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图为2015年冬至前11号线上海赛车场站,市民乘坐松鹤墓园方向的短驳公交。 朱伟辉 澎湃资料
“我都80多岁了,短驳车上车点怎么也不多为老年人考虑考虑?”这是3月28日一位前去上海松鹤墓园扫墓的老人的抱怨,也是许多老人的心声。
“地铁+短驳”是清明时节扫墓被提倡的交通方式。但是,许多上海老人都向澎湃新闻()记者反映,他们3月28日去松鹤墓园扫墓,发现无论是地铁口的设置,还是短驳车的上车点,都要让他们绕不少路,因此他们呼吁改善线路设置。
3月28日是星期一,扫墓的人并不多。澎湃新闻()记者乘坐地铁11号线前往松鹤墓园,在上海赛车场站下车后,从距离最近的东北角电梯上至站厅层。由于墓园短驳车的上车地点在车站的北面,记者和许多市民一样想从距离最近的1号口出去,但发现1号口是关闭的,只能再往前走,从2号口出站,再绕回去,经过关闭的1号口站口再到短驳车上车点。尽管绕一下也就多走了两三分钟,但这对扫墓大军中的许多老年人来说很不方便。
对此,地铁工作人员表示,出入口需要请示上级后才能开启,一般只有客流量大的时候,比如清明节、冬至才会开启。
扫墓结束后,从松鹤墓园开往地铁站的短驳车上车点,同样让许多老人觉得很不方便。“怎么要走这么长时间?”“还在前面啊!”在去上车点的路上,澎湃新闻记者不时能听到这样的抱怨声。
从墓园中间的大道出来右转后,是六七排白色的隔离栏杆,栏杆弯弯曲曲一直向前延伸,中间还经过一个社会车辆的停车场。“短驳车停车点怎么搬到这么远的地方?我记得之前只要出来转个弯就看到了。”70多岁的张老伯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搬到这么远的地方对老年人来说很不方便。
随着乘坐短驳车的市民走了至少有5分钟,澎湃新闻记者才到达短驳车上车点。由于扫墓结束后本身已有点累,不少老年人已是步履蹒跚,一点一点挪向上车点。上车点的乘客不是很多,不需要排队。
在上车点,多位老人对短驳车设置点提出了异议。一位老人说:“我都80多岁了,短驳车上车点怎么也不多为老年人考虑考虑?”另一位老师则表示:“我走了15分钟才到,上车点这样设计,考虑过老年人的感受吗?”
对于老年乘客的质疑,短驳车司机也是一脸无奈,“我没法决定短驳车的上车地点。”
对此,松鹤墓园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白色的隔离栏杆是新加的,栏杆比较长,主要是为了应对高峰时扫墓游客集中前往短驳车上车点,避免造成拥挤,“短驳车的上车点位置并没有发生变化,原先只是在人数少的时候设在了靠近大门口的地方。”
在短驳车上车点,有市民表示:“短驳车是公共交通的一种方式,但上车点比到社会车辆停车场的距离还要远,还不如开车过来方便。”
关键词 >> 清明扫墓,上海老人,短驳车
继续阅读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