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2019年10月9日第2112期
70年波澜壮阔,70年风雨历程。在新中国成立70年间,蕲春人的生产生活都发生巨变,这些变化,不仅留存在老一代人的记忆中,更被记录在照片光影下。在蕲春摄影协会名誉主席——王森林老人的家中,记者看到了他用照片记录下的蕲春变化。
在蕲春,提起老一辈摄影家,王森林是个响当当的名字,王老是地道的北京人,1941年出生,1962年到仙人台茶场当知青,五个月后到北京当兵,退伍后又重回蕲春。1971年,因工作关系接触摄影后,王老再也没放下过相机,他拍摄的许多照片,真实而详尽地记录下了蕲春的每一处变迁。
70年代,在漕河城区,街道上几乎没有房子,仅有的大多都是一层楼的平房。进入九十年代后期,漕河城区各方面出现新气象。高层居民住宅楼拔地而起,街道小巷开辟出新的马路,一大批公共设施相继建成,高楼林立、绿化成带、别墅群起,一个小城镇正逐渐向城市化转变。
王老觉得漕河城区变化最大的就是楼房林立,都修了房子,商业街比较发达了,过去就几家,他说,蕲春这个劲儿将来大有发展。
从接触摄影至今,五十多年的时间,王森林老人将他镜头记录的蕲春,每个阶段的历史性照片都保存完好,并根据地点和事件的类型分装成册。在他家的书房,前后两面墙的书柜,整整齐齐存放着上百份文件盒,“蕲春交通”、“蕲春药交会”、“蕲春石林”、“新农村”…每一个文件盒里都是蕲春不同时期的变化,这些照片,是王老一生的摄影成果,也是他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他说,正是因为记录下了这些照片,记录了自己所亲历的蕲春的变化,他成为了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的见证者。
城区发展日新月异,但在王老的印象中,过去的蕲春农村,那可是苦不堪言。1974年,王老受命去檀林镇田桥村拿文件,那时候田桥没有公路,去田桥要坐船到河铺,河铺下船以后,翻两座山,先到那时田桥的镇里,镇里只有十几户人。王老说,那时候的田桥,可以说是叫做“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田桥公路从开工到完成,王老也用他的镜头一一记录着。
现在,王森林因年岁大了,腿脚不便,已经放下了相机。前两年,他的徒弟们带他去檀林镇雾云山景区转转,王森林老人感叹不已。他说,“不说别的,就说这公路,真没想到雾云山有这么大变化,那路修的,跟过去一比……蕲春的变化,一天一个样”。
历史的车轮匆匆碾过,蕲春每一个发展的历史时期,总能在王森林老人的照片里寻到一些踪影。
感谢这位年近80岁的老摄影家,感谢这些老照片,默默地记录着新中国成立以来,蕲春人民是如何艰苦奋斗,昂首阔步朝着幸福与小康生活迈进……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