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滨天虽冷,热度却不减,说实话,我有点羡慕嫉妒,实在是跟我兄弟尔滨比,我真心不差。
对了,忘了给大家做自我介绍了,我叫天津。
尔滨有松花江
我不但有河还有海
早在今年夏天,我就因大爷“跳河”火出了圈。他们在水中身手矫健,跟我名字里的水有关。
很早以前,我这里就是通海又通内河的军事要地,明成祖朱棣曾在此顺利渡河,于是在这里建立天津卫,“津”意为渡口,朱棣认为这里是“天子的津梁”,即皇帝的渡口,我的小名“津”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有人统计海河水系共有74座桥
每一座都是天津人生活的一部分
这座正在开启的大桥就是解放桥
我这地处渤海—华北盆地,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是海河五大支流汇合处和入海口,素来就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的称号。
海河是我的母亲河,而海河水系是中国华北地区的最大水系,由五大支流组成,即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最终汇聚流入渤海。
天津滨海新区塘沽老码头
每年此时
成群红嘴鸥在海河中嬉戏觅食
大爷“跳河”的海河,其实是流经城区的海河干流,即金钢桥以下三岔河口至大沽口一段,全长76公里。
在空中将三岔河口看得明明白白
历史上的海河干流类似羊肠,以沽(相当于河曲中的凸岸)多,得名沽河。海河有七十二沽,就是现在地名中的大直沽、塘沽、汉沽等。
2000年,曾经叱咤风云的“基辅号”航母驶入天津港
以其为核心打造的航母主题公园
位于滨海新区(原汉沽区)八卦滩
和尔滨比,我这里多了海。
我的位置在中国北方黄金海岸的中部,是华北、西北广大地区的出海口,市中心距海岸50公里,离首都北京120公里,绝对是海上通往北京的咽喉要道。
位于滨海新区的国家海洋博物馆
展览内容围绕“海洋与人类”主题展开
共设六大展区15个展厅
尔滨有俄罗斯风情
我有欧式和中国古老建筑群
尔滨有圣·索菲亚教堂,我这里有西开教堂。它是天津最大的罗马式建筑,不但是市文物保护单位和特殊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还在2018年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我这里洋楼建筑颇多,这就不得不说到那段屈辱的租界历史。
1860年英国设立租界,它是九国租界中设立最早、发展最繁荣的,经过不断扩张,形成了东临海河,北面沿宝土徒道(现营口道),西到海光寺大道(现西康路),南沿马场道到佟楼的局面。此后,有8个国家在天津设立租界。
地处小白楼的天津音乐厅
租界内等级森严,那段历史无疑是屈辱的,但客观上讲,它贡献了天津最大的看点之一——具有各国风格样式的建筑。
以大家熟悉的五大道为例,“五大道”并非一个正式的地名,而是一个流传甚广的俗称,基本位于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马场道与南京路交口以西的长方形区域内。
民园广场(原民园体育场)位于大理道与重庆道之间
这里位于原先的英租界内,最吸引人的就是汇聚了230多幢风格各异的欧陆风情小洋楼,被誉为天津的“万国建筑博览会”。
其实除了五大道,还有一条欧式建筑汇聚的街道——解放北路,当年这里有“东方华尔街”之称。
从天津站前广场过解放桥,就来到了解放北路的北起点,这条路基本与海河平行,街中林立着高大的欧式建筑,有哥特式、巴洛克式、罗马式、古典主义式等,和五大道的小洋楼不同,它们高大威武,每一栋都曾是金融机构、洋行、轮船公司。
解放北路上的建筑
如今,其中不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相当一部分称为博物馆,可以进入内部免费参观。
位于解放北路的中国银行博物馆天津分馆
屋顶与吊灯异常华丽
我这不但洋气,还有众多传统老建筑,比如天后宫。
天后宫里供奉的是妈祖,她多被南方沿海渔民所供奉。天津出现天后宫,恰恰证明了“河海要冲”的地位。我们还给妈祖起了个更亲切的名字——娘娘,天后宫自然就成了“娘娘庙”。
2023年5月11日
“纪念天后诞辰1063周年”祈福仪式系列活动
在天津天后宫举行
出城区一路向北,位于蓟州区最北部的黄崖关长城是明代蓟镇长城的重要关隘,它始建于公元556年,因关城东侧山崖的岩石在夕阳映照下金碧辉煌,有“晚照黄崖”之称,关城因此得名。早在1987年,这里就已入选为世界文化遗产。
黄崖关长城
其实,类似的古老建筑还有很多,蓟州区的独乐寺,杨柳青的石家大院,城区内的大悲禅院等,绝对值得一看。
独乐寺
尔滨有东北话
我这里有倍儿哏儿的天津话
尔滨人的东北话在好笑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天津话的好笑程度也绝对不输。
这样的路牌恐怕只能在天津看到
天津还有个名字——哏都,这个“哏”字恰恰点明了天津人的性格特征——乐观知足。
“哏”意为滑稽有趣,后来衍生成相声术语,指相声中的包袱,演员在前期表演中埋下好笑的伏笔并进行铺垫,最后点破笑点使人发笑就被称作抖包袱了。作为相声的发源地之一,用“哏都”定位天津再贴切不过了。
来我这的漂亮小姐姐们首先要注意了,你们先要习惯天津人对你的尊称——姐姐。这个称呼绝对没有说你老的意思,非常单纯地就是称呼所有女性,那发音与热情劲儿听着绝对透着亲切与喜爱。
姐姐是天津人对全年龄段女性的称谓
不过你要是想听“正宗”的天津话,还是得来城区,因为你熟悉的天津话,基本上只有城内六区(和平区、南开区、红桥区、河东区、河西区和河北区),还有西青区和东丽区的一部分天津人才说,其中又以红桥区和河东区的味儿最正,这就是所谓的天津方言孤岛。
这个区域以北的居民口音接近北京方言,东北接近唐山方言,西南和东南接近静海方言。
相声《钓鱼》让很多人第一次领略天津话的哏儿
也认识了要吃糖饼的二他爸爸
天津话还有一些独特的词汇说法,不来天津真心不知道,比如天津的四大“神兽”:
走鸡(ji读轻声)——事物偏离本来的样子朝着难以理解的方向变化。
拿拿龙——用强硬的态度教训人。
幺蛾子——出鬼点子,出馊主意等。
鬊(shún)鸟——形容人的外貌或品德不佳。
天津话最擅长不疾不徐地逗你玩
不信?可以听听马三立的相声《逗你玩》
再比如这些特定的说法:
介似嘛玩儿——这是什么东西
傻贝儿贝儿——笨蛋、傻子
不招人待见——不令人喜欢
不觉(jiǎo)闷——没有自知之明
老坦儿——乡巴佬
腻味人——令人讨厌
肉——做事很慢很磨蹭
硌(gè)楞绷(běng)子——不合主流,另类
独特的音调和特殊词汇
让天津话更哏儿了
天津人的乐观开朗、知足宽容体现在何处?相信身处这座城市,听听街头巷尾大爷大妈用天津话唠家常,你就能深刻领会到了。
尔滨有以大著称的东北菜
我这不但菜量惊人,还是鲁菜打底
前几天的《》讲出了东北菜量大的秘密,和尔滨兄弟相比,我这菜量不仅大,而且品质是历史最悠久、技法最丰富、最见功力的鲁菜打底,绝对称得上色香味意形俱全。
罾(zēng)蹦鲤鱼
先说早点,除了物美价廉,天津早点还有个特点:主食加主食组合盛行。大饼夹馃子就是死面饼夹油条,官配是一碗嘎巴菜,而嘎巴菜里面的菜是绿豆面摊的煎饼切成的条;还有一种地道的天津早点吃法,就是窝头配老豆腐(豆腐脑),窝头是玉米面做的,老豆腐里面的豆腐是黄豆做的,其实还是主食。怎么样?天津人的早点够硬壳(ke读轻声)的吧?
嘎巴菜配窝头、馃子
大饼夹卷圈
还有绝对绕不开的煎饼馃子,和全国各地的煎饼馃子相比,天津有三大特色:用绿豆面做面糊摊煎饼;煎饼里面夹馃子(油条);用鸡蛋占位子。
最后这条绝对是天津特色,一边把两个鸡蛋放到摊上“排队”,一边交代一句:“二伯(bāi),俩鸡蛋俩馃子,熟葱,我先去买面茶,一会儿过来拿。”然后就等着回来拿自己那套煎饼馃子就好了。
正宗的煎饼馃子用绿豆面
面是有些粘稠的
老师傅一翻腕子就可以把面均匀摊开
接下来就是午饭和晚饭了。先嘱咐一句,其实在我这真没必要追什么网红饭馆,路边随随便便走进一家小馆子,基本上味道都不会太差。其实关键还是要会点菜。
天津菜是鲁菜的底子,原料要好,以盐提鲜,调味讲究咸鲜纯正,绝对是大米饭的好搭档。
锅塌里脊
点菜首推锅塌里脊,据我所知,这道菜出了天津就吃不到了,主要材料就是里脊肉和鸡蛋,摆盘后金黄的鸡蛋下面是鲜嫩的里脊肉,汤汁浓稠。夹一筷子有肉有鸡蛋,送入口中,口感滑嫩,酱香味十足。
软炸虾仁
我这守着海,吃海鲜可是比内陆城市方便太多。天津有句俗语:“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可见天津人对海鲜的热爱。
很多菜自然也就以海鲜作为原料,不过并非所有海鲜都被做成贵价菜,它能点亮日常菜品,比如土生土长的天津菜八珍豆腐。
八珍豆腐
八珍里面必有海鲜,一般来说虾仁、海参、鱿鱼花这三样必有,还会加入鸡脯肉、香菇、玉兰片等,豆腐配上这八珍,想不鲜都难。
其实天津菜还有很多,独面筋、奶爆、全爆、芫爆肚丝、黑蒜子牛肉粒等等。
此时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不提包子?
狗不理让天津包子名声在外。有些天津人说自己从来不吃狗不理,这话说得绝对了,其实狗不理包子的味道还是可以的,只不过如果来天津,你有更具性价比的选择——路边不起眼的包子铺。
只要是有本地人排队买的,品质不会太差,至于馅儿,三鲜馅儿肯定是最保险的选择。如果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不妨点津味素,这种用豆芽、香干、红粉皮、面筋、香菜、麻酱、红腐乳调出来的馅儿,相信你离开天津肯定吃不到。
津味素包子
提到红粉皮,不得不再推荐一下捞面。天津捞面总体可以被称为“五卤面”,所谓的五卤就是五种不同的卤子,即三鲜、炸酱、西红柿鸡蛋、麻酱、花椒油,其中又以三鲜打卤面最具特色。
正宗的天津捞面卤和配菜必须丰富
三鲜卤以肉片、鸡蛋、木耳、虾仁为主要材料,配料根据季节不同,有时会加竹笋、香菇等时令蔬菜,还有的会用海参等名贵海鲜打卤。
天津捞面讲究配菜
光有卤还不行,配菜也要丰富,而且配菜颜色也有讲究,如果一盘为黄瓜丝,另一盘就不能是绿色,可以用红粉皮,这可是天津捞面最有特色的配菜,一般来说婚宴中午那顿捞面必有。
这么一比,我和我兄弟尔滨是不是也能拼个不相上下?其实并非一定要pk出个高下,只是尔滨最近很忙,如果你有时间,不妨来天津,感受一下这座城市的温度。
中国国家地理视频号
大美中国,山河锦绣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