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炒股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股票明明显示的是资金净流入,股价却是下跌的,按照我们正常的思路是资金都流入股市了应该是上涨,下面我们就来简单说说里面的原因。
1.统计口径的问题
股票买卖过程中是存在有人买才会有人卖,那么资金自然是平衡的,不存在什么资金净流入的现象,那么净流入是什么的来的,其实统计很简单,在交易成交过程中软件统计以大单为标准,认为大买单是主力资金买入,大卖单是主力资金卖出,大买单减去大卖单显示的是净流入,剔除了所有小买单和小卖单。
我们平时知道个股的涨跌主要是受到主力资金的影响,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一个问题,软件统计是死的,很多主力在操作过程中也会选择用小单进行成交量,比如刚开盘股价是上涨,主力资金通过几笔大买单把股价拉到高位,后面可以选择慢慢开始小单持续不断的卖出,但是软件是无法识别该单为主力资金自然不会按照流出计算,所以后面股价一路下跌,软件肯定显示的资金净流入,参考下图例子:
2.低位拉升
(1)大幅度低开:如果一只股票开盘时候是大幅度低开甚至出现跌停板开盘,然后主力资金开始大量买入,比如从跌停板拉升只有跌5个点了,软件统计肯定显示的资金净流入,但是这个时候股价肯定是属于下跌状态,具体看个例子:
(2)受市场影响:可能今日市场整体不好,比如上证指数大幅度下跌,导致该股也受到市场影响出现下跌,可能小单卖出都能导致股票出现大幅度下挫,市场下跌很多资金不敢盲目买入,买盘力度较小,卖盘小单都能导致下跌,但是后面指数慢慢企稳不在出现下跌后,主力资金运用大单快速拉升,但是可能仍旧是下跌,这个时候也会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入,主要原因是受市场偏弱影响。
主力资金流入,股价却下跌?
这里的主力,指的是想要控盘的大资金团队,也是大家口中说的“庄家”。在公开信息中,大单买入,龙虎榜前几位买家就是主力或者是主力资金。一只股票有了主力,也就成为“庄股”。
散户通过二个信息知道一只股票的主力资金流进流出,判断主力是买进还是卖出。这两个都是主力愿意公开给市场知道的信息。但真相到底是什么就只有主力知道,外界都是不清楚的。
1),股票龙虎榜上的全天成交量买一到买五就是主力资金,这也是散户最喜欢跟踪的数据。当买一买二买三买四买五的总量明显大于卖一到卖五相加的总量时,我们认为主力在买进,相反,如果卖出的总量大于买入,我们认为主力在卖出,或者是换庄家。
2),交易软件中,有显示大资金流入和大资金流出。一般是以单笔买入数量较大的单子加起来减去单笔卖出数量较大的单子,就是大资金的净流入资金,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如果是正数就认为是主力正在买入,负数就是主力正在卖出。
道理是这样,但是真的如此吗?
如果主力的买进卖出都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清楚进行,那主力岂不是比韭菜还傻?
为什么会出现主力在买入,股价却下跌?
一是主力有多个账户,他在买一显示今天买了一千万元给大家知道,可是你知道他在卖十到卖一百里面加起来卖了一千五百多万吗?这样算起来你就不会认为主力在买入了吧。
二是主力在买入的时候是以大单买入,如果他同时用小单卖出更多,你也是不知道的啊?
这样,主力在买入股票,股价却在下跌也就不奇怪了。
像这种伎俩,主力还有很多,你还会说你看到的主力在买入就真的是买入吗?
资金净流入=股价上涨?这个误会可大了
资金净流入和资金净流出这组名词,具有误导性,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具有误导性的概念?
我们都知道股票每天都一个有一个总成交量,所谓成交,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成交就是其中的某一组买卖单达成了一致,两人钱券互换。那么说今天一只股票的总成交量是1万手,那背后就是1万手买单对1万手卖单。所有成交的卖单都被接手了,实在是没有人接手,价格就下滑,下滑到一定程度就跌停了。即使是跌停,也不会出现成交2万手卖单,同时仅成交1万手买单的情况。挂了单但是没有成交的,不会出现的走势图上。
没有所谓的净流入或者净流出之说
最早的资金流交易是所推出了topview数据(已取消)。在这里贴一张当时topview的截图
这里买入卖出是真正的席位号,对应机构的席位或者营业部。可以看到不同的统计,这个也是后来被取消的原因。上面的散户、中户、大户、超大后面就被资金流所引用了。当时这个数据是准确地持仓数据,因为是交易所给出的。同样还有旁边的个人、法人、机构户其实对应自然人、法人户和机构三种不同的账号类型,现在证监会的很多统计也是这个口径发布的。
比如下面这个:
2014年11月24日至12月4日,各类专业机构投资者合计净买入309亿元,一般法人机构净卖出1252亿元,自然人投资者净买入659亿元,特别是持有A股市值在10万元以下的个人投资者净买入更多,沪股通投资者净买入284亿元。
仔细算一下就知道了309+659+284=1252,买入正好等于卖出。但是放到不同的特征群体下就不是0了,例子法人机构在净卖出,其他三类在净买入。买入相加等于卖出。
主力资金出逃的手法:
图例一:【欲纵故擒式】
此形态杀伤力度较大,主力短期内大多不想做多,且隐蔽性较强。有时候会和主力【欲盖弥彰】吸筹手法类似,可结合之前K线形态和股价相对位置加以辨别。
图例二:【金蝉脱壳式】
该形态大多出现股价直线上涨之后,所以基本在此之前很多投资者要么被洗出局,要么止盈离场,所以基本无太大杀伤力。只是知道在大涨之后离大跌就不远了,所以连续涨停个股进入有风险,追涨需谨慎。一旦一时心血来潮进入,走出如此形态即需回避离场。判断一只个股是否脱壳其实成交量已经不大管用,这种短期爆炒个股均放大成交量,主要可观察分时中回调的力度和空间,不能一概而论。
图例三:【上楼去梯式】
此种形态盘中较为常见,出现在主力短线高抛低吸走势中较多,短期有一定风险,如成交量和换手率没有成倍放大,对大势运行并无太大影响。只是在个股走出如此形态的时候介入需小心短期风险,持有需醒悟获利了结。
图例四:【途穷日暮式】
此种形态对于盘感不佳或者手法迟钝的投资者有一定杀伤力,稍微迟疑帐户缩水明显;对于观望者没有多大影响,如此大幅下挫谁还能跟进?对于持有筹码投资者可在早盘开盘填好单子以备不时之需。养成习惯。
图例五:【困兽犹斗式】
此种形态对于持有者意义不大,基本跌幅较大均大幅套牢单边下跌,一时的起落不会影响其操作;只是对于观望者有一定杀伤力,股价相对较低,形态走势完好,一旦介入落入窘境。操作方式需回避市场环境及消息面的影响,适当注意一些基本面因素。此一时彼一时当时电力板块确实不被看好,但现在又不同了。
图例六:【步履维艰式】
此种形态出现在绩优蓝筹股及基金重仓股中比较常见。不是同一种利益方式,所以思维和角度肯定不同。有时候一些个股主力会采用此种形态洗盘,可结合前期走势及其他指标加以分辨,基金重仓股采用此种形态吸筹较少。
图例七:【半掩琵琶式】
此种形态较为常见,主力大多在运作后期采用,股价已经略有涨幅或者立杆拉升。可视盘口情况加以分辨,显示抛压较大且有维护,和打压洗盘的区别在于主力是想假意把股价往上做,但统观大局却属逐渐下降态势,而打压洗盘大多不会刻意维护股价,给人泰山压顶态势。仔细辨别。
“一阳穿三线”战法
什么是一阳穿三线?
如字面上理解,一阳穿三线,即阳线一举突破有5、10、30日均价线所组成的形态。
三线,虽然在技术研究上一致认为是5日均线、10日均线、30日均线单边下跌,但在实战上不必局限于此3线,有时候即便是20日均线,年线、半年线也是可以的。
一阳穿三线特征:
股价长期下跌或长期横盘后(意味着趋向均线粘合),突然一根放量阳线向上同时突破5天、10天、30天均线且收盘在30天均线上方。这种情形大有过五关斩六将的气慨,是典型的上升信号。
二、一阳穿三线介入时机:
①在出现一阳穿三线图形的当天收盘前买入。
②在出现一阳穿三线图形后回档受30天均线支撑时买入。
阳线涨幅大于百分之三、成交量比昨天大.
三、操作要点:
1、5日、10日、30日三条均线之间的距离越小,在一个小的区域内密集或者是互缠状态,说明市场的成本价基本相似,那么市场的抛压就不会太大,后期出现拉升行情的概率也就越高,行情启动的时候。
2、出现大阳线或者是中阳线的时候,该阳线上穿5日、10日、30日三根均线,此时成交量放量,说明主力开始上攻行情。
3、当出现一阳穿三线的时候,在当天收盘前及时买进,要不计价位地半仓跟进,必须保证当天进场。如果错过了机会,在出现“一阳穿三线”图形后回档受30天均线支撑时买入。允许股价有小幅调整,但调整的范围应在阳线实体的范围内进行
4、“一阳穿三线”形态通常会出现在低点,出现后个股很容易有一波上涨行情出现,上涨幅度会比较大。
四、案例分析:洪汇新材
洪汇新材经过高位急速杀跌之后,股价在29.85附近出现止跌企稳迹象,下跌的风险得到了释放,经过一个月的很盘整理,估计在7月14号出现了一阳穿三线的抄底特征:(1)股价很盘时间近一个月;(2)股价同时突破三线,收盘价在30线上方;(3)放量是近期两倍之多。股价开始大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