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工程手册_堤防地基明水处理_堤防

近日,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国英在卫运河故城县段堤防现场调研时指出,白蚁、獾等动物在堤坝筑巢、修道、繁殖,破坏堤坝内部结构,极易诱发渗漏、管涌、跌窝甚至溃堤垮坝,是河道堤防和水库大坝安全的重大风险隐患,对此要树立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必须高度重视,不可轻视。

海河水利委员会漳卫南运河管理局坚持长期整治堤防獾洞问题,每年认真开展日常巡堤查险、汛前专项检查,发现一处、标记一处、处理一处,多年来局直管堤防未发生因獾洞引发的险情。

痼瘴顽疾不可轻视

獾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喜在杂草丛生、人迹罕至的坡面挖洞掏穴。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范围增大,压缩了野生动物的活动空间,堤防成为獾、狐等动物的主要居所之一。此外,獾存在“故土难离”的习性,獾洞被人类实施开挖、回填等处理2至3年后,獾可能回到原地重新开挖,所以水利工程獾洞问题具有敏感性和反复性。漳卫南局直管堤防獾洞问题由来已久,主要发现于卫运河、漳卫新河堤防背水坡、戗台、弃土处,獾洞的洞穴多、洞藏深、洞道长、洞径大,内部分层,形成错综复杂的空洞群,可能导致堤身塌陷、削弱堤防断面,对堤防安全构成威胁。

迅速行动 强化措施

为贯彻落实李国英部长关于水利工程白蚁等害堤动物防治要求,漳卫南局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启动獾害防治专项行动,完成集中排查和应急整治;结合多年防治实际经验,合理测算防治定额标准,为部级层面制定定额标准提供依据;会同有关科研院所,根据獾的习性及分布情况,完善防治技术、危害鉴定、设计、施工、验收、管理和险情应急处置等防治措施;制定出台漳卫南局獾害防治管理办法,推动防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今年2月以来,漳卫南局通过汛前检查发现并妥善处理獾洞群50处,其中涉及堤防长度大于200米的獾洞群6处。

总结经验 多措并举

“查”:加强管理单位日常巡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探索运用地质雷达检测技术等,对獾可能出没处加大巡查、检查频次和现场管理力度,并建立群众发现报告机制,广泛动员群众参与。

“治”:采取开挖回填等措施对獾洞进行处理,对于较大和复杂的獾洞,采取压力灌浆等措施,确保獾洞填充密实。加快物理、化学、生物等措施研究,提高科学绿色防治水平。

“防”:会同林草部门,研究獾的生存影响因素,在堤防建设时尽量规避适宜獾生存条件,从源头上减少獾对堤防工程的危害,从被动治理向主动预防转变。

下一步,海河水利委员会漳卫南运河管理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按照水利部党组关于水利工程害堤动物防治要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持不懈、系统精准做好獾洞问题防治工作,牢牢守住水利工程运行安全底线。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