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一直实行的是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1993年底以前,中国官方汇率为5.47元/USD,少量企业自留外汇可以自由交易,汇率一度达到12.01元/USD。汇率双轨制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禁止成员国使用的。1994年1月1日中国实行汇制改革,将汇率定为8.70元/USD。
从1984年的1.46元/USD至1994年的8.70元/USD,人民币贬值幅度为499%。国际社会、尤其是东南亚国家认为中国以邻为壑,人民币的大幅贬值使得东南亚国家出口商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急剧下滑,经济泡沫开始破灭,索罗斯之流趁机攻击,才导致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
Paul Samuelson 《经济学》第16版中以中国国内生生产总值(GDP)为例说明购买力平价(PPP)理论汇率。
1994年,中国GDP为43800亿元(见国家统计局公报),按照中国官方汇率折算为5220亿美元,世界排名在100位以后。世界银行按照PPP理论汇率折算为24720亿美元,世界排名为第四位。两者相差4.74倍。中国向来不承认购买力平价汇率理论,仅在2007年派团参加世界银行关于PPP理论汇率的研讨会。中方认为,虽然PPP理论汇率广为各国承认,但是它只能反映消费而不能反映财富。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一种研究和比较各国不同的货币之间购买力关系的理论。最早见于1804年,针对方兴未艾的国际贸易,一位英国经济学家首先提出。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Gustav Cassel)在1922年出版的《1914年以后的货币和外汇》一书中,以较成熟的形式提出了汇率如何决定的购买力平价论。这一理论被称为购买力平价说(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理论)。
早在2007年,就有40%的美国民众认为中国的经济规模超过了美国。2011年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贡献国。(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