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_刀尖舔蜜_刀

十八般兵器!

小时候特别喜欢看评书类小说,大了点又迷上了武侠小说,不管是哪一种,兵器的作用都有一席之地。所以便有十八般兵器的说法,分别是:、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戈、镋、棍、槊、棒、矛、耙。当然,这也不是标准答案。但不管是哪个版本的说法,刀枪剑戟始终是排在最前。而刀的第一把交椅始终如一,刀为百兵之帅,无往而不利。

刀_刀尖舔蜜_刀尖

百兵之帅——大刀

兵器中刀为第一,农具中刀我认为也是第一,何出此言呢?刀耕火种这个最古老的耕种方式就是明证!那最开始的农具也是刀,因为最开始的田地一定是森林草地改造而成的,没有刀就没有后续的农业文明。那文化农民的十八般兵器也从刀开始说起吧!

刀尖_刀_刀尖舔蜜

我家的各种刀!

我们黄山的农民不同于北方的农民,北方农民只是单纯地用机械种田,而黄山的农民,种地只是农村农民农活的一部分。更多的时候都需要带上刀斧锄头,去山上找食。然后又因为不同的生产环节,所用的刀也大为不同!

刀尖舔蜜_刀_刀尖

一、柴子刀

这是柴刀,休宁话叫柴子刀,顾名思义就是用来砍树斫柴用的。柴刀是农民刀具中个头,份量最重的,重的都有3-5斤,木柄采用结柴做成(如檵木,青冈,黄檀等)短而结实,刀身一尺以上,刀背厚而重,刀刃长而利。山民们冬天上山砍树斫柴,春天挖竹笋,秋天砍毛竹都以它为主力军。文化农民也很喜欢用它,带着它上山心里都安定很多,一刀在手,森林随便走!遇树砍树,遇竹砍竹。就像“陌刀”在古代战场上所向披靡一样!

刀尖_刀尖舔蜜_刀

二,小柴刀

有了大柴子刀,自然也有小一点的柴刀。小柴刀多用于低山区农村,往年冬天,农民干完农活,还需要上山砍柴,低山区的柴木一般都不大,最多也就鸡蛋粗细,用大柴刀过重了,一天下来人吃不消,那这种小柴刀便再适合不过了。除了砍柴,茶农们改造老茶树,也用到这种刀把茶树从地面处砍下,等茶树发新苗又重新长出茶树来。上图中的这把刀,跟了母亲几十年了。母亲在我们村插秧割稻,采茶砍柴都是一把手,而这把刀跟着母亲砍了一茬又一茬的柴火。

刀_刀尖_刀尖舔蜜

三,大镰刀

家乡的田地从作物上可以分为水田,旱地和菜园地。从土地所在位置可以分为平整的田玕(大块的田野)田,缓坡地,梯田,河滩地等。除了田玕大块田地比较省事以外,其他类型的田地都有田塝(上下块田地之间的山墙称之为塝),而田塝大多长了各种杂草灌木。就需要时不时地割去田塝上的植物,这个农活叫“割田塝”。这时候大镰刀就派上用场了,大镰刀刀尖弯曲过来,利于勾割植物。技术好有耐心的农民能把田塝割的比我刮过胡子的下巴还干净呢!割下来的灌木或者杂草,要么用来铺放在作物的间距之间,这样既盖住了小草的生存空间,腐烂过后又成了有机肥。当然,也会把割下来的灌木杂草晒干打个火堆,烧成灰。可别小看草木灰啊,这可是重要的有机肥呢!

刀_刀尖舔蜜_刀尖

小镰刀

我们这边田少,主粮以水稻为主,种完水稻田地套种其他作物。如:萝卜,油菜,玉米,红薯之类。然后家家户户又喂养着家畜家禽。家禽还好点,家畜中的牛和猪则需要农民到田里山上打猪草割牛草。还有割鱼草,割油菜(休宁话叫斩油菜),割红薯藤,割苞芦秆,割芝麻…还有最大宗的割水稻都要用到这两种小镰刀了。小镰刀轻便锋利,尤其是割水稻用的镰刀,刀刃如锯齿一般,一不注意就会给身上留下一个恐怖的疤痕。

刀_刀尖舔蜜_刀尖

文化农民的膝盖上就有小时候割稻子镰刀留下的吻痕

刀尖舔蜜_刀_刀尖

长柄镰刀

这些年,梯田和一些产量低的田地都陆续退耕还林了。剩下的水稻田都可以用机器收割了,镰刀割稻已经成为了历史和回忆了。但割猪草依然还是养猪农民每天都要重复的农活。如果说割猪草不累但比较繁琐,那相比于割猪草,冬天为了不让牛掉膘,而上山割芦荻(一种芦苇,叶边割手,长过两米,牛的最爱)就跟不容易了。芦荻长在高山上,而叶子又锋利,一不小心就会把手割成一道道的血钩子。所以,在很长的时间里割芦荻都成了我在冬天里的噩梦。

好在,家里后来也不养牛了,再也不用割芦荻了。山上被政府承包给大老板,种植油茶树了,油茶树还没成林,杂草丛生灌木横长。每到秋天,老板便请一些农民们上山割山(就是留下油茶,砍割掉其余所有植物),为了方便割山,母亲又找打铁师傅定做了一把长柄镰刀(如上图)方便在山上劳动。

刀尖_刀尖舔蜜_刀

竹刀

刚刚说的这些刀都是和树,柴,草,庄稼打交道的。而上图的这把长方形短刀也是专门用来和竹子打交道的,所以它叫“竹刀”。竹子在农民生活中用途太广了,扁担、篮子,篓,簟,簸箕,斗笠…都用竹子做的,竹子用柴刀砍倒后,便是用竹刀把竹子破开,取型号大小不一的各种竹篾,最后再编制成品。我家从爷爷时代开始,农闲时光里都会编织箬笠,等交流会(庙会)上拿来卖来贴补家用,而这把竹刀跟了我爷爷我父亲,至今保持着锋利的刀口。

刀_刀尖_刀尖舔蜜

此物叫:刀鞘块

除了竹刀以外,其他的刀具在野外作业时,都需要有个工具来存放。“刀鞘块”(休宁话音译)便应运而生了,刀鞘块一般用一块整木,中间凿空,两边再钻四个小孔,穿以绳子。上山下田时,刀鞘块绑在后腰,刀插在刀鞘块上,用时右手反手取出,方便快捷还不会伤到主人。

刀尖舔蜜_刀_刀尖

插入刀鞘块的柴子刀

两种磨刀石

如果说,刀鞘块是刀具的左膀,那右臂便是磨刀石了。好的刀具在于保养,更在于主人会磨。旧时,木匠学徒拜师学习,头一年基本功都是练习怎样磨刀,可见会磨刀的重要性了。磨刀石基本采用山间纹理细腻,带有油性的石头,有的也用古代砖头,徽州很多古村落的古井栏杆,古桥栏杆上都遗留着一代又一代人磨刀斧锄头的痕迹。齐云山登封桥桥头迄今还立着当年的知府碑文“禁止磨刀”的明文规定!可见徽州人的磨刀情怀!

另作柴刀诗一首:

刀耕火种传千年,木柄钢身刃有尖。

砍树斫柴如豆腐,割草刈稻只等闲。

便捷凭仗刀鞘块,锋利还需磨刀圆。

一刀在手胆气壮,翻山越岭逍遥仙。

感谢阅读,明天继续分享农民十八般兵器之斧头,敬请关注。#三农高质量创作大赛#

杉树林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