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数的角度,这几个片区肛肠医院、慢病院可以包下来,如果实在有需要,预备力量再上”“阳性病例转走,进行公共环境消毒后,我们就可以上了,关键要做好二级防护”……每天晚上,在鲜艳的党旗下,“福医先锋队”临时党支部在临时搭建的帐篷内召开当天总结会,并安排好第二天工作。
近几日,在福田区的疫情“震中”上沙村,数百位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在上沙小学操场集结,出发去村内挨家挨户进行核酸采样“扫楼”的画面感动了所有人。“福医先锋队”,就是其中的核心力量。
“0215”疫情以来,为响应福田区委卫生工委的号召,数百名医护人员组成“福医先锋队”,支援病例最集中的上沙村。目前,“福医先锋队”总人数已达270余人,来自福田7家区属公立医院以及社会医疗机构行业协会。
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党建引领,让8支队伍迅速凝聚在一起,成为抗击疫情的“燎原之火”。“经过梳理,‘福医先锋队’有85名党员,于是我们在区委卫生工委的支持下建立临时党支部,并任命了支部书记和副书记,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整合各机构派出的8支队伍”,中大八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福医先锋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吴景立说。
聚沙成塔,数百医护相向同行
疫情危急,各个区属医院及医疗机构270余人组成的“福医先锋队”迅速奔赴上沙前线。临时党支部的建立,让党组织能够更好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凝聚不同单位医护人员形成合力。
“各家医院的医护人员到达上沙村后,都迅速成立了各自医院的临时党支部和党员先锋队。为了统筹各个医院的力量,我们提出成立一个临时党支部,一方面负责所有队员工作的统筹协调,另一方面代表医务人员与街道等外部单位沟通”, 福田区慢病院副院长李锡坡介绍。
临时党支部由吴景立担任书记,李锡坡担任副书记,各医疗队伍的党员领队担任委员,负责各个医疗队伍的协调工作。每天,临时党支部的负责人都要在鲜艳的党旗下,和8支医疗队伍的领队在现场召开例会,总结并安排下一步工作。
“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既体现了一种信念、感召力,更是队员的强心剂,让队员能够随时随地找到党组织”,李锡坡说。
在临时党支部的组织下,239名队员分为多个小组,负责每日采样工作,其余34人组成感控督导组和纪律检查与关爱组,为队员提供后勤保障。临时党支部不断帮助医护人员优化工作流程,解决现场的实际问题,让医务人员在一线也能更安心。
据介绍,一开始,医务人员按照街道提供的名单和数据随机分配采样任务,每次采样都由医务人员按名单自行前往,存在配合不够好、效率不够高、响应不够及时的问题,采样工作总是比预定时间推迟1-2个小时才开始。后来,临时党支部按照8支医护队伍的人员数量,将每支队伍分成若干小组,实行片区分片包干的制度,每支队伍负责固定片区采样,同时完成快的队伍支援完成慢的队伍,实现纵向完成任务、横向互相支持,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
另外,在采样过程中,最初一名采样医护人员要配备2-3名辅助人员负责扫码,医护人员要在负责采样的楼栋等待辅助人员到来,浪费时间与人力成本。于是,在临时党支部与多个单位的协调下,建立了1名医护人员搭配1名辅助人员的“1+1”的采样模式,大家一起在上沙小学操场集合,统一出发,实现了“1+1”大于2的效果。
面对紧急任务,临时党支部的负责人要迅速将工作分解安排。“一次半夜接到紧急任务,凌晨2点开始不停打电话,一直打到睡着,为了队员第二天能准时到岗采样,半夜三四点又爬起来继续打电话直到清晨”,李锡坡说。
党员冲锋,全体人员勠力同心
由于近段时间病例连续多日增长,居住数万人的上沙村已被纳入封控区,挨家挨户“扫楼”,就成为“福医先锋队”医护人员的主要工作。
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的康复科护士、党员孙宏,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爬楼梯为居民采样,保证每户每人每天进行核酸检测。她每天至少要出两至三次任务,特别是中午出发后,还未到采样地点,衣服就已经湿透。每次任务结束回到休息区,都是对体力的巨大考验。
“上沙村人口密度大,楼层数高且多数楼栋没有电梯,尽管爬楼辛苦、天气炎热,但疫情当前,我们理应抛下一切杂念,投身抗疫一线,为了可以彻底消灭疫情,现在的这点辛苦都微不足道”,她说。
“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永远冲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只要接到任务,不管多晚、多远,党员都带领全体医护人员毫无怨言地往上冲、拼命干”,李锡坡说。
来自福田区慢病院的党员医生许宗严带领10名队员,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采样过程中要扫码,这时就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快找到信号较好的位置,甚至有时还要借助被采样人的家里的Wi-Fi”,为了应检尽检,许宗严需要对大数据比对出来的一些人群进行查漏补缺,“有同事曾为完成不到20人的采样,花费3-4个小时在村里不停步行,才最终完成任务”。
在党员的感召下,所有先锋队成员始终不畏困难向前冲。作为“福医先锋队”粤桂帮扶小队的领队,已经50余岁的福田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副主任贾晓婕面对晚上安排的紧急任务,首先冲上一线。
“这不是个人的事情,这是集体的事情,有困难也要上”,她表示,小队成员均是从广西帮扶前线抽调回深的医护人员,大家接到命令后二话不说,当天就从帮扶地赶赴上沙村驻点。“也有些人身体不好,比如队里的福田区二院麻醉科医生苑大明忙了一天晚上腹泻,但第二天上午还是照样去一线,福田妇幼影像科副主任曹晓焱忙到中暑,恶心呕吐,第二天该出战还是出战”。
除了前方的采样人员,在他们背后,还有不少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其中,也有不少党员的身影。
自2月22日上沙变为管控区开始,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益田社康护士长、党员巩小瑞便请缨出战,奔赴现场开展工作,每天工作时长达15小时。
防止医护人员在上门采样时被感染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封控区的院感业务负责人,巩小瑞主要负责穿脱防护服培训,医疗垃圾处理、核酸采样等,以及后勤物资保障,包括防疫物资进货,标本管理,工作人员协调等等。
“如果在采样过程中感觉到暴露,要随时停止工作,立即重新换装再上岗。由志愿者组成的扫码人员不要往前冲,尽量保持一定距离,扫完码就退后等待。后续的标本、污染物由医护人员处理,这样就最大限度保护过来支援的志愿者不被感染”,巩小瑞说。
目前,她组建了一支院感督查队并担任队长,下设两个小组,每组7名队员,监督封控区的防院感流程,包括保安后勤人员穿脱防护服,上门采样产生的医疗垃圾消毒,标本收集等等。
党建深入第一线,与业务同频共振,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才汇聚起了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