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位于湘潭县排头乡的隐山,乃湖湘文化的源头,闻名遐迩。隐山脚下、隐水之畔、流叶桥边,黄荆坪村有棵500余岁的重阳木,人称“元帅树”。你知道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5月9日,记者实地探访。
提到湘潭,大部分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韶山,其实除了韶山,湘潭还有名山,如隐山。隐山有八景,流叶桥及桥旁这棵古重阳木为其一。之所以叫“元帅树”,其实得缘于彭德怀元帅。
1958年底,彭德怀元帅从北京回到家乡湘潭进行社会调查,经过黄荆坪流叶桥时,看见几个年轻人正抡着开山斧在砍桥边的一棵树龄约450年的重阳木树。树蔸上挨过斧头的地方,从树皮肚里渗出一滴滴黄橙色的水汁来。
“桥头的树砍了,过路的人歇憩遮阴的地方都找不到,不好吧!”彭德怀立即叫他们停下来,并说:“你们看,这么棵大树,好好地为人民服务不知多少年了,你们要砍它,它还伤心流泪哩”。就这样,流叶桥的重阳木树幸运地脱了险,以后,人们为了怀念彭德怀元帅,便把这棵树称为“元帅树”。
如今,经历经500多年岁月,“元帅树”却依旧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树高22米、胸径1.22米。但当年留下的刀斧“创伤”,并没有彻底抚平,碗口大小的凹陷依然可见。
1998年,在当时国家林业局等单位开展的“长岭绿色世纪”活动中,这棵有重阳木被评为“中华名树100棵”之一,被予以重点保护,“元帅树”旁竖立“中华名树”汉白玉石碑,且设栅栏保护。
“几十年来,大树受到较好的保护,树干粗壮了不少。”村民周林说,每到炎炎夏日,村民们就喜欢在树下纳凉休息,重温当年“彭老总斧口救树”的故事。
前些年,“元帅树”的故事还被湘潭县戏曲爱好者创作成弹词,搬上了湖南大剧院的舞台,在“欢乐潇湘”等大型群众文艺汇演中广为传唱。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