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由中国文联、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舞蹈家协会、云南省文联承办,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云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云南艺术学院、云南省舞蹈家协会、云南文学艺术馆、云南省博物馆和昆明市文联协办的第八届中国舞蹈节于云南昆明圆满闭幕。

作为由中国文联、中国舞蹈家协会创办并经由国务院批准同意保留举办的国家级节庆活动,中国舞蹈节创办于2002年,旨在推动新时代中国舞蹈艺术发展、展示新时代中国舞蹈艺术成就、促进舞蹈艺术传播、增进国际舞蹈交流合作,是中国舞蹈界的一项重点品牌项目,也是中国舞蹈人的一大年度盛会。

为期5天的第八届中国舞蹈节以“高质量发展,全方位舞动”为主题,汇集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颁奖典礼、优秀舞蹈作品展演、环境舞蹈展演、对话创作者、文艺惠民演出等多个板块,于4月11日至15日集中呈现了一场生动彰显新时代舞蹈风貌的艺术盛宴,全国各地的舞蹈工作者和关心、支持中国舞蹈艺术发展的各界嘉宾齐聚春城,共睹新时代舞蹈艺术硕果,共谋新时代舞蹈艺术发展。

“高质量发展”

——以舞蹈精品攀登艺术高峰

如今,全国舞蹈行业迸发出空前的艺术活力,取得了令全社会瞩目的艺术成就,舞蹈界同仁聚焦创作,用心用情用力攀登艺术高峰,在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氛围里,为人民奉上了一系列时代佳作。优秀舞蹈作品《额尔古纳河》《摆出一个春天》《黑缎子坎肩》《老雁》《远山不远》《肖像》《深山里的女高阿妈》《雨花石的等待》和舞剧《骑兵》《朱自清》《石榴花开》片段在第八届中国舞蹈节开幕式暨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颁奖典礼上接连上演,以不同的舞蹈语汇讲述中国故事,集中展现了近年来舞蹈艺术的优秀创作成果。

首演于1992年、曾荣获文华大奖的民族舞剧《阿诗玛》在本届中国舞蹈节的闭幕演出中惊艳亮相。该剧以色块构建舞剧段落,贯穿和融合多项国家级与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极尽纯粹的舞蹈语言塑造了彝族姑娘阿诗玛勤劳善良、敢于与强权抗争的形象。在时隔首演31年后的当下,令观众更好地从民间文化中感知“中国精神”、感受时代经典所散发的历久弥芳的艺术魅力。

“全方位舞动”

——以创新创造实现舞蹈多元并进

本届中国舞蹈节的展出作品类型多样、各具风采,不同的身体语言与创作观念在舞蹈工作者对创新创造的艺术追求中得到充分展示,呈现出新时代中国舞蹈艺术多元并进的发展特点。

结合中华传统武术及现代舞进行跨界创作的舞蹈剧场《舞术》在本届中国舞蹈节的舞台上精彩呈现,导演赵梁与表演团队以现代舞蹈剧场的形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舞演武,以武喻舞,向观众传递出“破二元对立之法,融武舞共通之妙义”的创作理念。

在云南省博物馆上演的《融》是本届中国舞蹈节特别推出的环境舞蹈作品。该作由中国舞协“培青计划”的两位青年编导田湉、余锦鹰依托云南省博物馆的文物历史与地域文化背景进行创作,以当下的肢体与充满历史厚重感的文化场域进行融合,令观众在博物馆中沉浸式体验中华传统文化与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感受艺术无处不在。

– 《融》 –

“文艺进万家 健康你我他”——云南民族舞蹈汇演囊括了哈尼族栽秧神鼓、傣族吉祥孔雀、石林撒尼大三弦、基诺族竹竿舞、傈僳族“阿尺木刮”、民族街舞,以及多个民族圈舞打跳等丰富内容,演员们走出剧场、走向群众中间,在广场上与当地民众一同起舞、展开了一场打破传统观演空间的亲密互动,定格下一幕幕不同于剧场表演的舞蹈瞬间。

“融合与碰撞”

——展现中国舞蹈鲜活面貌与理论建构

第八届中国舞蹈节秉持“融合与碰撞”的艺术理念生动开展,除了环境舞蹈《融》将现代肢体与博物馆环境进行交融、舞蹈剧场《舞术》用先锋观念与传统文化展开交锋之外,本届中国舞蹈节的“融合与碰撞”——对话创作者板块还为观众带来了3场充满思想碰撞的深入交流。汇集业内著名专家学者展开主题性对话,以深度的理论思辨构筑中国舞蹈的鲜活面貌,得到观众热烈反响,场场座无虚席。

4月12日,以“中国舞蹈的当代性立场”为题的首场对话由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斌,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田露担任对话嘉宾,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肖向荣主持,针对当下中国舞蹈经常迷失、其背后存在学理缺失这一亟需面对的现状展开研讨,结合舞蹈创作、舞蹈教学以及舞蹈理论建构等方面为如何确立当下中国舞蹈的立场建言献策,更好地助力中国舞蹈艺术创新发展。

> 第一场对话嘉宾: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斌

> 第一场对话嘉宾: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田露

> 第一场对话主持: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肖向荣

4月13日,以“对新时代舞蹈创作的思考”为题的第二场对话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冯双白,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一级编导周莉亚担任对话嘉宾,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舞蹈》杂志执行副主编张萍主持,结合新时代中国舞剧创作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的当代创新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就如何更好地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彰显传统文化题材所蕴涵的中华美学精神,用艺术形象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给出深刻见解。

> 第二场对话嘉宾: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冯双白

> 第二场对话嘉宾: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一级编导周莉亚

> 第二场对话主持: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舞蹈》杂志执行副主编张萍

4月14日,以“现代是传统的延伸——舞蹈编导如何做好‘守’与‘创’”为题的第三场对话由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王玫,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一级编导高成明作为对话嘉宾,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金浩主持,对舞蹈创作者如何把握守正与创新的这一理论及实践问题展开热烈探讨,就传统与当代、传承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等有关舞蹈创作的热点话题各抒己见、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思路与方式路径。

> 第三场对话嘉宾: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王玫

> 第三场对话嘉宾: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一级编导高成明

> 第三场对话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金浩

山河映再聚首,风禾尽舞启新程。时隔18年后,中国舞蹈节再次在彩云之南、锦绣春城盛大举行。在中国舞蹈事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下,第八届中国舞蹈节在参与团体、受众群体、呈现载体等方面体现出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活力态势,凸显出舞种的丰富性、创作的多样性、思考的当下性以及立意的时代性,对全方位激发中国舞蹈艺术的创新创造力与蓬勃生命力、号召全国舞蹈工作者以实际行动推动舞蹈艺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站在前所未有广阔舞台上的舞蹈工作者,必将在未来以更加饱满的创作激情与更加昂扬的精神面貌,携手书写出更多新时代中国舞蹈艺术的绚丽篇章。

图/刘海栋

文/袁明谦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