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主题:自我心理学的贡献
中篇(二)
当谈自我功能的时候,我们无疑就已经进入了自我心理学的讨论。谈到自我心理学,我有这么几点感受。
01
变化的精神分析
第一点,起码我觉得IPA、全世界IPA的分会在进行着的精神分析,在我看来都是自我心理学,包括我学的,包括我们正在谈论的,都不再是精神分析了,都是自我心理学。
我认为经过二战之后,尤其是弗洛伊德,还有他一大批第二代弟子们,被战争折磨这么多年之后,后来的精神分析学说全部是自我心理学。因为开始侧重于实证研究。包括现在的我们,当然有我们自身的一些原因,没有办法接触到原著,所看的书籍都是各个协会编定好的。
现在精神分析也没论战了,也没对骂了,什么都没了,可仔细想想看,精神分析一旦没有争论了,它的生命力就没有了,尤其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家对搞学术研究也很苛刻,要求出成果,要求怎么怎么的,都在奔向更高、更快、更强。所以,从这点来讲,精神分析变成了精神分析的功能更好、更强。精神分析变成了如何让自己更好、更快、更强趋势的工作了。
因为它远离了潜意识,潜意识是无法琢磨的,是一种焦虑状态。一方面它空无所有,另外又具备各种可能。而现在的精神分析无疑是越来越强调有效,越来越强调应用。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现在我们弄的全部都是自我心理学。
02
承前启后的自我心理学
第二点。对我而言,自我心理学是真正头一个在精神分析大厦里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学说。我们说自我心理学从经典理论而来,而且自我心理学之后出现的自体心理学,包括客体心理学,甚至是认知行为都离不开自我心理学的基础。
03
不可忽视的安娜·弗洛伊德
第三,我们不能够忽视一个人,就是安娜·弗洛伊德。安娜·弗洛伊德是自我心理学的重要创建人之一。两个人,一个是安娜弗洛伊德,一个是美国人。安娜·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弗洛伊德的最小的女儿。美国人是指哈特曼以及他的一些同事。哈特曼是美国人,跑到奥地利接受分析,又回到美国。问题是精神分析到了美国之后,都慢慢变成了自我心理学。
04
“世俗”的我们
第四,自我心理学让我们世俗,因为我们不再是精神分析的探索者,而是精神分析的使用者。我们是临床工作者,作为社会符号、社会化内容被对待,就变得世俗,这就入世了。自我心理学很世俗,也很重要,也可以说自我心理学做出的贡献,在实证领域超过了任何的精神分析学说,比安娜她爹弗洛伊德、比克莱因、比其他的都要高,因为我们说后边的都是来自于她,前边的经典理论不接地气,而自我心理学就处在这个承前启后的过程中。
05
心理健康
还有关于自我学的一点,就是我之前说的感慨:心理健康。我们现在正在做的是《精神分析五十讲》,将来也会做《精神动力性心理咨询实操课程》,大概也是需要三个阶段,可能也快两百个学时,那个就会讲得更细、更透,更系列化。
为什么在我这边不再叫精神分析师咨询培训,而变成精神动力性心理咨询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必须得围绕心理健康把我们的工作做好。那个课程也是要培训真正想做个案、想靠个案为生的咨询师。而精神分析的我们就可以这样侃侃而谈。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精神心理、精神病学、神经心理学、医学心理学这么多的内容都离不开心理健康。而只要谈到心理健康,就必须不能忘掉安娜·弗洛伊德。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