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 | 卫勤小组

翻译整理:可乐味可爱多 审校:Rachel 编辑:希叶先生

译者按:

在2022年《特种作战医学》夏季刊上,著名的TCCC理论创始者与推广者——Butler上校联合来自海军、空军等单位的医务人员联合发表了一篇名为“Tactical Combat Casualty Care Maritime Scenario——Shipboard Missile Strike”的文章,该文想定一艘驱逐舰遇袭后立即在舰上开展急救,并利用一艘两栖攻击舰作为伤员接收救治舰实施紧急救治,文章对舰艇批量伤员救治中检伤分类、紧急救治、伤员后送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总结了在该场景下美军海上伤员救治中存在的短板,并指出了未来海上伤员救治重点研究方向。文章共18页,其中对整个伤员伤情及救治描述地非常仔细,精简后的译文字数也有2万余字,本平台将分期推送,研究方向为海上伤员救治的朋友们建议关注,是一份相当有价值的学习资料。

海上伤员战术战伤救治想定

一、前言

在过去20年,利用战术战伤救治(TCCC)理念救治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战伤伤员救治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历经3年由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和三军军医大学联合研究后,TCCC首次于1996年公布于众,但仍经历了近20年才被正式纳入相关条令。目前,TCCC在国防部指令1322.24中是战伤救治的金标准,所有美军(医务人员及非医务人员)都需要接受TCCC的训练。海军作战部长于2021年要求全海军部队实施分人员类别的TCCC训练。

尽管TCCC指南对特定战伤提供了循证的、经过实际战检验的最佳院前救治建议,且已经被证实能够有效降低战伤伤员的可预防性死亡,但TCCC指南对于在特定战术环境下伤员需要留治一段时间如何进行救治并未给出明确的指导意见。不同的战术环境对相同的伤情救治和处理方式也可能不同。从采用TCCC之处就应当考虑特定的战术环境,这是伤员获得最佳救治的关键因素。战术医学主要讨论的就是特定战术环境下的战伤救治,之前都是通过TCCC课程下设的工作坊进行研讨的。但一直以来以海上伤员救治为特定场景的战术战伤救治并没有详细讨论过,因此本文就想定了类似场景,并对该场景下伤员如何救治进行了探讨。

二、背景

回顾历史上舰艇伤员的救治,对未来海上批量伤员救治的应急响应和训练具有参考意义。总的来说,海上舰艇伤员救治面临特殊的挑战包括:

-如今战伤救治中提到的“损伤控制”(Damage Control)源于海军舰艇的损管控制。对受损舰艇开展损管控制是海上行动的首要任务。与舰艇损管控制理念相同,对于损伤控制来说并非倾尽所有的救治就是最佳的策略,无论是在岸上还是在海上都是如此。当舰艇遇到敌方袭击或触雷导致损毁有沉船的危险时,控制火势及漏水是舰员最重要的工作。

-当舰上损管控制队在灭火及控制漏水时,舰员就在合适时间地点实施自救互救。同时,经过训练的担架员转运伤员至指定的救治区域,在那里舰上看护兵将进行检伤分类和救治。舰上损管控制助理负责协调全舰的损管控制和担架员运送伤员的安全路线。因此,当舰艇自身受到威胁时,检伤分类和伤员救治会和损管控制同步进行。有时,舰艇损管控制还会导致额外的伤员,还会出现在标准TCCC课程中并未涵盖的处置情况。

-小型战斗舰艇-后文中想定的场景-如“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上仅由独立看护兵担任医务部门负责人。一般还配有2名初级看护兵。编制舰员人数350人左右。在袭击中有可能出现医务人员均牺牲的情况。

-水面舰艇配的独立看护兵需要在圣迭戈水面舰艇医学院完成为期12个月的培训课程。培训期间,独立看护兵学员将会学习解剖学与生理学、检体诊断、临床检验、药学、核生化医学、预防医学、供应保障、食品卫生、药物滥用、医务部门职责、医学诊断和治疗、媒介物防控、海军及舰艇组织构架、急症(牙科急症)的处置、海军职业安全和卫生、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战术战伤救治(TCCC)、维修器材管理(3M)、潜水医学等课程,并获得初级生命支持教员证书并获得国家医疗保健服务个体注册号。毕业后获得人员类别编码HM-8425/8494。

-在火灾及漏水的舱室内将伤员转运至收容点难度很大。舰艇上会遇到与岸上不同的问题,如需要垂直运送伤员。受伤及无意识伤员需要通过狭窄的舷梯运出。所有海军舰员都需要通过舰艇损管控制和批量伤员救治考核。

-海军作战舰艇有时是独立执行任务,可能附近没有伤员接收救治舰。通常,只有伤员接收救治舰上才配有外科手术队。

-将伤员从遇袭舰艇上转运到伤员接收救治舰上可能因为航空等原因出现延迟。其他舰对舰伤员转运影响因素还包括恶劣天气、高海况及敌方舰艇干扰等。

三、舰艇遇袭场景(演练想定)

——一艘导弹驱逐舰遭遇一发导弹袭击后,第二发导弹未击中目标,但造成了水下爆炸。

7月,一艘“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在阿曼湾中部独立执行平时巡航任务。

1.基本情况

-气温35℃,水温28.3℃。一级海况,无风。

-由不明来源的“收割机”无人机发射一枚反舰导弹。

-导弹击中驱逐舰舰桥附近并爆炸。爆炸后舰桥发生火灾。

-导弹袭击未造成驱逐舰出现漏水情况。但舰桥附近还有其他几处火情,舰艇其他舱室未发现起火。

-舰上有多名伤员。受爆炸冲击波影响,数名舰员落水。

-在第一枚导弹袭击约3分钟后,第二枚导弹发射但并未击中舰艇,但在落水人员附近水下发生爆炸。

-飞行甲板和机库都未受损。在机库中设立了批量伤员接收区域。

-一艘小型硬壳充气艇(RHIB)被放下用于落水人员搜救。

-再未有其他导弹攻击和敌方火力袭击。

2.救治情况

-在导弹袭击后,舰上的营救人员立即到达机库设置伤员收容区域。

-在最开始的几分钟里,独立看护兵负责在机库开展伤员救治工作,共接收了5名伤员:

伤员1:严重左腿疼痛,左腿受伤,血浸透裤管。

伤员2:几乎整个后背严重烧伤。状态清醒。

伤员3:爆炸造成从高处跌落,下背部、右臀及右腿严重疼痛。(女性)

伤员4:爆炸后失去意识。左额颞叶头皮大块撕裂,中等出血,意识模糊。

伤员5:从着火区域救出。多处烧伤,衣服几乎烧完。意识清醒,中等疼痛。(女性)

-大约30分钟后,独立看护兵又接收了4名由小艇从海中救起的落水人员。伤员6-8在爆炸发生后立即落水,他们均穿着救生衣,在发生第二次水下爆炸时漂浮在海面上。伤员9在第二次爆炸后落水,没有暴露在第二次水下爆炸中。但不知何原因,伤员9落水时未穿着救生衣。

伤员6:未见外伤或出血。救出水时失去意识,但目前意识正在逐步恢复。

伤员7:未见外伤或出血。但主诉腹部疼痛。

伤员8:未见外伤或出血。但有严重呼吸窘迫。

伤员9:落水时未穿救生衣,在水中有挣扎。被搜救人员(SAR)救上小艇。有一定程度的呼吸窘迫。

3.其他信息

-驱逐舰在无人机靠近时给出了充分预警,人员均进入战位。因此,除了一人外其余人员都穿了救生衣(不知何原因未穿救生衣)。

-现场安全检查显示导弹袭击后,附近没有其他敌方无人机或飞机。也没有提到在驱逐舰附近有敌方水面舰艇。

-此场景想定中的伤员接收救治舰为两栖攻击舰(LHA),其虽然也在阿曼湾,但距离遇袭驱逐舰约有100海里。

-在两栖攻击舰上有一支15人的舰队外科手术队(FST)。一般来说,舰队外科手术队由1名外科医生、1名家庭医生或内科医生、1名注册的麻醉护师、1名手术室护师、1名重症监护护师、2名外科手术技师、1名精神病学家、2名实验室检验技师、1名呼吸治疗师、1名X射线检验技师、1名行为健康技师和2名普通看护兵组成。部分舰队外科手术队人员会在两栖特遣部队中任职,如舰队外科手术队队长也是两栖特遣部队的军医主任。

-在两栖攻击舰上还有一支陆战队远征队(MEU)驻舰,约有2200名陆战队员,按照指挥、地面作战、空中作战和后勤保障四部分组成。

-陆战队远征队有休克创伤排(最小配置),由8人组成,1名急诊科医生、1名急诊科护师和6名看护兵。

-遇袭驱逐舰上没有飞机,因此伤员转运需要使用两栖攻击舰上的飞机。

-两栖攻击舰上带的飞机根据任务不同而不同。根据海军网站上称:两栖攻击舰上的飞机可包括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MV-22倾转旋翼机、CH-53E海上种马直升机、UH-1Y休伊直升机、AH-1Z超级眼镜蛇直升机及MH-60S海鹰直升机。

-此次场景想定中,两栖攻击舰上4架西科斯基公司MH-60S海鹰直升机执行伤员舰对舰转运任务。可用飞机数量根据任务及飞机机械准备情况而不同。在此次想定中,有1架直升机因机械原因无法使用。2架直升机可用于舰对舰伤员转运,1架直升机备用执行可能的搜救任务。

-此次场景想定中,两栖攻击舰上有10架MV-22倾转旋翼机(一个飞行中队)。与直升机一样,倾转旋翼机可以垂直起降、悬停,但比直升机有更长的巡航距离(500海里)和更快的速度(240节)。舰上航空部门还有休伊直升机用于指挥控制及超级眼镜蛇直升机负责近火力支援。

-尽管MV-22倾转旋翼机载荷更大、速度更快,但伤员舰对舰转运仍使用MH-60S直升机是因为MV-22倾转旋翼机未在驱逐舰上起降过,且不具备悬吊伤员的能力。但是MV-22倾转旋翼机在将伤员从两栖攻击舰后送到岸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可将伤员6转运到岸基的高压氧治疗设施。

-在不加油的情况下,MH-60S直升机执行舰对舰伤员转运任务的最大作战距离为380海里(油量影响距离)。然而,根据飞行中队标准操作程序,使用更加保守的估算方法按照单个辅助油箱计算,航程仅有250-280海里。在此次想定中,对于距离驱逐舰100公里的两栖攻击舰,MH-60S直升机可往返执行转运伤员任务。

4.MH-60S直升机作为舰对舰伤员后送平台

-每一架MH-60S直升机带且仅带一名搜救医学技师(SMT)。海军的目标是确保每名搜救医学技师具备医助(paramedic)水平,但目前该目标尚未实现。

-作为搜救直升机,MH-60S通常还带1名机组长(crew chief)和1名救生员,两人均获得了基础生命支持证书,如在需要时,可协助伤员通气及进行病历记录。

-每架MH-60S直升机可带2名担架伤员或1名担架伤员和2-3名轻伤员。

-受空间限制,MH-60S直升机在不降低运送能力,即运送2名担架伤员时,两栖攻击舰上的医务人员无法随机提供后送途中的支持。

-MH-60S直升机不是专门的伤员后送平台,因此上面没有供氧设备和其他医疗设备。医疗设备要么由搜救医学技师携行,要么由投送至驱逐舰上协助救治的休克创伤排的医务人员携带上飞机。

-理想情况下,搜救医学技师需要携带两台便携式心脏监护仪用于两名担架伤员后送途中的监护。

-搜救医学技师还需要带两瓶D型氧气瓶用于伤员转运。尽管压缩气瓶始终是飞行安全隐患之一(遭到袭击时),但根据本文作者之一的一名搜救医学技师称携带气瓶仍然是伤员后送的标准操作之一。

-驱逐舰飞行甲板同时只可容纳一架MH-60S直升机。

-在任务中的两栖攻击舰通常都处于飞行状态(flight quarters),这也就意味着有一架MH-60S直升机要么执飞,要么准备就绪处于待命状态。这是作战要求,以便在发生坠机时予以支持。

-飞行行动的决定是由在两栖攻击舰上的两栖特遣部队指挥官作出。根据天气情况,当遇袭驱逐舰损毁情况评估后,应当尽快获得飞行许可。

-巡航速度大约130mph,从两栖攻击舰飞到驱逐舰的时间大约为45分钟。

假设对遇袭舰艇损毁情况评估、获得飞行许可以及直升机上飞行检查不超过45分钟,在没有额外力量和物资的情况下,独立看护兵和其他接受过TCCC培训的人员需要独立开展伤员救治至少90分钟。

-进一步假设装卸载伤员需要15分钟,返程需要45分钟,因此伤员在受伤后至少需要2个半小时后才能到达伤员接收救治舰接受手术治疗(黄金1小时的理念不能用了)。如果两栖攻击舰能向遇袭驱逐舰机动,那么返程时间可以相对缩短。

-由于舰队外科手术队仅有一名外科医生和一名麻醉医生,因此一次只能一名伤员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救助落水人员由驱逐舰上舰员乘小艇进行。搜救一般在人员落水后几分钟就可开始,尤其是当所有人员均进入战斗状态(general quarters)且附近无敌方舰艇。救援时间一般为45分钟。此想定中,假设搜救在45分钟内完成,落水人员立即被送往机库。

-想定中假设2名初级看护兵中的1人在首发导弹袭击后身亡。独立看护兵和另一名初级看护兵未受伤,一起在机库中开展救治。初级看护兵协助独立看护兵开展工作。

-舰员在海上时和陆军不同一般不穿防弹衣,不带单兵急救包。遇袭驱逐舰上的医疗物资一般位于主甲板的医疗区,与主食堂相连。前战斗包扎站位于主甲板前侧货盘存放区。后战斗包扎站在飞行甲板下一层甲板靠近船尾。所有的药物和医疗物资都储存在上述三个区域。

-止血带和战斗纱布(combat gauze)位于主医疗区和两个战斗包扎站以及分布在全舰的急救箱内。在批量伤员急救箱内还有额外的止血带和纱布。

-当听到“战斗准备(general quarters)”时,独立看护兵携行应急急救包到伤员收容区进行救治,急救包中有止血带等急救器材。

-急救箱分布在全舰各个战位,过道里大约每20英尺(0.5米)分布一个。急救箱中有3套按照TCCC指南配置的急救器材(例如,止血带、止血敷料和胸贴)

-批量伤员急救箱在舰艇前、中、后三个区域,由指定的损管控制队和担架员携带这些急救箱及氧气瓶至指定的伤员收容区域,如机库。

-目前利用无人机将两栖攻击舰上的医疗物资运送到驱逐舰上目前还不可行,但是可以利用伤员转运直升机将一些TCCC急救物资及医务人员送到驱逐舰上。

-驱逐舰上医疗物资品量表里只配了1个H型氧气瓶和4个D型氧气瓶。

-驱逐舰及其他小型水面舰艇不具备移动血库能力,且没有携带冷藏低滴度O型全血、冷冻血红细胞或冷冻血浆。

-尽管遭到了导弹袭击,驱逐舰和两栖攻击舰之间通讯仍保持畅通。在驱逐舰上,利用可在四处操作的Mako系统,可实现舰对舰的通信。在作战信息中心(CIC)还有舰对舰保密电话可进行通信。目前在两栖攻击舰和驱逐舰间最便捷的方式进行医疗通信(medical communication)是通过两艘舰艇作战信息中心值班席位进行通话。独立看护兵或其他指定人员需要离开机库前往作战信息中心将相关信息传递到两栖攻击舰上。两栖攻击舰上的高级军医官和两栖特遣部队军医主任应当向两栖攻击舰作战信息中心报告。

-如果伤员需要运送至三级或四级救治阶梯,在该区域内可用的机场是卡塔尔乌代德(Al Udeid)空军基地(距离约500英里)

-三级救治阶梯可选择送到位于科威特的野战医院(约750英里)或者海军位于吉布提的莱蒙尼尔基地内的海军远征医疗设施内。

-在卡塔尔还有一家地方一级创伤中心,阿曼、阿联酋、沙特和巴林等国都可给予伤员救治协助。

END

未完待续···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