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门_张如意车震门_如意门是什么门

如意门,又称“长门”、也称“长门如意”、“中华如意门”、“如意”。

据师门表述,如意门是清嘉庆年间,由陕西华山玉源观,一位全真派女道长肖道姑从天地万物和自然生灵中感悟攻防之法所创。肖道姑潜心修炼,精通武、医、辟谷、炼丹、丹道、导引、术数、奇门、丹药等。其如意门弟子中,丁豁子得如意武学之精髓。如意拳起初叫“六合如意”,流传日久后又叫“如意”,成了如意门最具代表性的拳学。如意门集百家之长,道、武、医相传,又发展成一种内外兼修、修心养性、驻颜有术、固本培元、延年益寿的一套完整的训练体系。

丁祖师为道人,倾毕生所学,集太极、形意、八卦、通背、昆仑等众家所长,走遍名山大川,访有缘之士。不拘一格,只立基本法,按法演练,动脑方得其中奥妙。法则有:松肩、吊袋、抹眉、掏腮等二十四式如意手。清道光年间,丁豁子走出终南山,向世间传授如意武学。此功倍受宫廷贵族青睐,如意门又得名“宫廷秀手”,也叫“秀手”。晚清皇宫中戚太师练得此拳,传承此脉系。

民国初年旺家之子梁晓棠家住保定府,年少时酷受武术。梁家曾在戚太师伤病之时精心照顾,戚太师为答谢,收梁先师为徒,教授其如意拳法。后来由于战乱梁先师产业耗尽,为谋生来到京城,与武林中人比试后名震京城,经醉鬼张三介绍给国民政府要员冯庸护院。其后梁晓棠在京城收徒授技,只收二人为徒,即高士义和震三山吊袋王陈乃致。高士义以如意之“抹眉”手见长,因其不争强好斗,故武林之中知其名者甚少。陈乃致为人正直刚烈,一手如意拳中的吊袋手,独步江湖。由于如意武学如上所云,一线单传,所以在全国流传很少。后来同门多次到北京寻访陈老前辈的下落,无奈人海茫茫没有找到。

新中国成立之后,高士义定居河北张家口,七十年代末始传授该拳法。其弟子中张广才,自幼聪慧,一日翻看《双枪将陆文龙传》,竟得如意功法之要,演练给高士义,得到赞许后,便受命代师传艺,教授张跃进、王世英、黄建吉、王渝平等诸人。张广才终身不以名利为伍,潜心习练如意门武学,专心修炼,领悟其道,通其理脉,寻义求真,终生不辍,其嗜武之性,成为武林一时美谈。张广才将外甥王宗辉作为弟子之中嫡传弟子,一心扶植其发扬如意门武学,帮助教授徒弟,劳心劳力,无怨无悔。

如意门是什么门_张如意车震门_如意门

王宗辉祖籍河北保定高阳县,1970年出生于山西侯马市,现居河北张家口。自父辈以上七代文武秀才,书剑传家,行医济世。1976年偶然前往当时年近七旬的少林拳及少林卸骨、接骨师父白玉喜老人家中,老人见王师善良诚恳、颖悟过人,同意其白天到家中学习少林拳,同时帮忙给求医者诊治。从此王师夜晚刻苦攻读家中珍藏多年的古医书,继承祖传拿桥(跷)、按桥(跷)绝技。同期开始跟随其老舅张广才学习如意门武学,深自砥砺,艰苦卓绝,练功时常常汗水粘湿全身衣服,甚至彻夜苦练,远非常人所能及也。后来得以继承张广才如意门武学血脉,为如意门第六代传人。1986年王师到张家口名医、李氏正骨传人李剑章门下求诊痊愈后,跟随其学习李氏家传正骨。发奋图强,忠信乐易,五年后师父同意收其为徒,七年后如愿带艺拜师李剑章门下。后又跟随其师十二年,技艺大成。王师长期免费为四周乡邻看病疗疾,并教人如意养生桩,强身健体。以至八九十年代在张家口小白山一带名声大噪,人皆言有一小孩儿能给人调理疾病,“神童”“小神仙”之名被广为传颂。

1994年,王宗辉师父开始收徒授艺,教授如意门绝学。2015年加入“中华真功夫”系列项目;其后二年,被收录入《当代中华武术人物大辞典》。2021年2月被入编中国当代武术传承人大典以及中国当代武术名家人才数据库,成为优秀选手代表。2021年4月如意门如意正骨被认定为中医药类河南省科技文化遗产项目,王师是中医药类科技文化遗产如意门如意正骨传承人。2021年12月被收入《当代武林人物传》(第一编)(中华出版社)和《国医年鉴》(2021)(中医古籍出版社)。2022年3月如意门如意拳被认定为张家口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王宗辉是张家口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23年12月如意门如意正骨按跷被认定为张家口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至此王师成为双非遗传人,武医传承。

王师自喻“慈心破鼓”,顺天应道,耕心种德,行世能隐常隐,医者仁心仁术,不为世俗所动,潜心问道。以弘扬传统文化精神为主导,以继承和传承传统国学为己任,堪称集武医之法门精要于一身。王师技艺高超,很多学习者慕名而来,其中有经验丰富的医师,也有医学博士和爱好者。目前所授徒弟三十余人,学生遍布几个省市,求学者一百多人,有的弟子已成为了当地名医。他是高官富贾的座上客,也是给百姓妇孺答疑解惑的和蔼师父。在给很多人解除疑难杂症的痛苦之后,或讲解保健养生知识、改变生活方式;或讲授哲理开启心智、教人快乐生活;或传授合适的锻炼方式及功法,使来访者受益不尽、感恩戴德。不禁让人想起《宋史》对康节先生邵雍的评价:“迥出千古,而坦夷浑厚,不见圭角,是以清而不激,和而不流,人与交久,益尊信之。”又有寒山大士示法偈曰“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