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说,项羽在垓下被围,四面楚歌,连夜率领八百余骑向南突围。渡过淮河后,只剩一百余骑。途中迷路,陷大泽中。最后到达东城时,只剩下二十八骑,被数千汉军团团围住。项羽自知难以逃脱,于是作殊死战,力杀数百汉军后,身负重伤,虞姬自杀后不久,项羽自刎在今天安徽省和县的乌江边,也就是今天的霸王庙。
司马迁没有说项羽的夫人虞姬死在什么地方。后人考证垓下在今天安徽灵璧县境内,虞姬是在项羽突围的当晚自杀的,被葬于垓下。于是,今天的灵璧县有座虞姬墓。
历史虽然有传说的成分,但是虞姬跟霸王项羽之间确实是情投意合,两个人爱得很深沉。如果虞姬在离和县300多公里的灵璧自刎,心碎了的项羽还有心思跑到和县,准备过江吗?
含山县清溪镇有座别姬山,虽说别姬山是一个海拔不到30米的土包包,其貌不扬,但是,别姬山应该不是空穴来风。别姬山往东约80华里是乌江镇。如果将别姬山和乌江镇的霸王庙联想起来,灵璧的虞姬墓就有问题了。
含山境内的别姬山偏偏距和县境内的霸王庙不远,令人浮想联翩——司马迁说项羽在垓下与虞姬慷慨悲歌后,连夜突围渡淮,“乃陷大泽中,以故汉兵追及之”, 并没有说虞姬死于垓下;淮河以南的大泽惟有巢湖,巢湖边上至今仍有一个散兵镇,传说项羽的兵在这里最终溃散,“散兵”由是得名;巢湖市散兵镇距含山县别姬山约60华里,从别姬山到和县乌江镇80华里,项羽从散兵到别姬山,再退到乌江,完全符合项羽的行军路线;别姬山西北300米处自古就有一个名叫“虞姬墓”小自然村。
我们能否这样说:项羽垓下突围,携虞姬渡过淮河,到巢湖边上迷了路,于散兵镇溃不成军,在含山县清溪镇境内的别姬山与虞姬死别,草草安葬虞姬后,退至和县境内的乌江镇再度被围终自杀。
这样看来,虞姬墓不应在灵璧,而是在含山,含山县清溪镇。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