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陕甘宁边区的“宁”,代表哪里吗?
这还用问,宁难道不是宁夏全区吗?
其实其实小编想说的是,当初陕甘宁边区的“宁”只包括宁夏一个县,那就是宁夏解放最早的县——盐池县。
1936年5月,党中央继续贯彻“以发展求巩固”的战略方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西方野战军”进行西征。6月21日,西征红军解放了盐池县城,建立了宁夏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自此,盐池县以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地位,成为陕甘宁边区的门户前哨和经济支柱。
作为宁夏唯一保留与巩固下来的革命根据地,盐池从1936年到1949年,经历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时期的考验,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宁夏工作、进而解放宁夏的后方基地和出发点。
“
毛泽东于1942年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
当时,有一句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更早的著名口号——“到盐池驮盐去”。
”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使陕甘宁边区政府面临着严重的财政经济困难。盐池县响应中共中央和毛主席“自己动手”的伟大号召,献出自己的“三宝”——“咸盐、臭皮、甜甘草”,开展大生产运动,对支援边区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毛泽东主席在1941年就予以肯定,“定(边)、盐(池)是边区的经济中心。”
《解放日报》1941年5月20日刊登《三边物产丰富,人民生活改善》中有“地处延安西北角之三边–定边,盐池,该处确有丰富之土产,俗称‘三边三宝’,即盐、羊皮、甜甘草。”
盐池三宝——盐 毛主席甘当“运盐政委”
你能说出这是什么地方的长城吗?
那你知道在这段长城上,一百多孔简陋的土窑洞,是什么时期留下来的?谁住过的呢?
这就是1941年三五九旅四支队1000多名指战员在盐池打盐时的宿营地。
电视连续剧《八路军》艺术地再现了一个情节:朱老总向毛主席请求,他要亲自去当运盐大队的队长。毛主席说,那我就当你这个运盐大队的政委吧!
据统计,1939年三边产盐19万驮(每驮平均200斤左右)、1940年23万驮、1941年29.9万驮、1943年38.8万驮,边区军民将这些盐运往西峰、关中、西安等地,换回急需的粮食、棉花、布匹等等,为缓解经济困难,支援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