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Licensing又称许可引进,是通过向产品授权方支付一定首付款,并约定一定金额的里程碑付款及未来的销售提成,从而获得产品在某些国家地区的开发、生产和销售等商业化权益,License in模式可总结为:首付款+里程碑付款+未来销售提成。具体设定是国际通行的Upfront payment+Milestone +Royalty。
2020年,全球研发预算最大的20家生物制药公司中,不少于45%的药物在管道中来自外部,到2021年,整个行业管道收入的66%来自此类药物。
外部采购的药物资产通常比内部开发的药物有更大的临床成功机会。在2016年至2020年期间,在PhaseⅠ阶段从合作伙伴获得的最终上市机会的可能性是内部自行研发的两倍多(图1),2020年5个重磅上市的产品都是来自于外部引进。另外,药企收入结构无论是在总收入结构还是产品结构,自研产品(Organic)的比例是在不断下降的,Licensing In的产品比例(Acquired+partered)在快速增长(图2);其中临床合作比例大幅增加,首付款比例在下降(图3)。
药企收入结构无论是在总收入结构还是产品结构,自研产品(Organic)的比例是在不断下降的,Licensing In的产品比例(Acquired+partered)在快速增长。
许多国内Bio-tech以及Pharma,从美国或欧洲获得In-licensing,2021年,中国品牌授权市场规模为108.19亿美元,而北美和欧洲品牌授权市场规模分别为1598.98亿美元和617.32亿美元。2021年北美的比例为57.95%,中国和欧洲的比例分别为3.92%和22.37%,预计2028年中国的比例将达到4.55%,2022-2028 CAGR为7.20%①。可预见的一段时间,相比欧美,我们的In-licensing依然是在沉淀和积累成长。
放眼全球,In-licensing成功案例不胜枚举,其中辉瑞和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联合开发的抗凝血剂Eliquis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发现和临床进展是由后者完成的,只有在进入后期试验时才与辉瑞合作。在这笔交易达成之时,人们对Eliquis的成功仍有很多疑问。抗凝血药物市场竞争激烈,不能保证这种药物会比正在开发的类似产品更有效。更重要的是,三期试验成本高昂,而百时美施贵宝正面临着紧张的研发预算。在这个案例中,辉瑞减轻了让Eliquis获得批准的风险和财务负担。但反观国内,这么早期的资产几乎不看的,我们遇到的是“我们需要Late stage的资产”,“我们需要临床三期的资产或者国外已经上市的资产”,最近恒瑞和万春因普那布林对簿公堂,终止与天广实合作等等,更是让国内的In-licensing障碍重重。
当然这和我们创新药行业近十余年才开始补Research &Development的课程有很大关系,我们的BD人才还是非常缺乏,能力还需要建设,我们遇到很多Bio-tech BD就1-2个人,有的是研发人员兼任,对于有效的对In-licensing进行严谨的科学和商业价值的全面评估,笔者是有疑问的;大一些的公司的BD部门很多也是研发兼任或者应景的设置,但其基于科学和商业的评估能力是不足的。笔者在J&J的时候,BD部门更多是跨部门的协作机制,市场,注册,医学,法务包括财务,每个部门都需要行使自己的专业评估,最终形成决策,而国内的In-licensing是受到除科学外的很多因素影响的,而且很多Case中的这些因素是占主导地位的。
对于In-licensing,目前很多国内企业面对营收压力,更多的希望通过In-licensing快速对产品线进行补充,期望更快的变现,更快的上市,对于创新是有厌恶情绪的,焦虑的药企决策人总是会说:“不创新是等死,创新可能会早死”。
如何思考In-licensing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面对当下资产价值的普遍低估,药企决策人如何沙里淘金的选择优质的资产,是每一个In-licensing决策人必须面对或者思考的问题。
另一方面,In-licensing模式只应该是公司的初始加速器,而不是其主要增长动力。In-licensing可以帮助启动引擎,但如果你想拥有自己的C919,你需要投入时间、精力和资源来制造它。为了长期增长和发展,生物技术公司需要拥有自己的内部药物开发能力。
①Source: Global Brand Licensing Market Size, Status and Forecast 2022-2028, Market Research.com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博羚资本是科林利康医学研究有限公司旗下专注于生物医药领域和高端医疗器械的全球研发和交易平台,其业务遍及北美,欧洲、亚洲。博羚资本的资产交易渠道触达全球,服务3000多家全球医药领域客户。员工及合伙人遍及中国上海、北京、苏州、台湾以及日本、美国旧金山湾区、波士顿、德国、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区。
博羚资本致力于搭建全球领先的资产交易平台,加速药物的研发与交易以及商业化,惠及更多的患者。
如有项目研发、交易、融资等需求,请联系:chenfeng@clinicalservice.cn。
全球创新资本,尽在博羚资本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