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关于奥运的独特记忆,里面装着竞技体育留下的激情画面。比如女排姑娘逆转夺冠的欣喜,刘翔撞向冠军线的瞬间,邓亚萍在每个扣杀后的怒吼,还有丘索维金娜为爱子在奥运会上的八进八出……
△ 2019女排奥运资格赛,中国女排3-0捷克女排
这些以体育英雄为主题的记忆,分别存储于不同人的大脑中,但是有那么一届奥运会,对于我们来说,眼前出现的不是哪一个人或者哪一副画面,而是无数人的群像,那是我们每个人都真实参与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
一段属于一个民族,
十几亿人的集体记忆。
尽管东京奥运激战正酣,
但是那场13年前的奥运盛会,
却仍然会让每个中国人记忆犹新。
01
2008年奥运会
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2001年,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用一口加泰罗尼亚腔念出“BEIJING”的时候,我们就在期待着2008年的这场狂欢了。
△ 2001年7月13日,中国申奥成功,代表团振臂高呼
在那之后的七年里,鸟巢、水立方从无到有,北京地铁从单线变成了四条交织,志愿者招募开始陆续报名,距离奥运会还有XX天的牌子每天都在提醒着“那场盛宴即将到来”。然而,即便你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建设,当29个巨大的烟火脚印从天安门向鸟巢走来,震撼人心的击缶声、人与科技共舞的水墨画长卷渐次展开,当李宁用夸父逐日的方式点燃火炬,你依然能感受到全身血液从左心室泵出,流经各个动脉,股股奔流涌动,最后回到右心房,激动不已,胸臆难平。
△ 回忆起李宁用夸父逐日的方式点燃火炬,依然让人激动不已,胸臆难平
那是一种属于中华民族的沉浸体验。自两千多年前开始,我们就是一个拥有集体意志的国家,而北京奥运会,将这种意志和民族自豪感一起释放了出来。
△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隆重举行,10亿观众收看电视直播
那简直是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最好方式。精彩的开幕式,精良的组织,精细化的运作……我们用了16天时间,给世界展示了五千年。
那届奥运会有多成功?
根据国际奥委会市场开发部的数据,全球有45亿观众看到了北京奥运会的相关比赛,是目前为止奥运会历史上转播规模最大的一次: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5000小时的报道,报道规模是雅典奥运会的三倍,悉尼奥运会的四倍;至今,在国外视频网站上依然有奥运会开幕式top10评选,2到10名排序各国争论不休,但北京奥运会却是毫无争议的“yyds”(永远的神)。
在观看完东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之后,某视频网站甚至出现了4万人同时在线重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盛景,那是一种真切的民族自豪感,也让世界改变了对我们这个国家的刻板印象。
自信,自立,自强。
每一个经历过北京奥运会的人,都会觉得自己曾经参与其中。
△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了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回忆
02
2008年奥运会
我们在干什么?
奥运会是一个大规模的工程。这项运动盛会不仅能突出体现个体价值,更能体现台前幕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从申奥到筹办到赛事组织到最终闭幕,场馆建设、文艺汇演、后勤保障、安全保卫、志愿服务……这其中的协调和统筹,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每一颗螺丝钉都在兢兢业业的运转,最终确保了机器的顺利驱动。
△每一位志愿者兢兢业业地工作,奥运会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东京奥运会招募了8万名志愿者,近6万警察参与安保工作。同样的工作,北京奥运会的数据更是惊人。除了10万赛会官方志愿者之外,创下纪录的还有40万城市志愿者、100万社会志愿者、20万名拉拉队志愿者的名字,这个数字不仅是历届奥运会之最,也是中国单次赛事和展会招募志愿者之最。
数据之外,还有更多的热情在发酵。那一年,“的哥”们集体学英语,胡同大妈自发组织上街当起了向导,车上、墙上、脸上贴国旗是常规彩妆,无数家庭把观看奥运比赛当做必备合家欢活动,重要比赛开始之前桌上都会摆上几个硬菜,然后在国旗升起的那一刻共同举杯……
△那一年,海内外学子共同庆祝北京奥运会的到来
北京奥运会之所以有之如此强烈的全民参与感,是因为每个人都在那届奥运会中扮演了角色,在那个夏天,中国人有参加奥运的,有观看奥运的,有服务奥运的,甚至还有一位——自己办“奥运”的。
吴开翼,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凤仪小学的一名乡村体育教师。仪陇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用当地老百姓的话来说,这里“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在这样一个相对闭塞的地方,学生们没有多少渠道了解奥运会,所以吴开翼决定自己办一届“奥运会”,让孩子们了解这项体育盛事和其中所包含的奥运精神。
△ 仪陇县,吴开翼带领孩子举办了一场自己的“奥运会”
然而,吴开翼开始操办时发现,自己还需要太多的信息补充。于是,他开始去百度搜集相关的知识。用板凳作障碍物,练习跨栏;乒乓球台不够,就用教具做;没有铅球,就找鹅卵石代替;一块圆木包上纸壳,就成了铁饼……有些更加专业的问题,在百度上提问,有许多好心的网友直接在平台上和他互动,一步步地教给他。就这样,在无数百度创作者帮助下,这一点小小的奥运之火,逐渐走进山村。故事的结尾,吴开翼带着学生们,举着竹子制作的火炬进行“奥运火炬”传递,乡村奥运会真的开幕了。
△点击观看《我们的奥运》,了解吴开翼自己办奥运的故事
2008年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维尔布鲁根曾经说过,举办奥运会的目的就是要把奥林匹克精神最广泛地传播到全世界。当吴开翼用质朴的语言解释着奥运五环的涵义、描述着可爱的福娃的时候,你会觉得,他就是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伟大使者。
其实,这届超迷你版的奥运会也与真正的奥运会一样——有不同项目,有幕后策划,有运动员参与,更有无数幕后之人紧密团结,守望相助。
03
这个世界
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互联
人人爱奥运,也让奥运在人类中间生生不息,而吴开翼也只是这场盛会中的一份子,他通过百度的搜索功能和众多网友提供的内容,让乡村的孩子了解了奥运,也体会到了奥运的精神。
△ 吴开翼通过百度的搜索功能和众多网友提供的内容,带领学生完成体育道具的制作
这也是我们如此热爱奥运会的原因。奥运不是运动员的奥运,也不仅仅是建个奥运村那么简单,它的实质是一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凝结着无数人的热爱和努力,让社会的每个机体和细胞形成合力。
就在东京奥运会开幕前夕,国际奥委会召开了第138次全会。在这次会议上,国际奥委会表决通过:在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之外,再加入“更团结”。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强调,在新冠疫情这样的困难时期,全世界更需要团结一致。他表示“和单打独斗、保护一个领域不受其他领域影响相比,当今世界彼此依靠、共同合作将带来更快、更好的结果。”
△奥运实际凝结着无数人的热爱和努力。
团结的意义,在本届奥运会显得尤为重要。在开幕之前,东京奥运会经历了疫情的困扰和推迟的风波,一系列不确定因素也使人们对本届奥运会的前景忐忑不安。然而,在圣火燃起之后,各国运动员开始释放激情、全力拼搏,奥林匹克精神再次以更加丰富内涵展现在全世界面前。
其实,我们在无数事件中已经深有体会,团结的重要性。从古至今,团结的力量不断具象化,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一次又一次在建设和发展的困难中升华,许多有远见卓识的企业更是逐渐将这种文化内核融入自己擅长的领域之中。
△ 团结的力量不断具象化,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正在不断升华
百度,就是其中的代表。这家互联网公司每天响应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数十亿次的搜索请求,提供服务和回复的创作者人群,至今已有420万+体量。基于庞大的数据,百度正在建立一种人格化的内容生态,让创作者和用户直接联系,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团结精神,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东京奥运会期间,这种新生态的优势已经有了充分展现。
百度利用自己的搜索能力,每日通过重点媒体发布奥运搜索大数据,将用户广泛关注的热点及时传播。还邀请著名体育主持人韩乔生加盟《奥运心跳》、《韩你来看东京》系列直播节目,与运动员夺金之后,进行直播连线和深度采访。同时在奥运会期间,“奥运旗手”赵帅、“百米飞人”苏炳添、“亚洲仰王”徐嘉余等20多位运动员集体入驻百度百家号,第一时间分享赛后感言,实现场上场下的“零距离”互动。
△ 上百度App搜索“奥运”,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最新奥运资讯
无数创作个体,团结一致完成一个共同目标,最后促成了一次盛会与 一场知识的盛宴。在这一点上,百度的人格化生态和奥运“更团结”的新格言不谋而合。
团结之力能够带来的巨大能量。当人人都乐于参与奥运,享受奥运的时候,奥运也给人们带来了更高级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知识也是如此。
百度,正在为之努力。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Pexels、百度)
策划:三联.CREATIVE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