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杨 燕赵新报 今天

御龙在天天赐福将燕州_燕州城_燕州

保岱在燕州 怀戎县 北燕州治时期

前的保岱古城历史探讨中,总是有志书在提燕州、怀戎县、北燕州。确切地说,燕州是北魏时在保岱置的州治,怀戎县是北齐至隋朝时在此置的县治,废怀戎县后置北燕州,从北燕州改为妫州。关于这一点,过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主要原因是这些州、县治重叠,时间短暂,很快被替代,更主要的是从界线上难以辨别得清。

怀戎县治是时间较长的一个时期。《涿鹿县志》涿鹿建制篇记:“公元581年,隋朝统一全国,这里属涿鹿郡怀戎县(县治在保岱)。公元618年至907年,唐贞观八年,怀戎县改为妫州。”《陕西桥陵整修纪要》记载:“北魏废潘县。北齐改怀戎县,同时废广宁、涿鹿县。隋为怀戎县。唐初置河北道妫州怀戎县。那时涿鹿县被废,一切由妫州怀戎县管理。”《辞海》妫州条:“州名,唐贞观八年改北燕州置。治怀戎县。辖境相当于河北张家口市、宣化、怀来、涿鹿及北京延庆县地。”治在此不是管理,而是县治置在怀戎县。妫州管辖下的延庆县县志也记录了这些。

《延庆县历代建制沿革》的《怀戎县·妫州》篇中记载:“隋开皇元年(581年),延庆地属涿郡怀戎县东北境,怀戎县治在今涿鹿县西南26里的保岱镇,汉代名潘县。”(此处的涿郡在蓟县。关于涿鹿属涿郡。2000年的《涿鹿县志》有记载:“涿鹿属涿郡。治蓟县,今北京市西南。”“隋大业初废北燕州,改属涿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怀戎县为高开道所居。武德七年,唐平高开道,以怀戎县置北燕州,复北齐旧名。”“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妫州治所由怀戎迁至旧清夷军城。即旧怀来县城。”《水经注·漯水篇》记:“北燕州怀戎县是汉之潘县故城。传说这里是舜之故都。”《中国地名大辞典》解说:“怀戎县,北齐置,在河北涿鹿县西南七十里(此处应为二十六里),唐移置。”

以上记载的大意是,汉潘县在北魏时被废后,北齐至隋在此置怀戎县。到唐武德七年李渊平高开道,以怀戎县置北燕州,复北齐旧名。此时保岱古城称北燕州,也有人仍然称怀戎县。贞观八年,李世民又改北燕州为妫州。因为不断地易名,这段历史比较复杂纷乱。而隋怀戎县与唐妫州同时设在保岱古城,所以妫州与怀戎总会同时提起,其实怀戎县在先,唐妫州在后。因为怀戎县在妫州管辖下,所以怀戎县排在妫州后。怀戎县废后一度改北燕州,那是李渊治世时的618年,到李世民时的624年就改为妫州,按此计算,北燕州只存在了6年。

怀戎县的管辖荡围很广,矾山、宣化都在其治下。《矾山志》记:“唐太宗改北燕州为妫州,取妫水为名,州治怀戎。矾山属之并在矾山东关埋碑设界。”“北齐,今矾山属怀戎县(治今涿鹿保岱),北周属之。”当时的矾山属怀戎县管理。宣化的《古城千年知见录》一书记:“南北朝,宣化属北燕州永丰郡怀戎县(550——577)约27年。”

改北燕州是因为鸿蒙寺主持高昙晟反叛唐朝庭引起的——

在怀戎县这个时期,历山上鸿蒙寺主持高昙晟养起了两千多僧兵,企图造反推翻朝庭自己做皇帝。在洪福寺(今上下洪寺)的一次庙会上,高昙晟杀了怀戎县县令,占领了怀戎县城,自称大乘皇帝,设皇妃与文武大臣。后来他又与河间郡盐泽里的另一伙造反的高开道结合,起义军发展到十多万人,两人为一字并肩王,即两人都是王,地位相等。高昙晟与僧兵们吃喝嫖赌,无恶不作,被高开道杀掉。高开道自称燕王,改怀戎县为北燕州。唐将罗艺收复高开道。之后,高开道又被他的手下张金树围困,被逼自杀。

除了怀戎县,北燕州,随着朝代的变迁,保岱还曾在此之前的北魏时设过燕州。涿鹿文史作家谷新声的《涿鹿史话》中记:“公元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在恒州东部、幽州西部建燕州,州府设在今涿鹿县保岱。燕州下辖广宁郡、上谷郡、平原郡、大宁郡……等七郡,辖地东至今延庆、西至今怀安、阳原东城及蔚县东部,南至今涞水、易县、涞源、北至今张家口,方圆达数百里。”“北魏年间,燕州是幽州西北的政汉、经济、文化中心。”北魏后期官员贪腐,朝庭衰败,民不聊生,鲜卑族后裔杜洛周起义,并把起义的地点选在燕州,作为第一个攻击的目标。历时一年,燕州城被杜洛周攻陷,存在了32年的燕州治从此消失,取代的是北齐的北燕州。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从燕州时起,这里仍然保留着帝都气像,是北方一处重要的政府机构,城堡森严,四通八达,连农民起义军都要在此设置根据地。怀戎县、北燕州与燕州,也都是保岱这方古土上的一页页风云变换史,一笔笔浓墨重彩。

同时,也因为在此设州治、县治,保岱古城遭到无数次的创伤打击,众多的彩色庙宇与雕梁画栋的老戏台被毁,城堡高墙被践踏。《旧唐书·地理志》有:“辽代废县,怀戎城降格为普通城镇。明清于此设堡……”因为一场场战争把这里涂戮,加上水刮火烧,人烟渐次稀少。明代从山西与湖广往此大批移民。所以,这里的百姓大都是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移而来的。然而,古城墙并没有被彻底摧毁,志书典籍中记载的一朝朝县治与州治证实这方古土的昔年辉煌。据《涿鹿县粮食志》记:隋朝时曾在怀戎县置粮仓,是一处较大的粮食储备处。保岱悠久的历史史实永远定格。

怀戎县与北燕州时的农民起义引起的战火,给古城带来了一次灭顶式的灾难。古城保岱北历山上规模宏大的鸿蒙寺,在高昙晟与高开道的农民起义军占领后,成为战争的窝点,一步步走向衰落残破。两千多吃喝嫖赌的僧兵,一次次刀枪剑戟的涂戮,破坏了这处夏朝兴建的舜帝的家庙,及之后历朝历代增建的“玉皇”“太极”“天齐”等占地十多亩的道教72座庙宇,直至被一场天火焚毁,成为数米厚的残砖碎瓦。先贤圣人的文明被后人破坏贻尽,加快了这方古土上繁华富足的快速败落荒凉。传扬了四千多年的大舜忠孝节义道德体系,就这样被慢慢分化瓦解。在朝代的变易中,在历史的进退里,毁坏最多的是建筑,破坏最大的是文明,倒塌的是人心信仰。

然而,我们此文主要说的是燕州、怀戎县、北燕州的设置,及那段时空里发生的故事,以此再次证实保岱古城地理位置之重要,文化积淀之厚重,这一切早已深深扎进这片古土中,成为永恒的记忆。

(青杨于2020年5月20日)

(保岱历史文化研究会,请斧正补充)

燕州城_御龙在天天赐福将燕州_燕州

御龙在天天赐福将燕州_燕州城_燕州

御龙在天天赐福将燕州_燕州_燕州城

燕州城_燕州_御龙在天天赐福将燕州

请关注“燕赵新报”共享信息文化美文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