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资讯MACROECONOMY
日本将推迟在下一财政年度引入碳税
据日经新闻11月8日报道,日本政府和执政联盟将推迟在明年4月起的2023财年引入碳税,他们认为这将增加已经激增的生活成本。日本政府和执政党议员将寻找其它途径为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提供资金。日本政府计划从“绿色经济转型债券”中筹集约2000万日元,用于资助脱碳工作,用碳定价的收入来偿还债务。此外,日本政府考虑对电费征收附加费。
日本农水产品1~9月出口额创新高,高档品增长
日经新闻11月7日报道,日本农水产品的出口增长正在加速。日本农林水产省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9月农林水产品和食品的出口额达到9966亿日元,同比增加1290亿日元(14.9%),创出历史新高。历史性的日元贬值正在推动高价的日本产品的出口。在饲料价格等生产成本上升的背景下,生产者转向能以较高价格销售的海外市场寻找活路。报道称,在出口增加的背后,存在因到日本旅游而品尝日本食品的人希望在当地购买的趋势。此外,日元贬值也成为东风,虽然金额与半导体和汽车等工业品相比还比较小,但包括生鲜在内的食品的出口增长明显。高档产品正在成为中心。
日本便利店三巨头或设置太阳能板防止低温货架冷气外泄,扩大节电型店铺
共同社11月5日报道,日本便利店巨头罗森、7-Eleven日本和全家或设置太阳能板防止低温货架冷气外泄,竞相扩大节电型店铺。此举旨在减少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向顾客呼吁考虑环境负担。罗森4日向各家媒体公开了川崎市川崎区的新店铺,其用电量较2013年度减少了约40%。摆放熟食的货架设置了透明的门以防冷气外泄,而屋顶上则铺满了太阳能板。预计每年能省下约1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9万元)的电费。店铺的电力消耗量可随时确认,在政府要求协助节电时,将调整照明亮度和空调温度,罗森将此作为2024年3月以后的新店铺标准。7-Eleven在占日本国内逾4成的约9000家店铺设置了太阳能板。通过增加太阳能板或把窗户玻璃做成两层使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减半的店铺现有约900家,到2023年2月末计划增至约1200家。全家计划到2024年2月末,将设置太阳能板的店铺从约2400家扩大到约4000家。另外,到今年8月还会将全部约1.66万家店铺的招牌和店内照明换为LED。
日本财务省考虑对年收入超数亿日元的富人增税
据日经新闻11月8日报道,日本财务省正在考虑对年收入超过数亿日元的人增税。目前,日本的个人所得税率最高为45%,而出售股票或房地产等资产的税率统一为15%,这使收入超过1亿日元的人实际上获得较低的税率。报道称,正在考虑的一个方案是根据一个人的年收入总额设定税率。
日本众院通过《感染症法》修正案,规定地区核心医院有义务在传染病蔓延时提供病床
共同社报道,日本众院全体会议8日凭借自民、立宪民主两党等多数赞成,通过了规定地区核心医院有义务确保病床的《感染症法》等修正案。经参院审议后,在本届国会成为法律的可能性较大。基于新冠疫情蔓延导致病床紧张,修正案力争加强都道府县的权限,从而充实提供医疗服务的态势。大部分将在2024年度开始施行。为防备给国民生命和健康造成重大影响的传染病,修正案写明了都道府县与各医疗机构事先签订协定的机制。对于作为地区核心单位的公立及公共医院、大学医院等“特定功能医院”等,则规定有义务在传染病蔓延时提供病床。若不遵守,都道府县可发出“劝告”和“指示”。若仍不配合,将撤销特定功能医院等许可。相当于收入的“诊疗报酬”将减少。此外还可公布医院名。签订的协定中,除了病床,还将对发热门诊、应对居家疗养者、接纳康复患者等工作也作出规定。协定将明确地区的医疗机构职责分工。普通的民间医院也必须响应与都道府县的磋商,但由于是否签署协定为自愿,因此能得到何种程度的配合成为难题。
日本迄今已为福岛核电站事故花费约12.1万亿日元
据《朝日新闻》报道,日本审计委员会的消息人士称,日本已在处理2011年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上花费了大约12.1万亿日元(约合5930亿人民币)。这意味着日本政府估计的21.5万亿日元的总费用,包括赔偿金和反应堆退役费用,已经使用了一半以上。日本政府已多次修改估算的费用。2016年,它的估算从11万亿日元增加到21.5万亿日元。损失、净化工作或与临时储存设施有关的活动的费用被归类为“补偿费用”。这些债务由日本各地的电力公司通过电费或税收的收入来偿还。
产业界 BUSINESS
日本投资基金JIP据悉提交正式提案,寻求近150亿美元收购东芝
日经新闻11月7日消息,日本投资基金“日本产业合作伙伴”(JIP)据悉已提交正式提案,计划以约2.2万亿日元(约合1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东芝。东芝于4月成立的特别委员会将决定是否接受该提案。据报道,截至当地时间周一,JIP尚未收到各家金融机构对贷款的承诺书,但该基金正以东芝接受其计划为条件展开谈判,寻求在11月底前完成融资过程。
Meta计划本周启动史上首次大规模裁员
Meta Platforms计划本周开始进行大裁员。在此前的新冠疫情期间曾迅速增长的科技公司最近纷纷削减员工,Meta的裁员可能排在最大之列。这一裁员计划最早于周三宣布,预计将影响数以千计的雇员。根据Meta此前公布的信息,截至9月底该公司有超过87,000名员工。Meta已告诉员工,从本周开始取消非必要旅行。上述计划中的人员削减将是该公司成立18年以来第一次大规模裁员。
索尼推出手机图像传感器品牌“光喻”
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集团正式推出了手机图像传感器全新品牌“光喻LYTIA ”这个名称来源自Lyra(天琴座)和光Light(光),中文名“光喻”的蕴意是“认知光”、“述说光”,希望传递“力求真实表达眼前景象的图像传感器”的理念。光喻是索尼半导体亲自设计、制造和销售的手机图像传感器的产品品牌,后续将通过“光喻”与手机制造商合作,展现在用户手中。
Adobe将对潘通色收费
作为国际通用的标准色卡的提供者,“潘通色卡”几乎可以说是设计行业的色彩权威,也因此,对于从事设计相关行业的用户来说,“潘通”都是难以绕过的一个词汇。但现在,如果不愿意每月付费订阅的话,Adobe Photoshop、InDesign和Illustrator Creative Cloud的用户文件中的潘通色都将显示为黑色,只有付费后才能够再次使用。
日本大日光工程将收购中国无锡荣志电子
日本电子设备制造企业“大日光工程”将收购江苏省无锡市的电子设备厂商“无锡荣志电子有限公司”,收购金额为5.8032亿日元。大日光工程将从无锡荣志的全资母公司——投资公司利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收购58%的股份。此次收购预定于11月11日完成。收购时,大日光工程将以利禾为认购方实施第三方定向增资,以筹集与收购金额相同的资金。由此,预计利禾将成为持有大日光工程19.35%股份的第一大股东。无锡荣志的主要产品是车载液晶面板,近年来也涉足了虚拟空间“元宇宙”相关业务。
日本村田制作所已经开始在中国江苏省的工厂厂区内新建电子元器件、叠层陶瓷电容器生产厂房
此举是为应对纯电动汽车(EV)和智能手机等的需求增加。投资额约445亿日元,创下该公司迄今为止单次设备投资最大金额。新厂房于11月1日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4月完工。随着汽车的电气化和第5代(5G)移动通信系统的普及,叠层陶瓷电容器的销售额预计将增加。
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宣布成立日产出行服务有限公司
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宣布成立日产出行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总部位于苏州,致力于开展移动出行服务和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运营,文远知行将为苏州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马斯克解雇了90%印度推特员工
马斯克(Elon Musk)11月4日在推特发文回应推特公司(Twitter)裁员一事,他表示,当公司每天亏损超过400万美元时,裁员别无选择。推特的安全与诚信主管YoelRoth表示,在该社交媒体被亿万富翁马斯克收购后,该公司的裁员导致了大约50%的员工失业。作为全球裁员的一部分,推特公司解雇了90%以上的印度员工。推特在印度的员工数量略多于200人,裁员后只剩下大约12名员工。此外,有员工称该公司在没有足够通知的情况下进行裁员,违反了美国联邦和加州法律,他们在旧金山联邦法院提起了一项针对推特的集体诉讼。
前瞻视点|创新思维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