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斌
与其他外地游客一样,我也是冲着《赠汪伦》而来。
桃花潭,本是小家碧玉,养在深闺人未识,经李白诗笔,饱蘸歙砚之墨,龙飞凤舞于柔绵宣纸以后,门槛就被人踏破了。
(桃花潭石刻)
(桃花潭,位于安徽泾县以西40公里处,南临黄山、西接九华山,连接青弋江)
沿青弋江,斗折上行,眼见得稻菽起伏,茶树爬到山腰,清亮的水照着山影,而缕缕清爽的风,直扑心襟,让我想起桃花源。莫非这里就是晋武元中、武陵太守寻访不着的所在?或者说,在陶渊明时代,处处都是秀色可餐?
车速渐缓,眼前出现一座塔,周围立着脚手架。文昌阁正在修复,不能上了。沿着平平仄仄的河石路,穿越墙脚爬满青苔的墙面以及屋顶摇着茅草的窄巷,向青弋江边走去。阳光直泻,投射在古南阳镇上,也把清幽的意境照得亮堂。
(艺术扇坠)
(诗意雕像)
最想看的,是桃花潭。由翟村,往万村过渡时,我问艄公潭在哪里。没想到的是,艄公用竹篙,点着水面说:“喏,就是这里!”我的直觉中,潭是独立的,小得像个洞,圆得像个圈,深得不见底,上有水流的冲击,水有溪流缓缓流出。我的老家,有龙潭者,就是这样的。《小石潭记》中的小石潭,大概也是这样子的吧。至于桃花潭,除此以外,当是周遭桃树,春时落英缤纷,夏来硕果满枝的。可是这里,所谓桃花潭,只是靠青弋江西岸,上有石崖的一块水面。
李白说“桃花潭水深千尺”,导游说深约20米,不过我看艄公的竹篙,最长不过10米,撑船而行,应该是能点着水底的。李白的喜好夸张,大约基于对友人的情感。
说到青弋江,也颠覆了我的认知。我认为,既然是江,或者说河,多浑浊,清也清不到哪里,像《边城》中,那样清澈的水流,只能是小说家言。但青弋江的水,确实是特别清澈,那些水草,像徐志摩说的,油油的在水底招摇;那些游鱼,不知是不是琴鱼,像柳宗元说的,皆若空游无所依。这里是一类水质,可直接饮用。我用双手捧水,喝了一口,感觉清冽之中,有点儿甜。
(文昌阁)
(桃花潭)
(桃花潭牌坊)
又想到踏歌,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有资料说,唐天宝十三年初春,李白客寄在族叔李阳冰家里。泾县豪士汪伦闻讯,带信请他前往,称:“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李白来了,一住月余,自然没有方圆十里的桃花林,也没有酒旗林立的万家酒店,但是吃琴鱼,饮桑果酒,与汪伦游山玩水,已经让这位文人出身却想做政治家而未能如愿的他开心不已。末了,汪伦踏歌送别,宾主难分难舍。
有人说,踏歌其实是乡间普遍传唱的一种黄梅小调,村里人从小耳濡目染,人人会唱。也有人说,踏歌是古代很流行的一种舞蹈形式,即两脚踏地出声作为节奏,边歌边舞。不管怎样,汪伦以歌舞送友,可以显出一份真性情。我在踏歌古岸阁的窗前,浮想远年的情景,或许主要因为这个原因,李白才乘兴而来,滞留月余,并写下这首深情之作吧。
(踏歌古岸)
(书法)
走笔至此,沉思默想,即使没有《赠汪伦》,桃花潭也值得一看。那文风,那民俗,那山水,那田园,都是现代人渴求的心灵家园。其实,千年之前,李白车马劳顿,来到桃花潭,看中的可能就是这些。
(千古绝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出处)
(李白雕像)
(建于清代的桃花潭西岸门楼)
(书法作品)
(桃花潭畔)
(远望文昌阁)
暑假已至,学子有闲。
新冠肆虐,旅游危险。
行万里路,江山踏遍。
游学广识,何以实现?
网游天下,简单方便。
日行万里,高效省钱。
春贵语文,帮您实现!
君请看:
(近期将陆续带大家畅游全国各地人文景观,感受中华悠久灿烂的文明)
无论您漂泊到何处
这里都是您的灵魂家园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