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日报》记者 谷尚辉

清早起床,窗外绿植葱郁;走在街上,街道干净整洁,环境舒适……这是路桥区路南街道西夏新村村民在城乡接合部环境整治提升中感受到的细节变化。

昨日,记者走进西夏新村,这里虽处于城乡接合部,却给人一种市区住宅区的观感,这里的村民目前主要居住在景阳花园和西夏御园这两个现代化小区。

西夏新村由路南街道原上张村、西夏村合并而成,地处路桥区路南街道东北部,东邻长浦新村,北与路桥街道辽洋村相邻,永长路贯穿东西,交通便利。

在2003年之前,西夏新村存在城乡接合部的通病,前是泥巴草地,后是泥泞水田,复杂的人口组成给管理带来了不小的难度,乱晾晒、乱停车、乱丢垃圾现象普遍,整体面貌欠佳。

“外来人口多、管理难度大、基础设施不完善。”西夏新村党总支书记夏立兵说,当时村子里乱搭建、乱占道、乱倒垃圾等现象非常普遍。

为了改善全村面貌,2003年,景阳花园片区开始规划,两年后开始拆迁。稍晚于景阳花园,西夏御园片区也开始了规划工作。

“起初不少村民并不支持,担心新小区的规划难落实。”夏立兵说,他们采取先建后拆、分批开建,配合安置措施,村民们看到小区逐渐成型,越来越支持他的工作。

现在小区内的便民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文化礼堂一应俱全,村民不出村就能办事。

“整村改造使村居整治有了硬件基础,但是人员管理仍有不小难度。”夏立兵说,村里有2600多名外来人口,有些房东长期在外经商,租户不太在意卫生,乱堆放现象时有发生,另外村里私家车增多,停车位逐年紧张,村民的卫生意识也有待提高。

为此,西夏新村实行了精细化管理,对出租房“一户一册”登记,详细记录人员信息,联防队每周都要对出租房进行一次核查,包括人员信息、消防设施等。

“党员和村民代表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由他们分解对接联系各户,全村网格化管理。”夏立兵说,发现不文明现象,他们就主动上门劝导,并对毁绿种菜、乱堆放等进行统一清理。

这些举措为西夏新村治理带来明显成效,村民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

村居整治提升改变的不仅仅是当地的面貌,更深层次的变化也在悄然发生。夏立兵说,两个居住小区都设置了分类垃圾桶,村民也开始学习垃圾分类,乱扔垃圾的行为越来越少了。“这里已经不像是城乡接合部。”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