聊斋志异》的一篇故事同名
引来网友纷纷查阅典籍
在网上迅速引发热议
歌手刀郎曾因《2002年的第一场雪》成名。沉默多年,如今再次爆发。新歌《罗刹海市》歌词隐喻诙谐幽默,曲调复古婉转,亲近草民底层,很受普罗大众欢迎,可谓民心所向披靡。
“那马户不知道他是一头驴,那又鸟不知道他是一只鸡……”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首歌歌词引经据典,来自清代作家蒲松龄《聊斋志异》之《罗刹海市》。
《罗刹海市》这个故事讲述了长相英俊又酷爱唱戏的少年马骥误入罗刹国,在这个国度里,人们以丑为美,越丑的人职位越高,是个黑白颠倒的世界。
马骥因为生得英俊,在罗刹国被视为丑陋的怪物。后来马骥的才华被执戟郎看中,于是想将他引荐给皇帝。
没想到皇帝身边的大臣纷纷反对,因为他们认为马骥长得像怪物一样,实在是太丑了。
马骥因此郁郁寡欢,在家多喝了几杯酒后用木炭涂黑了脸,没想到变黑的马骥却被人称赞不已,执戟郎让马骥用这样的面目去面见皇帝。
但是马骥不同意,他说:“游戏犹可,何能易面目图荣显?”
在执戟郎的劝说下,马骥最终还是同意了涂黑脸见皇帝。后来马骥果然得到了重用,最终结识到东海三太子,还娶了龙女为妻。
在聊斋罗刹海市这个故事中,蒲松龄在文末作了批判:“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
这16个字正是揭示他当时所处的社会有真才实学的人得不到重用,反而是一些无学之人青云直上。这也与蒲松龄的个人命运有关——他学富五车,但最后是到了70多岁的时候才得了一个岁贡生,因此他写了非常多批判当时科举制度的代表性作品。
聊斋学家马瑞芳谈《罗刹海市》:
“这就是一个非常有哲理的故事,因为在这个罗刹国好人不得志,坏人飞黄腾达,戴上一个假面具之后反倒被大家接受了。之后村民们带着马骥去赶了海市,他被东洋三太子引荐给龙王,一切事情都和罗刹国截然相反——这里环境清明、人物貌美、重用贤才。马骥凭着一篇《海市赋》获得了极大的尊重,还成为了龙王的女婿。”
家长见解:
让更多人了解聊斋名篇是好事。一首歌是否好听,每个人的感受不同,评价自然不同,对歌词的理解更是见仁见智。但借着这首歌,很多人知道并了解了蒲松龄的聊斋名篇,这是好事。对优秀传统文艺作品的不断创新演绎,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比一首歌、一张专辑、一段往事,经典文化中丰富的故事与内涵是等待更多文艺创作者去发掘的宝藏。我们拭目以待。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