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衙役们对牢头的称呼很有意思,衙役们称呼牢头为六老爷。顾名思义,在牢头之前还有5位老爷。其实与牢头差不多,在一个县中,捕头在私底下被称为五老爷。那么,一个县衙的捕头为何有这么高的地位,到底有多少权力呢。其实最可怕的不是3位堂官,而是那些盘踞地方的县衙人员,一般人根本就得罪不起。
在县衙中,有3位正式官员,那就是七品知县、八品县丞和九品主簿。按照当时的大背景,知县在县衙掌握主要权力,县丞和主簿只能打酱油,俗称摇头老爷。这三位正式官员被称为大老爷、二老爷和三老爷,百姓们称呼的青天大老爷,其实指的就是正堂官。县里的事情很多,不是知县一个人就能忙得过来的,所以说,知县最少要雇佣一名师爷。这位师爷虽然不是正式官员,但在知县的手下工作,因此被称为四老爷。
认真的说,师爷有时候说话比县丞还管用。除了3位正式官员和1位师爷,接下来就是捕头了。一个县衙通常有几十人,大牢里有牢头,衙役里有捕头,捕头和牢头被称为五老爷和六老爷。对于县里的生意人和其他百姓来说,县衙里的前3位老爷虽然高高在上,但没有什么可怕的。因为他们都是吏部任命的官员,最多6年就会调往其他地方。那些生意人和地方乡绅,对于那些正式官员没有太大的恐惧感。
师爷必须跟随知县,所以影响力也很有限。真正可怕的是捕头和牢头等人,这些人并不是官员,但他们都是本地人。按照朝廷的规矩,捕头可以一直干到死。而且这些县衙人员是可以世袭的,也就是说,捕头的儿子最少也还是衙役。得罪了知县大人,只要自己遵纪守法几年时间,知县一点办法也没有。但是如果得罪了捕头,估计世世代代都要警惕。因此,乡绅和外地的生意人,一般不会得罪在县衙工作的当地人。
如果和捕头的关系不错,会有很大的好处。比如一个乡绅犯了罪,知县大人命令捉拿。如果和捕头关系不错,捕头完全可以悄悄的把消息传出去。这样一来,自己不能不抓,但是没有抓到。在水浒传中,晁盖与都头雷横的关系不错。在捉拿晁盖的过程中,雷横干脆直接放在了晁盖。后来宋江犯案,知县大人和雷横上演了一出双簧。所以说,对于当地人来说,捕头和牢头才是最有作用的。当然,捕头的收入也不错。
按照朝廷的标准,捕头一年还不到10两银子。这点钱根本不够花,随着通货膨胀的问题,10两银子的购买力逐步下降。但是按照一些地方文人的记载,捕头的生活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是也拥有几十亩耕地、三进三出的院子。按照这个标准计算,捕头每年的收入最少也在100两以上。这个数字与知县大人没法比,不过也足够全家人的生活滋滋润润了。牢头的地位与捕头差不多,但是获得外快的手段截然不同。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