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火燎原_燎原之火_火凤燎原

火凤燎原_辛火燎原_燎原之火

引子:

21世纪初期,见面打招呼最佳流行语就是:离了吗?在那个物质高速发展,诱惑层出不穷,个性空前解放的时代。这种问候显得恰到好处,貌似没离都不敢出门,出了门还怕遇到熟人。因为不知道开场白如何启齿。

你辞职了吗?这样的问候语,正在杭州某城区城教师之间流转着。

近日,一篇关于杭州教师“辞职潮”的深度报道,引发舆论的高度关注。据悉,杭州某区连续三年公办学校老师离职翻了三番。

曾几何时,我们还在感慨河南省实验中学女心理教师顾少强的任性,还在羡慕她的情怀。没想到才三年时间这份任性就成了常态,这种情怀就遍地开花。

辛火燎原_火凤燎原_燎原之火

公办教师离职的原因无非四种:

一,待遇过低。

二,没有尊严。

三,太苦太累。

四,编制式微。

其实,我实在不愿意把“待遇过低”放在开头,然而又无可回避!为此,我宁愿承受——教师,怎么能把待遇摆在第一位呢!教师不是该做蜡烛,该作春蚕么的责问?

是的,没有情怀,做不了教师。但蜡烛还得有个蜡台才能发光,春蚕也得有桑叶才能吐丝。经济基础决定的不仅仅是上层建筑,还有精神追求?在契约精神渐入人心的时代,画大饼简直就是耍流氓!

燎原之火_辛火燎原_火凤燎原

(一)

关于老师的待遇,我不想列数字,更不想讲道理,我只举例子。

1994年,我上初一,当时我最纳闷的就—是我父亲为什么不离职。因为,在当时就是在农村的集镇上贩卖猪大肠的小商小贩也能一个月赚五六百块钱,而当时作为小学教师的父亲,工资不足三百块。此刻,我也正在向我的同事求证1994年西安市高中教师的工资——四百块左右。

1998年,朱镕基总理当选国务院总理之后,父亲的工资第一次超过了五百块。然而,九八年暑假我在同村小伙伴的带领下乘坐公共汽车,经过八小时的颠簸,翻越秦岭到了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东侧的刘村砖厂,以一个童工的身份去“出砖”。

一个月过后,我领了700块钱的工资,而当时的成年砖工能赚900到1000块。

……………………(此处省略一万字)

2016年,六十岁的父亲终于退休了,退休工资三千多一点!

在我省去的一万字里,我始终默默的关注着父亲的工资,结论是:始终是农民工的三分之二。

当然,我并不是反对农民工拿高工资!相反,我乐观其成,强烈支持。

毕竟,农民工起早贪黑、朝不保夕、风险极大、透支生命,这些谁都知道。然而,所有价值的比较都是横向展开,纵向思考。

而今的工地再也不是我98年打工的工地:一米五高的砖砌的矮棚,塑料纸糊住的顶棚,砖砌的床,天然泥巴的地面,满地裸奔的潮虫、蜘蛛、蜈蚣。如今的建筑工地必须配备标准化活动板房,标准化公厕,空调房、饭堂,基础设施一应具有。虽没有五险一金,但是意外伤害等起码的保障是必须有的。

只是,只是,只是……当一个民族对知识分子的师承漠视到如此地步的时候,也只能长歌当哭了!

为此,我专门查阅相关资料,1929年的鲁迅、徐志摩等人月薪600大洋左右,加上他们走穴、兼职、出版、卖文所得,每月收入超过800大洋。而彼时农民,十口之家一年的支出不过20大洋。同时期,北京城买一套四合院的价格大概3500大洋,也就是说是教师半年的工资,还除去了必要的开销。

有人就要说了,那人家是大学老师。且看:当时叶圣陶、黄炎培、张博涔、陈鹤琴、陈西滢等近代知名教育大家都曾致力于基础教育、教学工作,更勿论那些在中师兼课的老师了。好吧,按照现在大学老师和中学老师的对比,减半如何?三分之一如何?五分之一如何?

尊严,自尊固然重要,尊重之基才是基础。

辛火燎原_火凤燎原_燎原之火

(二)

教师这份职业,为什么越来越没有尊严?

见过一个郊区的校长,一说到老师离职,他就大手一挥:“我最不怕缺老师,现在有那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我只要肯要,多少老师招不到?”

作为一名校长,他似乎不清楚老师和老师是不一样的。其实不是不知道,而是因为说这种话,有这种想法的校长本身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不学无术的政客。

政客,最关心的当然只是个人乌纱帽,哪里知道“人本关怀”“人道主义”怎么写!

小学老师越年轻越有优势,初中老师中年是黄金年龄,高中老师越老越有优势。然而,无论哪个阶段的老师,尤其是高中阶段,没有完整的三轮,谁也不敢说自己就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了。教师,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否定,不断修正,不断前进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

还有一个身在天津的老乡,过年回来的时候说起她的校长简直咬牙切齿!原因是在自己怀孕期间身体不适,就去向她的校长请假保胎,然而她的校长说——政策规定没有保胎假。最终,这个可怜的老乡流产在天津的某学校宿舍里。

可是,这样的事情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

很多人认为,老师最大的好处就是自己孩子上学的问题不用担心。甚至有人天真的认为,是不是每个老师手上都有几个入学的名额?

我先回答后一个问题,如果真的是这样,你让领导干啥去?

至于自己的孩子,只能说在同等前提下有优先考虑的便利,假如你的孩子没有上线你试试,假如你想转班再看看。

老师,最痛心的莫过于——教好了别人家的孩子,结果把自家孩子给耽误了!

更痛心的是,别人家的孩子有好学上,自己家的孩子却得“回农村”。

养树:顺木以天,以致其性,养教同理。

师,需要还月供,需要交物业费,需要加油,需要人情礼往,需要赡养父母,需要养儿育女,需要包容,需要理解,需要尊重,需要把他当人看!

辛火燎原_燎原之火_火凤燎原

(三)

教师为什么这么累?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中学专任教师工作量状况及标准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教师每周工作时间都在54小时以上,实际工作时间超过法定工作时间25%,一些地区的高中主课教师日平均工作时长甚至达到16小时。

此外,教师所承担的工作内容繁多,许多非教学的“隐形工作”,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实际用于课堂教学的时间不足总工作时间的1/4。

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学生、教师培训、竞赛、写论文、教科研课题、职评,还要应对种类繁多的检查验收,各种社会性考试的监考,家访,甚至扶贫……毫不夸张地说,忙碌成了常态。

之所以累到如此地步,是升学压力、僵化管理以及承担了太多与教育本身不甚相关的职责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如果只是时间、精力的付出,虽然辛苦,但还属于可以接受的“身累”。最可怕的是,应试功利之风盛行,戴着镣铐的滋味令许多有教育情怀的教师陷于“心累”之中,根本享受不到教书育人的成就和快乐,惆怅难言,无从化解。

由于对孩子教育的高度重视,家长的高要求也会给教师施加很大压力。家长对教育的不同理解,更常常令教师感到左右为难。在重重高压和束缚之下,在教师们身心俱疲的状态下,课外培训的火爆和民办学校的崛起,正好给教师的“逃离”提供了契机。

有人在马路上捡到了“学而思”的一张工资条,上面以‘二’开头的五位数着实亮瞎了该老师昏花的老眼。

火凤燎原_燎原之火_辛火燎原

(四)

教师这份职业,为何越来越没有吸引力,离职的老师,去了哪里?

除去另行就业和去了待遇相对丰厚的私立学校外,大部分优秀老师流落民间。

自从俞敏洪逃离了北大,打造了一个盛世空前的商业帝国后。各种培训机构眼花缭乱,中小型补课机构数不胜数。十年前传说中的百万年薪被最后当时的一哥后来转行做锤子手机的罗永浩在吉林大学大礼堂一语点破,原来只有六七十万。

——嗯,是的,十年前!!!

各种社会教育机构的出现,令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成了最热门的资源。即便不去这样的机构,几个老师自己拉出桌子做补课,也不会比在学校收入低。

而且,更自由!

火凤燎原_燎原之火_辛火燎原

(五)

以前,不仅是教师行业,所有抱着”铁饭碗”的行业都被父辈奉为择业的“圭臬”。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仅受人尊重,而且旱涝保收。加之有令人羡慕的寒暑假,让一部分深受传统教育影响的有志青年投身到薪火相传的伟大事业中来。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体制的不断重组、让原来的养老优势不再那么明显。甚至,“铁饭碗”优势而今在并轨大潮的冲击下几乎丧失殆尽!社会期待和要求却与日俱增,而行业危险节节攀升。

有痰得咽下去,高跟鞋得藏柜子里,牛仔裤得收起来;染发——不存在的;口红——不存在的;超短裙——怎么可能?更勿论你和恋人吻个别,哪怕在无人的夜!

火凤燎原_燎原之火_辛火燎原

惟一令人羡慕的就是寒暑假,可是当你的工资不足以还房贷的时候寒暑假对你来说还有个卵用!

远方毕竟是远方,留给你的只有苟且!

何况,对于众多高中老师来说:

暑假向寒假!

寒假像五一!

五一像周末!

周末不放假!

这恐怕才是杭州这个小一城市里脱离了低级趣味,不囿于生存需求的离职老师们的真正追求吧!

世界那么大,值得你们去看看!

(此处,允许你放声大笑或放声哭泣)

火凤燎原_辛火燎原_燎原之火

苹果通道,情怀专享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