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古语道:“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忧者,忧虑也。忧虑什么呢?人间万事,宇宙万物,生老病死,七情六欲,风雨雷电,地动山摇,在多愁善感的诗人眼中,哪一样不是充满艰辛、充满愁绪,充满危机,足以令人忧郁。

信手拈来_信手拈来拈什么意思_信手拈来是什么短语

唐诗线装本

翻开唐诗宋词,“愁”字是随处可见的。“愁思”、“愁肠”、“愁城”、“愁云”、“愁容”,带“愁”字的词语,比比皆是,信手拈来,分享于你。

倘若诗人们都跟祥林嫂似的,逢人便诉说忧愁,说多了,不但不能与人产生共鸣,反而会惹人厌烦,遭人耻笑。因此,诗人们总是绞尽脑汁、花样翻新地把忧愁比喻成各种各样的事物,使读者感到新鲜有趣,于不知不觉间受到感动,产生共鸣。

按照修辞学家的说法,用于比喻的事物应该跟比喻对象有某种相似或相同之处。但是,愁是一种情感活动,没有色香味形等外壳,什么样的事物跟它有相似或相同之处呢?

信手拈来是什么短语_信手拈来拈什么意思_信手拈来

唐诗手抄本

古代诗人并没有被这个问题难住,他们利用愁绪没有形状没有质量的特点,别出心裁,使用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比喻。

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乙编卷之一“诗家喻愁”中,指出了一些诗人们用山水等作比喻的例子。如:用山作比喻的,有杜甫的“忧端如山来,澒洞不可掇”(《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忧端如山来”句今天通常作“忧端齐终南”),赵嘏的“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春愁一倍多”(《全唐诗》中没有这两句诗,未详所出)。

用水作比喻的,有李颀的“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全唐诗》中李群玉《雨夜呈长官》诗中有这两句,李颀名下无此句;李煜的“问君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秦观的“(春去也)落红万点愁如海”(《千秋岁》,“落红”又作“飞红”)。

信手拈来拈什么意思_信手拈来是什么短语_信手拈来

唐诗精装本

最受罗大经称道的是,贺铸在词中一口气用了草、飞絮、雨三个比喻:“试问闲愁知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青玉案》,“知几许”又作“都几许”)。罗大经称赞贺铸的比喻“尤为新奇”、“兴中有比”、“意味更长”。

实际上在唐诗宋词中,用以比喻愁绪的事物,决不限于山、水、草、飞絮。还有不少比喻,也是新鲜有趣、意味深长的。例如,李白把愁比作白发,比作随风飞舞的雪花,“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十七首》之十五),“愁如回飙乱白雪”(《久别离》)。

同样是离愁,张籍把它比作长线,“离忧如长线,千里萦我心”(《忆远曲》),罗隐却把它比作疟疾,“春色恼人遮不得,别愁如疟避还来”(《春日叶秀才曲江》)。张碧、贺铸把愁比作酒,“一窖闲愁驱不去,殷勤对尔酌金杯”(张碧《惜花三首》),“万斛闲愁量有剩”(李贺《减字木兰花》)

信手拈来是什么短语_信手拈来_信手拈来拈什么意思

闲书一本

李清照把闲愁比作月光,把离愁比作有重量的东西——什么东西没有说,“闲愁也似月明多”(断句,失调名),“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春晚》)。

陆游把客愁绪比作茧丝,“客路苦思归,愁似茧丝千绪”(《好事近·次宇文卷臣韵》)。相比之下,以水比愁,数量最多。罗大经举到的例子之外,欧阳修的“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踏莎行]),秦观的“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江城子》),以及贺铸的“漫将江水比闲愁,水尽江头愁不尽”(《木兰花》),都堪称佳句。

用草、飞絮比愁,不是贺铸发明的。唐代诗人薛逢已经用草(而且是雨中的草)比愁,“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长安夜雨》);南唐词人冯延巳已经用柳絮比春愁,“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蝶恋花》)。

信手拈来是什么短语_信手拈来_信手拈来拈什么意思

古籍一册

同时用几个事物比愁,也不始于贺铸,张先的“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一丛花令》),已经用丝线、飞絮两种东西比愁了。贺铸的发明之处有两点:一是同时用三种事物比愁,二是用黄梅雨比愁——贺铸因此有“贺梅子”之称。

“贺梅子”固然是新颖有趣、千古难得的闲愁佳喻,李清照[声声慢]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不用比喻,而用反问句法,铿锵有力,直逼人心,亦是千古佳句。

结语

素心随笔短文一篇,别无深意,只想管中窥豹,冰山一角,采撷山、水、草、飞絮、雨、月光、茧丝等寓意愁绪的诗句,分享于此,实为揭示唐诗宋词托物言愁的语言艺术魅力。

信手拈来_信手拈来是什么短语_信手拈来拈什么意思

宋词在手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