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人利己的意思_损人利己的近义词_损人不利己

佛家讲“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一个人只要片刻之间升起了对他人的仇恨和愤怒,那么就会滋生出千千万万个妨碍我们修行的罪恶。因此,佛教时常劝诫众生“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忽然来了一个人,那人愤怒地冲进精舍来。原来是他同族的人都出家到佛陀这里来了,因此,他大发嗔火。

佛陀默默地听了他的无理辱骂后,等他稍微安静时,对他说:“你的家偶尔也有访客吧?”

那人回答:“当然有了,你为什么问这些呢?”

佛陀不答,继续问道:“那个时候,你偶尔也会准备些许菜肴款待客人吧?”

那个人说:“那是当然了。”

佛陀继续问:“假如那个时候,访客不接受你的款待,那么,那些菜肴应该归谁呢?”

那个人回答:“要是他不吃的话,那些菜肴只好归我了。”

佛陀以慈祥的目光盯着他看了一会儿,然后说:“你今天在我面前说很多坏话,但是我并不接受它,所以你的无理谩骂,那是归于你自己的啊!婆罗门啊,如果我被谩骂,而再以恶语相向时,就有如主客一起用餐一样,因此,我不接受这个菜肴。”

然后,佛陀说:“对愤怒的人还以愤怒是一件不应该的事。对愤怒的人,不以愤怒相向的人,将可得到两个胜利:知道他人的愤怒,而以正念镇静自己的人,不但胜于自己,而且胜于他人。”

损人不利己_损人利己的意思_损人利己的近义词

面对他人的无理谩骂,佛陀并未生气,而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甚至以一颗宽容之心为他剖析其中缘由。实际上这是佛陀对他的点悟和开示。

我们生活在凡尘俗世,难免与人磕磕碰碰,难免遭别人误会猜疑,你的一念之差、你的一时之言,也许别人会加以放大和责难,你的认真,你的真诚,也许会被别人误解和中伤。如果非得以牙还牙拼个你死我活,如果非得为自己辩驳澄清,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还不如就地熄灭怒火,心如止水地观察这些“之差、之言”,不但可以平息别人的错误,亦可提高自己的修行水平。

所以,我们在和人交往而发生冲突时,不以人之犯己而动气,而以祥和慈悲的态度面对一切事、一切人,就能够在世事面前如流水一样,可方可圆、顺其自然,过幸福的人生。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