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读万维钢老师的《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在序言里有这样一段话:真实世界没有主角。这个世界不是为了你,甚至也不是为了人类的幸福而存在的。世界不在乎你的命运,而且没有义务让你理解。怎么样,扎心不?

每每想起这个书名,总会想起那个千年前与我们同行的东坡先生,我就感觉吧,书名的这句话“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用在苏轼身上,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啥意思?你听我给你讲啊。视频有点儿长,希望您能耐心看完。

我们知道啊,苏轼的一生,是大起大落的一生。二十岁出川进京,高考一战封神,还被钦定为宰相的重点培养对象。不幸的是,在尽忠报国的仕途上却屡遭贬谪,甚至差一点儿冤死狱中。

当然,也有时来运转的时候,话说到了1085年,宋神宗驾崩,还是十来岁孩子的宋哲宗即位,哲宗的奶奶高太后摄政。紧接着,隐退15年之久的司马光出任宰相。这年5月,48岁的苏轼被任命登州知州、官阶七品;9月,升任礼部郎中、官阶六品;年底任起居舍人、官阶四品,随从皇帝左右;次年9月,升为翰林学士、正三品,还成了帝王师。你看,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苏轼从一个偏远之地的犯官,升任三品大员,还是在中央核心岗位,官阶连续跃升了十二级,距离二品宰相仅一步之遥。可以说,这是他人生的又一次高光时刻。

这不禁让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这大起与大落之间,是苏轼本人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出现的大幅下滑,或者是迅猛提升吗?

我想,不是的。那又该是什么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试着回答一下:在前面的视频里我们讲到,苏轼一生先后经历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任皇帝。我想这答案也就藏在这一句里。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屏幕前的您,一定经历过单位换领导吧,那您回忆一下,有哪一位继任者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会和上一任领导基本一致?我想基本没有吧。坊间经常有这样的段子,说某个地方啥时候开始挖树、换树了,那肯定是又换领导了。应该说,原来种什么树、改种什么树都会有一套科学可行的论证方案,哪一任领导都不会自己给自己扣上拍脑袋决策的帽子,所以这都不是一个简单的“对与错”的问题。这就是有些老百姓认为的“浪费”,却没有人为此买单的原因。一句话:都对。

换句话说,有时候继任领导就是为了调整而调整、为了否定而否定,以此来彰显自己的高度、深度。反过来想,这也算是社会发展一种推动力吧。

我们再说回苏轼苏东坡,四十来年的职场生涯,先后换了五任皇帝,而且前任皇帝和继任皇帝之间,还会有一段时间皇太后垂帘听政。那你想,继任皇帝真正掌权以后,为了立威,那否定前朝的施政方案自然就成了首要任务。

所以,我们所看到的苏轼一生的宦海沉浮,其背后的真正原因,都是皇室父子之间、叔侄之间、夫妻之间、母子之间、甚至是奶奶与孙子之间的博弈较量。说到这儿,你是不是就理解了这句话“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也就是说,每一次的被贬流放,不是你苏轼的才华不够,而是与当朝皇帝的匹配度、适应度出了问题。

那么,我今天特别想说的是,东坡先生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把这句话的后面又续写了一句,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但你还是得计划。

什么意思?我们不妨这样想,如果苏轼是个见风使舵的墙头草,你还会不会喜欢,他还会不会成为不过气的千年网红?我想大概率不会。

那么,我们真正喜欢苏东坡什么,是诗词绘画吗?是教书育人吗?是酿酒制药吗?是吃货本色吗?我的回答,是,也不全是。

我想,东坡先生最让人敬佩的是,他一生忠于国家,忠于使命,忠于人民,忠于自己。当然,他所忠诚的国家,不是一姓之国,一朝之君,而是他眼中的山河,脚下的大地,特别是这片热土上的黎民百姓。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但苏轼一生,无论穷达,都在践行“兼济天下”的品行与操守。

经常有这样的说法,苏轼每次被贬一地,都是苏轼的不幸,却是当地的大幸,这不是对朝廷最大的忠诚吗?这可比那些马屁精式的“忠诚”要珍贵千倍万倍,您说对吗?

我想,东坡先生最让人喜欢的还有,他只会讲真话、讲实话,不会刻意迎合,而且历尽苦难、初衷不改、无问西东。

作为身处社会底层的凡夫俗子,我们可以任性,如果工作不开心,就考虑换个老板。但东坡先生没有,我所读到的他的一生,就是这句话: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但你仍要计划。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