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组织忠诚,对群众负责,就要敢于坚持原则,人情口子坚决不开,在腐败分子面前决不退缩。”
“不放过任何细微之处,从蛛丝马迹中还原事实真相。”
这两句话是
黄石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余俊
的本领观
作为一名长期战斗在一线的反腐尖兵,余俊始终坚守“为群众主持正义,让群众真正满意”的信念。在与腐败作坚决斗争的过程中,逐步练就从细微处察端倪的业务本领,让违纪违法人员受到应有惩处。
2017年
余俊受到中央纪委嘉奖
今天(12月3日)
余俊被中国纪检监察报“点名”
心细如发 执纪如山
姓名:余俊
职务:湖北省黄石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
“如果稍不留意,很多案件线索就会溜走,这就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善于从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多年的办案经验让余俊深刻体会到,有时候,案情的突破就隐藏在一些细微之处。因此,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细节,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疑点。而要做到这些,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
2014年,在一次案件调查中,被调查人的一句话,引起了余俊对大冶市委原常委、组织部长汪某的注意。余俊将近年来涉及当地的相关卷宗一一过筛,并在查案过程中更加关注与汪某有关联的线索。经过反复摸排、分析、研判,发现多条具体问题线索均明确指向汪某。经批准,余俊带领调查组对汪某展开初核。随着初核的深入,汪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在立案调查中,调查组遇到了难题。虽然多个行贿人向汪某行贿,但汪某的家庭收支看不出异常。他的受贿款到哪儿去了呢?余俊决定调整思路,让脚步沉下去。他带领其他办案人员到汪某工作的地方深入调查了解。通过多方走访,余俊发现汪某还存在其他特定关系人。于是,调查组针对这一情况重点开展内审外调,案件取得重大突破,汪某的心理防线也渐渐瓦解,交代出近200万元受贿款存放在其特定关系人处。
“他总是善于从别人不经意的话语中找到关键线索,并能根据线索顺藤摸瓜,大大提升办案效率。”余俊从不放过案件中的点滴细节的做法,深受同事的敬佩。
1989年,余俊进入纪检监察机关工作。30年来,余俊啃过不少“硬骨头”。2007年,在处理黄石市广电局原党委书记王某一案前,余俊获知,一些单位曾对该局有关问题进行过调查,但均无功而返。然而,余俊没有产生畏难情绪,坚持对该案进行线索跟踪。王某反调查意识极强,在公众面前为人处事低调谨慎,调查组几乎找不到他与商人老板的经济往来线索。经过缜密摸排,余俊从广电局下属单位的一份审计报告入手,发现了该单位做假账私设小金库等问题,然后抽丝剥茧、形成合围,最终查实王某严重违纪违法事实。
“是狐狸就会露出尾巴,干了违纪违法的事就会想方设法堵住漏洞。我们可以从当事人身边人入手,重点关注与他们有利益往来的人员。”余俊经常与同事交流自己的工作心得。
处理案件的一大难关就是人情关。有人拐弯抹角地打探案情、请他吃饭,余俊总是一口回绝。他说:“吃了纪检监察这碗饭,就不能吃外面不明不白的饭。”有亲友说他油盐不进、不通人情,但余俊深知,亲情可以违,纪法不能违……
有人劝说余俊:“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何必太过较真,与人为难!”余俊则说:“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就是得罪人的活儿。要是对问题视而不见,就对不起自己的职责和良心,这头就永远抬不起来了。”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