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和样本选择
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多个场合提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使其迅速引起各国媒体的广泛关注,逐渐掀起了一股“亚投行热”。之所以成为热点,一是因为这一概念与“一带一路”战略紧密相关,将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有效落实提供金融支撑;二是因为亚投行旨在促进亚洲地区互联互通建设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三是因为美日等国对亚投行存在不同看法,认为中国倡导成立这一新的多边机构,是为了与美日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相抗衡,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
上述3方面均与越南息息相关,因此越南对亚投行保持高度关注。我们认为,就越南媒体对亚投行的报道展开深入分析,将有助于了解越南对亚投行的真实态度和关注焦点,同时对于深入认识越南的政治、经济诉求和外交策略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我们选择越南通讯社网站涉及亚投行的报道作为考察样本。越通社是越南官媒的重要代表,其对亚投行报道的数量和质量可以保证研究的可信度。
二、报道数据分析
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关键词在越通社越文网站和中文网站进行检索,共搜到相关报道139篇。
(一)报道数量变化分析
139篇报道的时间跨度从2013年10月至2016年3月,在数量变化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从2013年10月到2015年1月,单月报道数量少且呈断续状;二是2015年3月报道数量剧增,达到峰值20篇,而之后数月报道数量也维持较高状态;三是从2015年3月起报道呈持续状,到2016年1月又爬升到10篇的一个相对小高值。结合报道内容和国际形势,我们发现,报道数量的变化与亚投行的发展历程及各国态度的转变息息相关。
(二)越文和中文报道对比分析
在139篇报道中,共有越文报道126篇,占90.6%;中文报道13篇,占9.4%。需要注意的是,中文报道的时间远早于越文报道。我们认为,越通社网站在选择报道语言上综合考虑了国内外各种因素。由于筹建亚投行由中国倡议并倡导,越通社选择在第一时间用中文报道该消息,面向的受众是懂中文的读者。而在这一概念尚未成为国际热点,各国仍处于观望状态,且中越海上冲突加剧,越南于2014年5月发生排华暴力事件的情况下,越通社选择在长达近9个月的时间里,均未在其越文网站上推出亚投行的相关报道。
比较报道内容,我们发现,有6篇中文报道在内容上与越文报道有交叉,但并不完全相同,越文报道更多地提及越方对亚投行的观点和态度。
(三)报道倾向性分析
对139篇报道的态度加以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3篇持肯定态度,占9.35%;120篇持中立态度,占86.33%;6篇持否定态度,占4.32%。进一步分析120篇中立报道的内容,我们发现亦存在正面和负面的倾向性,其中包含积极元素的共106篇,包含消极元素的共14篇。由此,在139篇相关报道中,正面报道的总数为119篇(13+106),占85.6%;负面报道的总数为20篇(6+14),占14.4%。可见,越通社网站对亚投行的报道总体上是积极正面的。
(四)报道涉及国家、地区及机构分析
对139篇报道所涉及的对象进行详细统计,我们发现以下几个特点:1、亚投行由中国倡议并倡导,因此中国也成为报道涉及数量最多的国家,涉中报道高达57篇;2、亚投行是一个多边开发机构,因此有27篇报道涉及多国;3、出于大国平衡的外交战略,报道十分关注美日两国对亚投行的态度及相关行动;4、出于地缘政治考虑,报道关注印尼、新加坡等东盟各国、亚洲经济强国韩国以及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在地缘政治上靠近亚洲的国家对亚投行的态度和行动;5、出于自身的经济需求和政治利益,关注由美日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亚投行的态度,同时亦关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与亚投行的微妙关系。总体来看,越通社网站涉亚投行报道广泛、全面,且焦点突出。
三、报道内容解读
在139篇报道中,有67篇直接以亚投行为报道主题,对亚投行的方方面面展开报道,占报道总数的48.2%;有72篇并非直接针对亚投行,而是主题各异,但在报道中提及亚投行,展现了其与报道主题的微妙关系,占报道总数的51.8%。
总的来看,139篇报道的内容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亚投行的发展历程;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亚投行的态度与行动;各个相关机构与亚投行的关系;日本为与亚投行相抗衡,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举措;越南对亚投行的态度和实际行动;与亚投行存在关联的其他报道内容。
四、报道所展现的越南官方态度
(一)积极正面的态度和强烈的经济诉求
从对报道倾向性的分析可以看出,越南官方对亚投行总体持积极正面的态度。我们认为这一态度的背后正是越南强烈的经济诉求。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越南自全面革新开放以来,在经济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增速放缓、资金不足等种种问题,而相对薄弱的基础设施更是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瓶颈。亚投行的宗旨是通过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性领域的投资,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财富并改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这恰好与越南迫切的经济诉求相契合。
(二)观言察色的态度和微妙的政治权衡
越南官方对亚投行表现出积极正面的态度,但并非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极大热情,也并非一成不变。这种变化展现了越南官方一种观言察色的态度,以及背后微妙的政治权衡。越南一直强调国家的独立、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国内和国际政治中采取权衡、制衡的策略。在对待亚投行的态度上,当各国还普遍处于观望状态时,越南也并不急于表态,而是观言察色,展开断续报道。而进入2015年3月,随着各国热情高涨,纷纷申请以创始成员国身份加入亚投行,越南亦开始积极报道,明确表态,对亚投行给予了更多的肯定和赞扬,力图与国际社会的大趋势保持一致,实现政治上的权衡与制衡,为越南谋取最大利益。
(三)焦点突出的态度和大国平衡外交策略
通过对报道所涉及的国家、地区和机构展开分析,并对报道内容进行解读,可以看到,除了对倡议和倡导亚投行的中国给予了突出关注,越南还十分关注美日两个大国对亚投行的态度和行动。报道对中美日三国异乎寻常的关注展现了越南焦点突出的态度,以及背后所奉行的大国平衡外交策略。越南近年来在外交上一直奉行现实主义的大国平衡策略,并不去“追随”某个强国,而是力图在与大国的关系中实现一种综合性平衡,既维护自身的安全、独立和自主,又能争取到各国对越南的援助与支持,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大国平衡已经成为越南在国际社会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外交战略,渗透到越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对亚投行的报道中,越南并不急于直接对亚投行表态,而是将中国、美国、日本等大国对亚投行的态度、行动作为报道焦点,通过展现这些焦点来实现外交上的大国平衡。
结 语
越通社网站涉亚投行报道显示,越南官方媒体对亚投行给予了全程关注,报道量大,内容全面,且总体展现出积极正面的倾向性。报道数量不断增加,态度越来越肯定,这反映了越南强烈的经济诉求和微妙的政治权衡;而针对中国、美国和日本等大国展开的焦点报道则体现了越南大国平衡的外交策略。我们也要看到,尽管报道总体呈正面倾向性,但亦通过报道一些国家、地区和机构对亚投行的忧虑发出一些负面的声音,这也提醒我们今后在进行对外宣传时,从一开始就应更加注重细节,充分考虑国际社会的反应,消除可能产生的疑虑,为中国推行的国际战略打造健康的舆情环境,讲好中国故事,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我们相信,通过对外媒涉华舆情展开此类深入探析,将能更清楚地了解各国的政治、经济诉求和外交策略,做到知己知彼,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的发展大计。
(摘编自《南洋问题研究》2017年第1期)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