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字的书法图片_佛字毛笔字怎么写好看_佛字

佛字的书法图片_佛字_佛字毛笔字怎么写好看

佛 七 养 心 班 开 示

(2017.10.15)

佛七养心班开示(文字版)

平时有的人讲过,做事只要专心致致的做事,不住在做事上,没有妄想,没有妄念,不执著,不分别,这就可以了。其实不然,这都叫见闻觉知,是生死,是妄心,而不是真心。般若智慧现前,这得慢慢去体悟,要靠自己在禅坐的时候或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体悟。佛法是靠体悟出来的。我在这里讲,你如果自己不去体悟,那也是白费。

我在这讲的时候,你就随文入观。放下,把心歇下来,把身体也歇下来,就在那坐着,随着我说的语言,随文入观,去思维、去体悟。我们的心跟佛是平等的,只要你把身心世界歇下来,当下就可以开发自己本有的智慧。我在讲的时候,你们也不是用心,也不是不用心,就是歇下来,你能听到我说的义理,在心里去体悟,心领神会,就变成你自己的了,就得大利益。不要用心去死记它,或是做笔记记录下来,那都是错误的,那都是记问之学。记问之学是人家的,不是自己的。

养心佛七嘛,大家都是来做保任功夫的,所以就讲一下保任。什么是保任?专注就叫保,密法叫专注,专注明体。净土宗叫保,保什么?保住法界体,时时专注法界体。叫法很多,但是道理是一个。保任就是保住我们的清净心,也就是我们的法身佛,也叫法界。说清净心太笼统,最直接的告诉大家就是法身,也就叫法界,一真法界。时时保住它,时时专注它,这叫初级的保任。

养心的时候,为什么叫大家睁开眼睛练?因为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离不开做事,离不开生活。我们总不能闭着眼睛做事呀,所以要睁开眼睛练,要练无住。什么叫无住?比方说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穿衣吃饭、接人待物,这时候你就应该时时专注,时时专注法界体。净土法门叫念实相佛,实相也就是法身,说法不同,道理是一个。法界广大无边,森罗万象,不要住到某一点上,你住在一点上,那就有心了。《念佛三昧摸象记》中讲过:万境不出一心,一心融通万境。万境不出一心是说森罗万象、山河大地,不出一心。一心融通万境,是要我们把心拓开,像宇宙那么大。你没有心了,就进入法界。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小我、自己的心打开,与法界同步,就都是在生死上做文章。一心融通万境,把心打开融通万境,整个宇宙,山河大地、森罗万象……统统都是我。无我,无不是我,一微尘都是我。这样的话,你就没有我了,就无心了。无心还不是道。古人说过,无心体上要起自然智,了知世间万法,青红皂白,一切万物,形形色色,一切万法而不分别、不执著,不憎不爱,不取不舍,这才叫慧。慧要与智和定要区别开。什么叫定?清净心就叫定。有的人说清净心太笼统了,都会说清净心,清净心包括的太多了。就是说一念不生,全体现。你没动念头,一念如如不动,一念不生,一个念头都没有,这叫定,也叫寂,寂灭。寂就是无心,你心不动了,无心了,一切心不动,如如不动,就叫无心,也叫定,叫寂,就是心一念不生,如如不动,叫寂也叫无心。何为照?从无心体上要起自然智,明明历历,知心空寂,知道你的心空寂,知道空寂体,也就是知道法界体在,明明了了、历历分明,这才叫照。寂和照,寂是体,照是用。我们经常说回光返照,什么叫回光返照?回光返照,观照,观是想,就是想,想法界体,这叫观,也叫想,观想。但是,它不属于照,照必须了知心无住,在一切万法上了知自己的心,如如不动,没住一点,没住一法,这才叫照。知心空寂就是照,知道空寂体朗朗现前,这才叫照。光没有念头了,空寂体现前了,这还不叫照,这叫慧。所以,古人也说过心地无念自性定,心地无我自性慧。时时无我,自己都没有了,才跟法界体相应。

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接人待物要时时守住法界体。如果我们不守住法界体,那就叫定,没有慧。从古至今,很多人在这里走错路。我们平常修行,要特别注意这点。就是自己在外界上睁开眼睛练,就练无住。练无住的时候,必须了了常知,知道那个心没住一点,没住一法,这才叫慧。时时别住到身体上,也别住到迈步上,别住到任何一点上,没有前也没有后,没左没右,没上没下,浑然一体,不取不舍,不憎不爱,不取一法,这才叫慧。没有出没有入,这才叫慧。如果有出有入,说我入定了、我出定了,那不叫真正的禅,那叫无想定或是野狐禅。

禅,必须了了常知。知什么?知空寂体,知心无住,这才叫定慧等齐。所以,光有定没有慧,增长无明。你光在那定了,一念不生,如如不动,增长无明。什么叫无明?就是愚痴,不开智慧,永远不了解佛法的真谛。即使定功再深,能坐上十天半个月甚至几年,也不开智慧,生死不了。

佛法关键是要开智慧,定跟慧要等齐。如果光有慧没有定,那就叫诳慧、那叫邪见,增长邪知邪见。对佛法夸夸其谈,研究经教的人,光明白理论就叫诳慧,叫邪知邪见。必须定慧等齐,有定即在慧,有慧即在定。所以古人讲过,寂而照之,照而寂之。寂跟照它俩是一也不是一,叫它一也行,叫它二也行,就是体与用的关系,如同水与波的关系。体就比方水,如如不动,清净本然。从清净体上起的用就是照。比方,水里起的波,那就是照,水中显的一切相,那就是照。我们的心本来就是清净本然,湛寂光明。大圆镜,整个宇宙、法界就是大圆镜智,就是个大圆镜,时时照我,当你的心不动时,一切万物都在你心里头,一切相,都是你心中之物。如果我们的心打开像法界、像宇宙那么大,一切万物都是你心里的东西,都是你心中之物。所以,佛经上讲“一切一切从法界流出,回归于法界”。为什么这么讲?你看山河大地、森罗万象,一切万法都在法界里生生灭灭,灭灭生生。我们修行到最后万法就是本性,本性也就是万法。当你明理的时候,一切万法就叫法性,法性也就是佛的清净法身,道理是一个,一切不出你的大明镜,不出你那个大圆镜智,都是你大圆镜中之物。如果我们这样做功夫,你天天都在定中。把心量拓开以后,时时都拓得广大无边,不住一点上,一切万物,森罗万象,好与坏都被你的法身所融化。什么烦恼习气,统统融化掉。千万不要住到一点上,时时住在法界里,这样做功夫,就定慧等齐了。因为你一念没生,时时在法界体的时候就叫慧,了了常知。在法界体了了常知这个知,就叫自然智,自然智要一切万法没住才叫慧。但要自己去体悟。所以,寂而照,照而寂,就是定跟慧是一,不是二。你在寂的时候它也在照,你在照的时候它也在寂,就是一念具足。

我们修行,功夫要在二六时中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中去练习,不是仅在静坐的时候用功。现在末法时期,很多人以为静坐时压念不起,就是修行。死定功夫,压念不起,把念头压死,那就错了。其实妄念,它是幻象。它是虚幻的,没有的,就如同水面上的波和天上的浮云。《楞严经》上说:亦如翳人,见空中花,翳病若除,花于空灭。就如同患眼病的人,所见到的空中之花的幻觉一样,眼病如果痊愈了空中之花也就自然消失了。它本来就是没有的,是我们的妄心对境而生的心,也就是六根对六尘生的分别执著的心叫妄心。这种妄心就是生死的心,也叫见闻觉知。我们现在有妄念是正常的,除非你达到如如不动的境界,否则你想没有妄心、妄念,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六根对六尘,从无始劫来就分别执著。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接触的尘境,通过第六识分别,第七识执着,传递到第八识阿赖耶识储藏。这种储藏起来的善恶种子,就成为我们的业习种子。我们在念佛时出来的妄心、妄念、烦恼,就是这种储藏起来的业习种子翻腾。翻出来的时候,不要管它,它本来就是妄。我们不要起个心看着它,不让它进来。把它拒之门外,压念不起,这叫以心看心。这种功夫不能做,做这种功夫那不叫修行。当你认识真心以后,你就时时认知这个法界体,那个妄念跟你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为什么呢?《圆觉经》上讲过,说“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既觉,亦无渐次”妄念来了,你知道它就行了,不理它,不管它,也不住它,真心如如不动就对了。知幻即离,离开就行了,你不要去追它,不要去压它。你再跟着它跑,那就是随妄念跑掉了。你用佛号去压它,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直念。把它压死、压住,古人叫以石压草。比方拿石头把草压住,等石头搬开以后草还在那里,实际上它一根没少。不追、不压、不随。当下你就看住你那个法界体,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妄念来了不要管它,因为它是妄,所以你不要做方便。要用般若智慧,你时时回归法界的时候,当下就把妄想妄念斩断,连跟除掉。这点一定要注意!很多人修行中都犯这个毛病。妄念来了,就想着,这妄念真烦人啊,这就错了,这就被它所转了。这是因为你没有真正了解它,没有真正认识它。你认识它以后,它是妄。你不理它,它不障碍你。你只管做功夫,你只管照顾法界体,妄念来干扰不了你。你的心时时安住空空荡荡、了无一物的法界体上,那个妄念,跟你一毛钱关系没有。“虚空本不动,任凭白云飘。”你看虚空,白云过来了,白云能碍虚空不能?碍不了虚空。它飘过来就飘过去了。如果你去压它,或用念佛或持咒的方法去替换它,这都错了。

我们修行应该敞开心量,妄念、烦恼、习气让它来,不要压它。压它不如法,终究它还在。比如屋里有无价之宝,外面的贼想来盗宝,怎么办?很多人认为要把门看住,别让贼进来。但这种方法不解决根本问题。当你一时不慎,贼就进来把宝贝偷走了。我们应该把门打开,请他进来,然后拿起般若智慧的宝剑站在门口,不缓不急,稳稳当当的等待着。古人讲过,不急不缓。修行要准要稳,准准的、稳稳的,贼往门里一进,当下举起般若智慧的宝剑一刀斩断。斩断什么?斩断烦恼、妄想、习气。你如果用定功,不能断烦恼,也不能断妄念。即使定到心如如不动的时候,也只是暂时没有了,其实妄念、妄想都还在,一点都没少。只有时时举起智慧的宝剑,用大般若智慧来斩断它。它没进来你不要斩,它进来以后再斩也晚了,所以要准准的,要稳稳当当的。妄念一来,马上回归法界。其实我们做功,不是妄念来了再回归,你时时都在法界里的时候,它没有偷袭的空档,就进不来。所以对治烦恼、习气、妄念的方法,就是用般若智慧时时扫掉,时时提起般若智慧的宝剑斩断,斩完粗念斩细念,最后斩到太平。

所以修行第一要从根本上下手。什么叫根本?我们要回归原本真心,就是法身佛,这就是根本。在事上要断习气,断情执心。末法时期,众生的情执心太重,所以想了脱生死很难。习气、烦恼一大堆,情执心更是障道最大的因缘,家庭的观念,妻子、儿女、父母、朋友,一切的亲属都是挂碍,都是我们修行障道最大的因缘。所以,有情就是众生,无情就是菩萨,那就是佛的境界。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首先慢慢的要断掉情。这个情不断,你那个习气也断不了。

什么叫情?就是不平等的心。比方说我们对众生有好有坏,有亲有近,冤亲不平等,这些都叫情。情的含义包含太广了,不仅在家人有情,我们出家人也有情。即使出家了,家庭的观念放下了,还有师徒之情,同修之情,这都叫情。微细的情就更多了,就是一念执著那也叫情,那叫法情,法上不舍,也会被法缚住。所以,我是知道的,我现在情还未断,还有不平等的心,现在正在练,但是还差得很远。佛看一切众生平等,没有好坏,没有冤亲。所以不能达到平等心就不能成佛,这是最关键的。出家人把世间放下了,家庭放下了,那你这个法情还有,这个弟子对我好,那个弟子对我不好,那你就还是没平等嘛。这也是情,这个情也很难断。所以,我们无论出家在家都要从情上下手修行。禅宗五祖传法偈子上讲过“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有情就下种了,就如同一粒种子种到地里去了。种子种下去以后,因缘成熟了,它就发芽。发芽就长出来了,因地果还生。假如你没情呢,“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没有情了,种子也就没有了,没有种子怎么能生呢?“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空性也没有,它就不生了,有空性在,有法身在,还是错误的,还是在生死上做文章。所以,佛字也是假名。禅宗赵州和尚说“佛”一字我都不惜闻,他这么说,不是谤佛,因为有个佛在也还是在生死上做文章。我们的本性是什么都没有,清净光明,本来没一物,那才叫我们的本性。

没有境界的境界是佛的境界,有境界的境界统统都是生死。我们现在修行人多数都在身体上打交道,我身体这里不舒服,那里难受,我哪里怎么怎么了。我之前在《念佛奥义》上讲过,当坐到色界不到定的时候,就有八触开发。地水火风,就是身上地大、火大、水大、风大,四大开发时身体会有很大的变化。《摩诃止观》告诉我们,八触,就是静坐时身体的八种反应和感触,即:动、痒、轻、重、冷、暖、涩、滑。大家可以看一看《念佛奥义》中有关八触开发的章节,以后遇到这种情况,不要害怕。身体有什么变化不要管,身体本来就是假的。这里就简单的讲几句,比如说风大开发,就会有触动,有的人蹦起来,跳起来,或者感觉有气顶着难受,这就叫风大的开发;火大的开发,就是你身体爆热,热得不行,甚至大汗淋漓,这叫火大的开发;水大开发就是浑身感觉特别冷,甚至盖上被子,还会冷得发抖,这叫水大的开发;地大的开发就是觉得身上非常沉重,没有力气,腿一动就像千斤闸一样,沉甸甸的,这叫地大的开发。八触开发,这都是正常的,不要管它,这个境界也就是几天,可能三五天,也可能十天八天也就过去了,大家知道就行,不要住它,身体本来是假的,有任何变化都不要管它。

我们修行不要着相,有相就是生死。《金刚经》上讲“一切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有相就是假的。所以《金刚经》上又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什么叫如来?如来就是本来的佛性,如如不动、不来不去、不生不灭,这叫如来。十方诸佛的名字统称都叫如来,阿弥陀如来、释迦如来、药师如来……如来就是清净法身,如如不动,所以叫如来。所以,没有境界的境界是佛的境界。记住,什么境界都没有,空空荡荡,了无一物,那才叫佛的境界。有一丁点的挂碍,有一丁点的相,统统都是魔境。记住,有的人着相,佛菩萨又给我显像啦,又给我托梦啦,坐莲花来给我摩顶啦……都是魔境,千万不要上当。末法时期,着魔的人太多了,多数都是着相造成的。魔境现前,你的欢喜心上来了,魔就掌握了你的心意识,天长日久,你就着魔了,就成了魔的眷属。记住,没有境界的境界是佛的境界。有境界的境界,统统都是魔境,统统都要斩掉。本来没一物!古人讲过,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佛来都要斩掉,一物没有!佛来的境界也是假的。假名嘛,名字都不可得,何况有相,有相更是假的。所以《金刚经》讲“离一切诸相, 即名诸佛”,没有相才是佛。在我们修行的路上,岔路太多了,一时不慎就可能成了魔的眷属。从古至今,修行人都要一关一关的闯过去,不能在相上转,也不能在法上转,必须达到了无一物,才可以一步一步的走过来。

我们修行,我就跟大家讲,千万要把一切相扫掉,把一切情执心扫掉,慢慢改正自己的毛病习气。修行要双管齐下,从事上自己要花大力气改掉自己的习气毛病,跟自己拗,这叫修行。尤其刚刚打开本来的人,业障重的可能要现一场大的病苦,业障轻的可能会现一场小病苦,而且这个时候,杀盗淫妄习气来得特别猛烈,也特别快,比平时要猛烈无量倍。这时,明白道理的人就会迎刃而解。不明白道理,在那挺着,那是挺不过去的。要时时用般若智慧的扫帚猛扫,来了就扫,来了就扫,时时扫掉这些垃圾。久久纯熟,慢慢慢慢的就会太平。保任需要漫长的时候,不是三五年的功夫,所以修行要发长远心啊。云岩禅师住沩山的时候,他说,“我三十年吃沩山饭,拉沩山屎,什么都没干,只养了一头大水牯牛。”这里云岩禅师是借用牧人驯牛的经过,以牛喻妄心,牧人喻修行者,来表现自己“调伏心意”的禅观修证过程,以及佛教禅宗“以真如本性为主”、“见性成佛”的基本思想。明代普明禅师的《牧牛图颂》,十幅图和十首诗,也生动表现修持心性的十个境界从未牧(一颗烦躁不安的心)到双泯 (涅槃解脱)的过程。“理需顿悟,事须渐除”所以修行要有长远心。别今天修一点,明天修一点,后天就放下了,或是稍有相应就满足了,那差得太远了。佛法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初发心人极易得少为足,随即懈废。修行人当纯一其心,日日精进,愈有感应,愈觉歉绌。末法时期想了生死,一下修到地,更是难上加难。因为我们杂事太多了,一大堆事缠着没法脱离。古人是专修的,不像我们又上班,又做家务,一大堆杂事。古人见性以后他什么都不干了,山洞、茅棚、树下……专修保任。所以说古人保三十年,我们保六十年都赶不上啊。所以,我们今生修行要发长远心,精进修行,否则很难跳出生死的圈子。

仅是明一点理,就如同瓦上霜,白费啊!只有大智慧,大定力,大丈夫心,才能把情执放下,才能上功夫。有一丝一毫的情,都不能成佛。所以,修行要发长远心,只要你天天修,天天专注,跑了再拉回来,不是一下就能安住。有的居士说,师父啊,我不能安住。能安住就成佛了,不用修了。安不住,才去修行。跑了再拉回来,安住。时时知道它跑,那已经不错了。修行要在生活当中时时觉醒自己。生死事大啊!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比黄金还要宝贵啊,所以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今生最大的事情,就是了脱生死。

阿弥陀佛慈悲,只要我们好好用功,信、愿、行三资粮具足,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说净土法门是二力法门,有自力有佛力。如果不求往生极乐世界,仅靠自力修行,这一生你不修到八地,就还要分段生死。这一生修一点,再来一生再修一点,还要不断投胎来修行。密法讲的某某法王一世一世的转世,就叫分段生死。到八地菩萨就没有分段生死了,就是变易生死了。不修到八地都要分段生死,一生一生来。这一生修持破几品无明,证几品法身。再来一生又破几品无明,证几品法身。我们的功夫是循序渐进的,不是一下子修成的。佛经上讲过“理需顿悟,事须渐除,因次第而尽。”理可以当下没有次第,事上要有次第,一步一步走上去,不是一下子就能成佛。所以修行要脚踏实地,发长远心往下修。

再重复几句,在禅坐的时候,要把身体歇下来,把心歇下来。怎么歇呢?你就观想一下什么都没有,空了。别住到身体上,身体也是假的,如同进了火化场,连骨灰都没有了,空了。这样观想一下,把身体歇得透透的,稳稳当当的坐着。把心歇下来,不用这颗心才叫养心。不用心了,叫它彻底歇下来。就比方这个麦克风我不用它了,把它放一边,让它歇下来。又比方汽车不开动,不加油,就歇着。身体也是这样歇下来,歇下来以后,了了分明。你就在那坐一会儿,也别观,也别照。歇上三五分钟,没前没后、没左没右、没上没下,浑然一体,这个法界体就现前了。一个空空荡荡的法界体,跟大圆球一样,什么都没有,千万别往前观,没有前后,当下你就观照整个法界是一体的。

这时候没有出也没有入,必须承当法界体,如果我们不承当法界体,就都不叫禅,也都不叫慧,只能叫定,定功。定是百家所有,气功练定,道教也练定,统统一切教派都在修定。但是,佛法要定慧等齐。在这时候,我们就应该直下承当,承当这个法界体,空寂体。没前没后,没左没右,那个空寂体,了无一物。空寂体,空空荡荡。当下它就是我,我就是它。但是你能知的知,你知道空寂体是心的作用,这个心就叫妙用。空寂体叫法身,叫本体,清净寂灭,一念不生,那叫体,法界体。但是法界体还明明了了,了了常知,那个知叫自然智,不是动念头。记住,不是我起个念,那叫心意识,这个心意识和智就差在这里。起心外照那就错了。你起心动念,想清净,想无念,那也错了。不动,如如不动,空寂体现前的时候,了了常知那个知,就叫自然智,它就叫妙用,它就叫慧。什么叫慧?空寂体现前了,了了常知的知,知道空寂体在,知道空寂体是我,我是空寂体,这时候才叫般若智慧,这时候才叫慧。不是如如不动,一念不生,那是定,不是慧。

所以从古至今很多人都走错路了,都整到空寂体去了,一念不生,呆那不动了。也不想了,也不干什么了,那叫死定,无想定,也叫死禅。那不生智慧,不了生死。能做到八万四千劫,也跟了生死一毛钱关系没有。这一段很重要,大家一定要记住!必须知道空寂体的知,还知道空寂体就是我,我就是空寂体。不要看着它,有能看的心和所看之境,那还是二法。佛法是一,是不二法门。一就是法界,法界就是一。一就是没有,空寂体就是一。空空荡荡的空寂体,你那个空寂体上还了了常知那个知,还知道空寂体在的时候,它是我,我是它,这就叫定慧等齐。你说定,它如如不动,一念没有;你说慧,了了常知,法界就是我,空寂体是我,我是空寂体,这就叫定慧等齐。当下就了生死,成佛。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来不去,你的心还如如不动,这就到家了,这就是佛。

阿弥陀佛!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