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瑞安发布”↑↑↑关注我们
翁婿名家
千年瑞安,人才辈出、绵延不绝,历史上曾出现很多有名的中国式翁婿典范。这些彼此没有血缘关系的“翁婿配”似乎超越了“父业子承”的定律,成就了一段段千古佳话。
翁婿之道往往能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家风,而家风的积淀传承是当下社会宝贵的财富和强大力量。《玉海文史》今起推出《翁婿名家》系列,以飨读者。
瑞安仙降街道的横街村,在明宪宗成化年间,建有一座在当地首屈一指的高档住宅,朱漆兽环的大门,古色古香的宅院,门庭高悬“黄门”两个大字的额匾,无不显示主人非同寻常的身份和地位。
“黄门之署,职任亲近。以供天子,百物在焉,故亦有画工”……由此可知黄门是皇宫内百工的艺术创作场所。仙降是瑞安中部最出名的工业集镇,然而它也是当地历史渊源较深的江南古镇。当时的仙降怎么会有如此尊贵的“黄门”府第?府第主人便是明代著名的宫廷画师,享有“梅花太守”雅号的孙隆。
生逢艺术盛世 梅花一枝独秀
孙隆(1397—1458,字从吉,号雪斋,瑞安仙降人) ,自幼聪慧,永乐九年(1441)以贡生入选黄门,后由监生破格授兵部主事。一生悦览群书,善琴棋书画,最爱画梅花。清代徐沁在《明画录》中,对他推崇备至,称其所画梅花得益于王冕的笔法,同永乐时期的夏昶齐名,是开启明代花鸟画从写实走向水墨写意的先行者。
孙隆曾在明正统间出任徽州知府,世人称梅花太守”。
当时的大明朝,上至皇帝下至平民,对艺术有着难言的挚爱。但凡有头有脸的人,若家里没挂几幅画,别说出去见人,就是自己坐在家里待着,都会感觉臊得慌。
这是一个艺术家都爱的时代。明宣宗朱瞻基是皇帝中的丹青大咖,他可不比南唐后主李煜、宋徽宗赵佶,这两位虽有艺术才华,却严重偏科,荒废了主业。而明宣宗江山、艺术,两手抓,两手硬。文武双全的朱瞻基催生了艺术的“黄金时代”。
△上图为明宣宗朱瞻基及其画作。
人生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孙隆曾连画梅花40幅,每幅皆有题咏,装盒20个,被世人誉为神品。相传他的居所周围遍栽梅树,每当梅花傲雪怒放、迎春盛开之际,他就与家人一起在树下花前,尽情欣赏,细心领略梅花的神韵。兴致来时,就挥洒笔墨。
△孙隆梅花图西泠印社藏
明初同邑诗人季兰坡曾作《孙太守梅》绝句:“一点二点梅头雪,五里七里香不绝。动人春色满江南,黄昏已到朦胧月。”明大学士杨士奇更赞其画作“瓣中有诗,诗中有瓣”,世间独品也。
有一年,宣宗寿诞,孙隆进贺四副精心绘画的梅花图,令宣宗皇帝赏心悦目,爱不释手。
△上图为位于仙降街道横街村的孙氏祠堂
△孙隆世袭表
伉俪情深太守千金“御”夫有术
孙隆有一个女儿(1424-1500)亦工梅花,人称”孙梅花”。才貌出众,聪明贤惠,出嫁前一直随父“居宦”,孙隆视为掌上明珠,亲自教她画梅,终得父亲真传。有清黄绍第的诗《孙雪斋父女画梅》为证:“雪斋风格一枝斜,粉本流传赵紫霞。冰玉双清家法在,齐眉夫妇写梅花。”诗中提到“齐眉夫妇写梅花”,就是指”孙梅花”与丈夫任道逊。
任道逊,字克诚,晚号坦然居士,又号八一道人,家居瑞安城西岘山下。从小聪颖过人,7岁能赋诗,作字径数尺有法。明朝宣德八年(1433),时年12岁的任道逊被官府以神童推荐给朝廷,宣宗召他到金殿面试。小小年纪的他,镇定自若,当众挥毫作书。宣宗大悦,命留京为国子生,入直文华殿,以书画供奉内廷。
此时,孙隆正在京供职,看到同邑青年才俊如此出类拔萃,心生欢喜,暗暗观察,发现任道逊不仅仪表堂堂,且精通经史,娴熟音律,妥妥的乘龙快婿人选啊!从此后对他悉心栽培,最后还把爱女嫁给了他。
婚后伉俪情深,夫唱妇随,孙梅花更是“以法授夫”,使任道逊也成为画梅高手,徐沁更在《明画录》中,将任道逊的妻子孙夫人列入名媛,赞赏她“写墨梅得父法,故亦擅孙梅花之称”。
△集云山樵诗画图
任道逊历官宣六朝,官至太常寺卿,明孝宗皇帝评价他“性资明敏,书翰精专,效劳禁署,历年滋久,茂著声称”。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还是画家和诗人。他的书法师承主要来自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和当朝的沈度、沈粲、黄养正等。
据考证,遗世作品有碑铭二十件,墓志十二件,墨迹二件,匾额一件、山水画三件。作品以楷书碑刻爲多。他生前曾为瑞安城宾阳门谯楼题额:“东南遗观”。又曾题隆山观海亭联:“雁落寒汀,潮声入夜月当午;舟归晚浦,山色载春花满蹊”。今瑞安罗凤镇沙渎村龟山有他书写的《坤屿墓表》碑文,字体隽秀,是他晚年的楷书精品。
△恩赐义官居易王公墓志铭(局部)
他的一生留下了大量的书画作品,近几年,温州后学应其后人邀请搜集整理,编著了《任道逊书法集》系列,分别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和温州书局先后出版。
归故里,山水间唱和吟咏
弘治(1488-1505)初年,任道逊致仕归里,从此耕读田园,吟咏书画,创老人文化社团“清乐会”,与同邑通判吴祚、寺副蔡鼎等人“唱和吟咏,无间晨夕”,晚年生活充满乐趣。
任道逊注重养生,游心于道学,据说还创制了太极心性图。其著名的《八一自娱说》,阐述了他的养生之道。任道逊把自己的养生之道作了高度概括,定位为“自娱”二字,认为人的一生需要自己去寻找生命中的乐趣。
△任道逊山水图轴温州博物馆藏
后人有一首《挽任太常》诗,很能说明任道逊的为人和后人对他的敬仰之情。“八十二龄天上客,乞归林下十年余。一身澹泊唯甘节,两髻萧疏尚著书。挂壁有图开太极,盖棺惊梦返华胥。从今门寂诗坛冷,老泪那禁湿布裾。”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