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鹿鼎记》的朋友一定知道神龙教,神龙教的总坛在辽东的蛇岛上,因神龙教的缘故蛇岛又叫神龙岛,那世界上真有蛇岛吗?
不但有,而且还不少,全球有大大小小的蛇岛7000余个,国外比较出名的有巴西蛇岛、越南蛇岛和乌克兰蛇岛。
我国也有6大蛇岛,千岛湖蛇岛、仙女湖蛇岛、泸沽湖蛇岛、南湾水库蛇岛、钓鱼岛列屿蛇岛和大连蛇岛。
要说最出名的蛇岛要数大连蛇岛,它就是神龙岛的原型(大连蛇岛和辽东半岛相隔比较近),还是我国毒蛇分布密度最高的地方,1.2平方公里的岛上,有大大小小的毒蛇2万余条,岛上的枯树和树梢上都有可能隐藏着毒蛇。
大连蛇岛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隶属于辽宁老铁山。这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座生存着单一种类毒蛇的岛屿,岛上的蛇叫黑眉蝮蛇,是世界上唯一一种既要冬眠又要夏眠的蛇类,是大连蛇岛特有的毒蛇。
正是这一特性才让它们从千万年前一直延续至今。
蛇岛的起源
从“蛇岛”的名字可以看出岛上肯定有不少的蛇,但在蛇岛形成前并不是现在这样。最初,蛇岛根本不是岛,只不过是一个个的小山峰,是动物的乐园,除了蛇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动物。后来,狼、豹等大型掠食者也出现在这里,这里环境适宜很多动物都选择在此栖息,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物链。
但好景不长,在一次造山运动中山峰变成了岛屿,很多动物在造山运动中死去,活下来的动物同样面临着死亡的威胁,食物链断裂即便是再厉害的捕食者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也无法生存,岛上的动物越来越少,只有黑眉蝮蛇凭借强大的忍耐力坚强的活着,它们可以长时间不进食。
因此这些在造山运动中幸存下来的蝮蛇选择躲进山洞或者是石缝里躲避捕食者,几个月后,岛上的很多物种都已经灭绝,只有少许强大的黑眉蝮蛇活了下来。
为何只有黑眉蝮蛇延续下来?
虽然蝮蛇的忍耐力很强,但物种的生存并不是仅仅靠忍耐力强就能够活下来的,岛上的黑眉蝮蛇同样面临着死亡,就在它们处在饿死边缘的时候,一群候鸟飞到岛上,这些候鸟准备去南方过冬,在蛇岛附近落脚休息,附近只有蛇岛可以供他们栖息,这源于黑眉蝮蛇的保护和人类的乱砍滥伐所导致的结果。
蛇岛的周围还有几个光秃秃的小岛,都是附近的渔民乱砍滥伐所致,由于黑眉蝮蛇的存在,间接保护了蛇岛,渔民不敢上岛伐木,候鸟的到来救活了岛上的蝮蛇。
候鸟经过蛇岛只有春秋两季,其他的季节岛上的蝮蛇还是面临无食可吃的局面,为了生存蝮蛇进化出了夏眠的本领,这样就能减少能量的消耗,减少捕食的次数。
即便不在夏眠和冬眠时,它们也会尽量减少移动,控制体内营养的流失,大连蛇岛黑眉蝮蛇正是因此被称为“生命的奇迹”。
黑腹蝮蛇捕食本领
黑眉蝮蛇除了夏眠之外,捕食主要靠颊窝“热测位器”、毒液以及“变色”,黑眉蝮蛇捕食的方式属于“守株待兔”,不会刻意接近猎物,等到猎物出现在附近才会发起攻击。
它们躲在岩石缝隙里、树枝上、草丛里变成跟环境相近的颜色,利用保护色等着猎物自己投怀送抱,再依靠颊窝探测到猎物的位置,慢慢靠近猎物,最后咬住猎物将毒液注入猎物体内。
所以,黑眉蝮蛇这种物种能够延续下来实际上做出了很多努力,其适应能力要远远强于同时期其他的动物。
保护区的形成
有人谈蛇色变,有人谈蛇眼里冒着金光。岛上的毒蛇虽然危险,但也意味着巨大的财富,一批批的猎蛇者出现,在保护区形成之前岛上的黑眉蝮蛇已经不足一万条。如果再不加以控制,蛇岛和黑眉蝮蛇都会消失。
1981年蛇岛自然保护区成立,为了保护岛上的蛇,管理处的科研人员便在岛上和蛇一起生活,成为“守蛇者”,他们的存在是为了保护毒蛇,却常常被毒蛇所伤,岛上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被咬过,虽然有保护和应急措施,不过一旦被咬到,蛇毒带来的疼痛感是免不了的,有被咬到过脚的工作人员描述被咬后的痛苦,“疼的想把小腿锯掉。”
蛇岛岛主孙立新
62岁的孙立新退休前是蛇岛老铁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副局长,他还有两个外号叫“神龙教教主”、“蛇岛岛主”。
孙立新大学毕业之后就被分配到保护区工作,刚来的时候岛上的蛇已经不足1万条,经过孙立新和其同事40年的努力,蛇岛上黑眉蝮蛇的数量开始恢复,已经达到了2万条。
防止偷猎、保护岛上环境是孙立新等人的主要职责。岛上的环境好了,候鸟才会选择蛇岛作为落脚地,如果候鸟的数量减少,会直接导致黑眉蝮蛇的数量下降。
食物倒不是黑眉蝮蛇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水,平时岛上的蛇靠雨水和露水为生,但如果遇到旱季岛上的蛇就会比较危险。
1989年蛇岛上有3个月没有下过雨,岛上的蝮蛇看起来很虚弱,已经出现干死的蝮蛇,保护区赶紧买来800多个水盆,用船把淡水拖到蛇岛,将水盆安置好后,几乎全岛的蛇都从各方地方出现喝水。
孙立新在放置水盆的时候不小心被一条蛇咬伤,孙立新处理好伤口,养好伤后继续投入到工作中,现在岛上已经打好了一口井,淡水问题得以解决。
蛇吃鼠半年,鼠吃蛇半年
黑眉蝮蛇可以通过夏眠和冬眠还有懒散的生活方式减少进食的时间,但它们要繁衍就需要进食相对较多的食物,仅仅靠候鸟是不够的。
除了候鸟以外,黑眉蝮蛇还会捕食岛上的老鼠,在蛇岛形成时,岛上的老鼠已经灭绝,据岛上的人介绍,这些老鼠是经过的渔船带到岛上来的。
岛上的老鼠是一种名叫褐家鼠的中型鼠类,除了候鸟之外,褐家鼠也是黑眉蝮蛇的主要食物,但有时候黑眉蝮蛇也会成为褐家鼠的食物。
岛上曾发生过夏眠中的黑眉蝮蛇被褐家鼠啃食而死的情况。
所以大连蛇岛才流传着一种说法,半年蛇吃鼠,半年鼠吃蛇。
放两只蜜獾到蛇岛能把岛上的蛇吃完吗?
都说蜜獾吃蛇就像吃辣条,这里不妨开个脑洞,聊一聊这个问题,也欢迎大家一起参与讨论。
虽然蜜獾是世界上少有对蛇毒有抵抗力的动物、虽然它凶狠好斗、虽然它吃蛇跟玩一样,但是放两只蜜獾到大连蛇岛,绝对不可能把蛇岛上的蛇吃完。
对比一下蜜獾和黑眉蝮蛇的能力就知道,虽然哪方面都是蜜獾占优,但蜜獾却有一个致命弱点,导致蜜獾无法吃光岛上的蛇。
蜜獾体重在十公斤左右,喜欢吃蛇、对蛇毒有一定的免疫都是真的,蜜獾甚至还有杀死非洲岩蟒的记录,不过蜜獾攻击的蛇大部分集中在2米以下,而且可以很轻松的击败对手。
黑眉蝮蛇长度都在一米以下,属于蝰蛇科、蝮亚科,由于黑眉蝮蛇与其他陆地上的蝮蛇有一些区别,因此黑眉蝮蛇又被叫做蛇岛蝮。
黑眉蝮蛇一次的排毒量在30毫克,半数致死量为0.814mg/kg。(半数致死量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以最少的毒素杀死一半以上某种动物的数量)
也就是说黑眉蝮蛇一次性注入的毒液可以杀死38公斤重的动物。
蜜獾和黑眉蝮蛇对比
黑眉蝮蛇只有单一的血循环毒素,而蜜獾对于血循环毒素免疫是最强的,即便被黑眉蝮蛇咬到也没有任何损伤。
黑眉蝮蛇的蛇毒对蜜獾不能构成威胁,注定黑眉蝮蛇只能成为蜜獾的食物,那为什么说放两只蜜獾到大连蛇岛,蜜獾没法吃完蛇岛上的黑眉蝮蛇呢?
因为蛇岛上住着“守蛇者”,他们在岛上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蛇岛上的黑眉蝮蛇。
除了这方面因素以外,还有蜜獾的生活习性也注定不可能让它们吃完岛上的蛇。
蜜獾被称为平头哥,是世界上胆子最大的动物,没有之一。它敢跟草原上所有的大型猎食者叫板,狮子、鬣狗、花豹、尼罗鳄。
只要遭遇,蜜獾大概率会率先发起进攻,之所以有这种不要命的举动倒不是因为蜜獾傻,相反蜜獾很聪明懂得利用对手的弱点攻击对方,曾有纪录片介绍蜜獾攻击人类时也会挑选人类的弱点,比如脚后跟和睾丸。
蜜獾攻击明显比自己强大的对手是因为执着,这也注定了它很难被驯养。鬣狗可以被驯养,狮子可以进入马戏团表演,但蜜獾在动物园都很难看到,一旦被抓它会疯狂地报复,还会找各种方式逃跑。
在澳洲曾经有科研人员尝试驯化蜜獾,结果是:被抓住的蜜獾不是在越狱就是在想越狱的办法。
为了稳定这只蜜獾的情绪,工作人员使用了“美人计”,将一只母蜜獾送了进去,结果母蜜獾进去就被策反了,两只蜜獾一起挖地道越狱,或者一个挖,一个放哨。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工作人员只好把它们放回大自然,然后给这个物种打下无法驯化的标签。
所以,蜜獾一旦上岛在攻击毒蛇的同时,还会攻击岛上的“守蛇者”,这意味着蜜獾会被抓住然后遣返,或者因为袭击人类被杀死。
总结
所有的入侵物种即便是顶级掠食者(人类除外),想要鸠占鹊巢,除了捕食技巧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强大的繁殖系统,如果只是两只蜜獾杀蛇的速度赶不上岛上的蛇繁殖的速度,这就是蜜獾相较于黑眉蝮蛇最大的弱势,繁殖力差、幼崽存活率低。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