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发现有些事看似不可实现,那恰恰就是我的努力方向。我总是试图把看似对立的、不和谐的事物融合在一起。”这位28岁被迫临危受命接管家族生意的米兰大学政治学博士缪西娅·普拉达(Miuccia Prada)说话依旧尖锐、硬朗。她似乎天生拥有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能力,那个在20世纪70年代快倒闭的皮具小作坊,在缪西亚的耕耘下,变成了今天首屈一指的奢侈品品牌普拉达(PRADA)。
1913年,普拉达诞生于意大利米兰,创始人马里奥·普拉达兄弟一开始就将目光锁定在高端消费人群。他们看准20世纪初因美欧贸易诞生的商旅市场,打造适于出行的旅行箱、皮包等皮件产品,那些纵横于大西洋两岸、眼界开阔的“新贵族”们正是他们的一大消费群体。为此,创始人煞费苦心地满世界寻找物料,他们从英国进口纯银,从波西米亚带来水晶,采用中国最好的鱼皮,亲手设计皮具,再交给严谨的德国工匠来生产,每个普拉达产品都是品质的象征,是完美主义的最佳诠释。上流社会瞬间被普拉达迷住了,这家小作坊的件件精品,连皇室都对他们抛出了橄榄枝,成为其指定箱包供应商。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时代的变化,一成不变的普拉达在70年代陷入困境。他们固执地采用原来的营销方式,甚至固执地执行者普拉达的“铁律”——女人不能参加公司管理,殊不知外面世界已经“反传统”的天下,一切关于“反叛”的元素正击打着社会的旧秩序。
濒临倒闭的普拉达——这块“烫手山芋”,似乎家族的男人们都不愿接。此时,人们想到了家里的小姑娘——缪西娅·普拉达。
缪西娅·普拉达
她确实与众不同。
起初并没有涉足家族擅长的时装领域,而是跑到米兰大学学习政治,一口气还读到了博士学位。她热衷参加各种学生运动,着迷左翼政党,痴迷共产主义,她是意大利共产党(PCI)的正式党员,这个党当时是卡尔·马克思的基层组织。
正当这位资产阶级的“阔小姐”义无反顾地走上大街,宣扬她的共产主义信仰之时,家族重振的担子也开始找上她。眼见家族品牌日薄西山,后继无人,28岁的缪西娅只得接下普拉达的指挥棒,虽然,她因此放弃了自己的哑剧梦,虽然她明知道重振普拉达的担子千斤重。
缪西娅曾说,美和丑是难以言说的东西,她只对真和假感兴趣。她一反普拉达之前追求极致工艺、皮革的设计,在她的哲学里,所有设计都源于现实。她大胆使用尼龙布料,设计了黑色尼龙手袋系列,这种布料大量用在制造降落伞上,它质轻、耐用,同时简约的设计又契合了当时“less is more”的风潮,在一众以繁复工艺为卖点、如同“易碎的玻璃”的奢侈品品牌中脱颖而出,受到现代人的追捧。
黑色尼龙手袋
1995年,“普拉达现象”席卷时尚圈,《国际先驱论坛报》著名时尚评论员苏西门克斯写到,在平淡和极简的时装潮流里,时装编辑们看到了时髦的新方向,她相信普拉达代表了一种潮流和趋势。
在缪西娅手里,普拉达焕发了新的生机,这颗老树上抽出来的新芽,还有更广阔的生长空间。
东京表参道的普拉达门店
1977年6月10日,缪西娅遇见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帕特里奇奥·贝尔泰利(Patrizio Bertell),有人说两人的结合像是面包和酵母,一相遇就会引发“革命”,不论如何,天才设计师和天才商人的强强联合势必会带给时尚圈一股龙旋风。
缪西娅与丈夫
帕特里奇奥·贝尔泰利“催促”着缪西娅进军成衣市场,女装、男装、运动装……,他渴求着缪西娅的设计,而缪西娅就这样掉进了帕特里奇奥的“布局”之中,也就在帕特里奇奥的精心的布局下,普拉达也不断拓展着自己的势力范围。1993年,普拉达推出以缪西娅小名命名的品牌Miu Miu,1999年普拉达收购英国著名鞋履品牌丘奇,2000年,普拉达联合LVMH收购Fendi……今天,普拉达旗舰店遍布世界,经营范围涵盖皮件、服装、鞋子、内衣,成为了一个完整的奢侈品王国!
原来那个家族里的“小姑娘”,已经是普拉达时尚王国当之无愧的“女王”,她依然活跃在设计的潮头,在时装周的伸展台上演绎着只属于缪西娅的哲学。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