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手”几乎是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过的行为,新生儿有吸吮反射,当把小手放到嘴边是就会吧唧吧唧地吃起来;3-4个月左右地孩子无意中发现自己的手可以动、可以自己放到嘴里地,吃手就成为了婴儿自我探索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有自我安抚的作用;开始出牙了,牙龈的肿胀和不适通过吃手又可以得到缓解。

随着年龄的增长,吃手的频率会有所下降,但有的孩子因为焦虑、模仿或者是父母不当强化等,都有可能再次出现吃手的行为;做家长的,事无巨细的都需要考虑到,尤其当吃手有一定的健康隐患时,想必我们再也无法淡定,就着急想把孩子的吃手“坏习惯”戒除,然而往往事与愿违,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甚至大打出手,吃手仍然伴随着孩子,无法摆脱。

sucking英语是什么意思_suckingup翻译_sucking

图源:pixabay

其实,吃手这一行为看似是一个小问题,但对于孩子也是有不一样的意义,因此在焦虑自己孩子吃手的问题或者着急想戒吃手的时候需要先了解孩子吃手的原因是什么,是否真的需要戒吃手。

什么情况下需要戒吃手?

First

1、年龄大于四岁

如果孩子已经4岁以上了,仍有吮吸手指的行为,那需要注意并考虑安排戒吃手;美国口腔协会的建议是4岁戒除非营养性吸吮(包括吮吸手指和使用安抚奶嘴)。

2、吮吸频率高、时间长

吮吸手指一天超过2小时则需要考虑戒除。对非营养性吮吸习惯的干预程度取决于问题的严重程度,如不良口腔习惯的频率、强度及持续时间,现有的资料显示结果不一,有的显示是一天最好不超过2个小时,有的显示是一天不超过6个小时。

3、吮吸手指影响孩子社会功能

因为吮吸手指而影响孩子的社会功能,如影响孩子在幼儿园的人际交往和课堂情况时需注意。

4、吮吸手指已造成健康问题

因为吮吸手指已经出现牙齿发育问题或者其他健康问题。各研究一致认为吮吸手指与牙齿发育之间存在联系,但关系强度各异。发生错牙合畸形的风险直接随着吮吸习惯的频率、持续时间以及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如果孩子只是在发育过程中正常的吃手行为,最需要做的是保证手的清洁,勤洗手,预防从口入的疾病,同时也要有意识的动态观察孩子吃手行为的变化。

sucking英语是什么意思_sucking_suckingup翻译

图源:pixabay

如何戒吃手?

Second

(一)了解吃手习惯和原因

戒吃手前需要先了解孩子吃手的习惯,如果对于原本已经不吃手突然又开始吃手或者是吃手习惯发生变化时需要特别留意一些可能引起吃手的社会心理因素。可以参考以下几点来寻找孩子吃手的规律和原因,并安排戒除计划。

孩子吃手多发生在什么情况下?

在家、在幼儿园和公共场所发生的情况有所不同吗?

孩子对于吃手是完全无意识的还是可以有所控制的?

孩子自己是怎么看待吃手的问题的?

在出现再次吃手或者吃手频率增加、习惯改变前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包括更换居住环境或幼儿园、父母吵架、外出旅游、逢年过节、因任何原因出现激烈的情绪波动、在幼儿园遇到困难、生病或接种疫苗等等.。

家里人分别是怎么处理孩子吃手的问题的?

sucking_sucking英语是什么意思_suckingup翻译

图源:pixabay

(二)陪伴和帮助孩子戒吃手

1、家庭准备

在正式开始实施戒除前,可以和家人有一个商议,在方法方式上有一个统一,需要强调尽量避免对孩子的吃手行为进行当面的评论或直接的制止和批评,因为大人的关注会使吃手的习惯得到强化;

2、积极处理吃手的原因

如果孩子的吃手和生活中的压力或者某些事件、变化有关,则需要先处理这些问题,而不是只集中在孩子的吃手行为上;

3、增加亲子陪伴

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和互动是需要家长暂时放下手机、放下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和孩子一起互动的,而非只是在一旁坐着陪伴;

sucking_sucking英语是什么意思_suckingup翻译

图源:pixabay

4、直面吃手时的处理

看到孩子吃手时,尽量不动声色的想办法转移孩子的吃手行为。吃手时嘴和手是有空闲的,那在转移时就需要用一些其他的活动是需要用到嘴和手的,包括一些需要手和口参与的互动游戏,如“你拍一,我拍一”,手偶游戏等,或者是不动声色的请孩子帮帮忙,自然的把孩子在无聊时、看动画片时的吃手行为减少。

5、睡前吃手的处理

如果孩子是睡前吃手,需要采用循序渐进、温和的方法。可以先跟孩子一起选一个睡眠伙伴,如毛绒玩具、小毛巾、小毯子等均可。先允许孩子带着新的安抚物和吮吸手指的行为共同存在,当孩子接受新的睡眠安抚物后就开始逐渐在孩子入睡时拿出孩子吮吸的手指,拿出手指的时机可以循序渐进的提前,直到孩子可以完全用新的安抚物替代,而不再吃手入睡。

sucking_suckingup翻译_sucking英语是什么意思

6、不合适的方法

不建议用戴手套、在手指涂抹各种有异味的食物;

避免恐吓和威胁孩子,尤其是在孩子对吃手行为无法自我控制时,给孩子讲道理、告诉他/她吃手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或者是使用威胁的话语“你再吃手,我就……”会增加孩子对于这一行为的焦虑情绪,但如果她无法自我控制又还没掌握新的方法,这种处理方式反倒会加重吃手行为;

一般而言,如果吃手“有意义”、有意识、在不同场合普遍存在、持续时间长、家长处理方式不一致,那么在戒除时就容易出现困难。如果在积极寻找原因、调整方法处理1月孩子的吃手行为仍然没有变化,则需要带孩子面诊、咨询,以更好的帮助孩子。

参考文献

1.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 Dentistry. Guideline on management of the developing dentition and occlusion in Pediatric Dentistry. Pediatr Dent 2014; 36:251.

2.Borrie FR, Bearn DR, Innes NP, Iheozor-Ejiofor Z. Interventions for the cessation of non-nutritive sucking habits in children.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5; :CD008694.

3.Johnson ED, Larson BE. Thumb-sucking: 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 ASDC J Dent Child 1993; 60:392.

往期回顾

02

2018-08

16

2018-08

END

为大家分享实在又实用的心理学,为你的心灵找到正确的疗愈之路。

怡禾心理重新开放树洞信箱啦,如果你有什么心里话或者心理疑惑,育儿路上遇到的难题,欢迎写信给我们。

怡禾心理每周会有一个心理小问答栏目来回答大家的问题,每个月会邀请资深心理咨询师回复一封读者的来信。

信箱地址:yaehermailbox@163.com欢迎来信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