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兼公众号运营者为上海新高一学生,本文为国宝志林原创)

乱臣贤臣论·五勇者赞

普世广矣,优劣咸容。会春三月,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间而椒专佞以慢慆,樧欲充夫而佩帏。卒椒为令尹,然屈殉节于汨罗;椒以私曲而见诛,然屈犹见赞于今人,可谓流芳百世。

世之伊始,万汇生乎。人固各奉其道,得无异乎?或外避仇,内阿亲,但施权术以排异,枉居庙堂而尸素;或进尽忠言,以死谏诤,举善术而躬行,弗惧小人之讥谗。人之道,何异乎!

如此鄙者,生之亦久矣,以前人既数诛之,笔伐诸斯而批亢捣虚,无益也。然如此小人,有跋扈于庙堂者,扰其不工,辖其弗晓,谪去其廉正而陟其亲信,甚者或乱其社稷也。

老泉(苏洵)尝志桓公时盛齐:管仲相威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俟仲殁,则竖刁、易牙、开方用,而齐大乱。易牙乃何人?齐之工膳者也,亦以其膳馐为宠。其为厨养臣,而欲谋天下事,参赞万机,可乎?岂使士子为御膳邪?

《论语》有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若解位,则其义广矣。位,是为仕子阴阳之势也。阳也,为庙堂之官阀;阴也,类明仕验之贿金。位,宜其德所当也。若一士人取进士第,崭然之用七品,忽用命攘敌于疆,岂不谬哉!

观其千载,何世非败于昏君乱臣?权倾朝野而行大恶者,岂惟其三人邪?《韩非子》有云:故有忠臣者,外无敌国之乱,内无乱臣之忧,长安于天下。以齐桓公时论,或妄云通国无远谋敢言之忠臣,吾不信矣;以“盛极必衰”为齐衰之故,吾难得心安。时齐盛极,然仲未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三人虽不在其位,犹得阿谀以陟也。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岂不知乎?国之盛也,必有贤人弼君。小人之欲得势,莫非欲权倾朝野,或欲家财万贯。国无是人居于庙堂,难矣!徒宜有贤相治之!

国无小人,难矣;国无敢言之贤臣,岂易乎?明万历时,张居正为首辅,天子亦师之。然其徒举善术而鲜躬行,以贤道授之,间则百官贿之,则家财万贯。万历时,俸禄甚微,而贿赂行,致征赋乱。时百官皆劾之,其中邹元标直谏尤剧。然天子惩百官而奉首辅,而邹氏受杖,亦谪居黔地五载。间而邹氏数谏,故复谪应天(南京)。时过而境迁,居正亡而群臣诛之,天子方稍识之,色微忿。时邹氏既谪居数载,未蒙圣朝昭雪。以身诛制、讨其不正者,实乃尽忠敢言之贤臣,安得毋敬?

先贤既如此,今人焉何为?恩师谪去,五人则以前程为注,一诛旧制,亦征桃李之思、彰某劣名。其为之,类敢言之贤臣,必能流芳后世也!

本文引用或参考书籍:(排名不分先后)

1.晋·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2.战国·屈原 《楚辞·离骚》

3.《古代汉语词典》(包括文中《韩非子》)

4.宋·苏洵 《管仲论》

5.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

6.春秋·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论语·泰伯》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