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不经意间看到网友“花香满楼”在去年6月份写的一篇日志,题目是“生活有时就差一点点”。开头便说:下午,同事小妹在整理装订档案,突然很无奈滴说,我的线啊,马上就弄完了,线不够长了,就差一点点啊。于是大家伙开始感慨,似乎生活中很多事情就差一点点。看完我想,她的这位小妹,一定会把线重新拆掉,然后剪一段稍长的线,再重复刚才的程序,直至把档案装订完毕。生活中看似差不多可以做好的事情,到最后却差了许多,浪费了精力、人力、财力,最后还是空欢喜,徒劳一场空。一同事喜欢买点彩票玩玩,有时一到单位就给我看,这张彩票两个数字顺序倒了一下;这张彩票就只有一个数字不对,你说气人不气人?我笑着说:其实你差了很多。一张彩票一串数字,能够算到或者说蒙对几个已属不易,但就在下注的时候,心里总认为,这串数字我认为已经差不多了、可能刚刚好。但最终开奖的结果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你感觉差不多了,但最后却差了很多。
当地有一种长牌的娱乐游戏,有时在边上看的时候,发现一种现象。当某一个人胡了以后,下家喜欢翻翻下面几张牌是不是对自己有用的牌。偶尔就会看到,下面一张就是自己胡的牌。这时,他就会后悔地说:哎,运气真丑,就下面这张牌,如果你不胡,下面就是我胡了,就差一张牌啊。言语之间不乏有后悔、无奈之意。确实,就差前后一张牌。生活就如花香说的,有时真得就差一点点,一点点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点点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死,甚至于一点点可以改变一段历史。差了一点点,也就差了很多。
前几天开车在回家的路上,听到两位主持人在说到职场工作的时候,有两位能力各方面都差不多的同学,分到两个不同的单位。其中一个人所在的部门领导非常挑剔,任何事情都要求下属认真做好。文案要求没有错别字,格式、字号必须统一;头发、服装必须保持整洁;上班来了先打扫、下班之前必须整理办公桌等等,开始不习惯,甚至于非常讨厌。但后来,这些行为渐渐内化成了他的职业习惯。另外一位分到其它单位,做方案不注意细节,下班时办公室零乱无比。等到几年之后,两人同时要跳槽时,发现他们已经相差很远了。或许后者在平时的工作中总认为文案差不多了、准备差不多了、联系差不多了,但就是这些小小的“差不多”,最后让他“差了很多。
昨天晚上接女儿回家,和她聊到了周四与周五的英语默写。说:这一周英语默写都不错,希望你能够保持。上学期外语考得不好,我感觉就是你平时不太注意。这次一个单词没有写到,差一点点;下次一个词组又写错了,差一点点。到最后这些一点点就会越积越多,让你在英语学习方面有了许多不知道的地方。所以最后考不好,是不是?女儿点点头,认可了我的话。不知道她在以后的学习中,是否能够自觉弥补这小小的“差一点”。
谚语里也讲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小洞不补,大洞吃苦”,通俗地讲其实就是“差不多”与“差很多”的关系。生活中,“差不多”就在我们周围,但希望我们能够正确摆正它的位置,不能将“差不多”当成你的生活和工作的哲学。那样的话,到头来,你会差很多:能力、人缘、收入等等。我希望大家不管在生活上、学习中,都能够做到细节、做好细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