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鱼羊秘史」关注,每晚八点推送
回复「揭秘」,看欲罢不能,闻所未闻的野史奇谈
(图)电视剧《西游记》剧照
▼点击下方音频主播向前为你讲古▼
孙悟空有“一硬一软”:“一硬”是心高气傲,自称一生只拜三人,即如来佛、观世音和唐师父;“一软”,感情丰富,当身心倍受打击时会痛哭一场。有一个妖怪,不仅让他“硬”不起来,而且乖乖地“软”下来,“放眼便哭”,这就非常有趣了。这是什么样的妖怪呢?
这是取经路上第一只狐狸精。
话说莲花山金角、银角两个妖怪,抓住唐僧后,很有孝心,特邀他们的干娘来过过嘴瘾。孙大圣闻讯后,假扮成小妖去跑腿。老孙没想到,见到“干奶奶”要磕头。这可麻烦了,因为挑战了他只拜三个人的底线!不拜吧,泄露军机,搭救师父的计划要泡汤;跪拜吧,堂堂正正的齐天大圣向女妖怪磕头,传到江湖岂不羞死?
孙大圣进也难,退也难,“脱脱的哭起来”,想当年,“曾下九鼎油锅,就楔了七八日也不曾有一点泪儿”,英雄到了落难处,在人家檐下也低头!
能屈能伸,方显英雄本色!跪拜了,也没有人说三道四。抽个机会,老孙狠狠地给了老妖怪一棒,一命呜呼,原来是一只九尾狐狸精。受了孙大圣一拜,压力太大了,俗话说要折寿,这就叫报应吧。
此后,孙大圣在西行路上,先后遇到了两只狐狸精。第二只狐狸精,跟孙大圣还有亲呢!
原来,她是牛魔王的二奶,美名叫玉面狐狸。她继承了父亲万岁狐王的遗产,成为典型的“富婆”。在那个险恶的江湖上,如果没有一个强悍的“家长”,什么财富都守不住。经过多番考察,终于将铁扇公主的老公抢过来。
牛魔王是老孙的结拜大哥,玉面狐狸成了嫂子。为了借得芭蕉扇,兄弟反目,叔嫂成仇,在众神仙剿灭牛魔王的战役中,玉面美女被猪八戒毫不留情砍杀,抢人家的丈夫却换来了灭顶之灾,真是可叹,岂不是报应?
(图)电视剧《西游记》剧照
第三只狐狸精,享受人间的荣华富贵,当上比丘国的“第一夫人”。不过,她有被人绑架或胁迫的嫌疑。
老寿星的坐骑梅花鹿变成老道士,先与狐狸精勾搭成奸,然后献给了比丘国王。那位昏君尝到了“狐媚”的味道,昼夜欢乐,没多久弄得剩下个“人形”。
国王病危,采用什么抗生素都没用。老道士贡献了一个“验方”,需要一千多个男孩子的心肝做药引,一时弄得比丘国鸡飞蛋打。后来,妖道竟然天真地要挖唐僧的心肝,谁都可以惹事,怎么去招惹没事找事的孙大圣?
不消说,金猴奋起千斤棒,八戒舞动九钉钯,将妖道打倒,将美女消灭,却是一只白面狐狸,可怜“倾城倾国千般笑,化作毛团狐狸形!”想吃唐僧肉有那么容易吗?作恶多端,报应不爽!
整个取经过程,总共遇到三只狐狸精,老中青相结合,无一例外都被打死。在她们的身上,有共同特点:有一定人脉关系,但不牢固;有一定本领,但不高明;有一定作为,但不正当。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娇弱,需要依傍别人,一旦保护伞散开,便成为声讨和打击的直接对象,光荣牺牲还留下个“臭名”,真是一群典型的弱势群体!
在我国漫长的文化史上,狐狸精的故事伴随每个人的一生。大家有一个误区,以为狐狸的形象一直不太光彩,这个不太对。
狐狸在先秦两汉的时候,地位非常崇高,与龙、凤凰、麒麟一起,并列为四大祥瑞之一。那个时候,很多艺术创作,狐狸都是作为祥瑞的象征。
古人还总结出狐狸有三种优秀品德呢!狐毛颜色柔和,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狐身前面小后头大,体现了尊卑秩序;狐狸死亡时,脑袋朝着自己的洞穴,体现了死而不忘根本。可见,狐狸曾经生活得非常滋润。
自从汉代之后,狐狸的地位急剧下降,什么祥瑞的,还有三种品德的通通见鬼了,取代这些字眼的,是“狐疑、狐媚、狐臭”等让人反胃的词语,“狐狸精”成为人见人骂的过街老鼠!
历史上第一个被骂为狐狸精的,不是迷惑纣王的妲己,而是夏桀倒霉的妃子妹喜。
(图)电视剧《封神英雄榜》中的妲己,张馨予(饰)
如果说西游记中有三只狐狸精的话,历史上也有相似的三只著名狐狸精,她们被写入启蒙教材《幼学琼林》,“三代亡国,夏桀以妹喜,商纣以妲己,周幽以褒姒。”更为相似的,是千古第一狐狸精的典范妲己,她被称为“九尾狐狸精”,难道转世成为西游记中的九尾狐狸精?
对一个品德败坏、狐媚惑主、作恶多端的女人,习惯上骂为狐狸精。好惨啊,狐狸不知究竟得罪谁了?从美好的象征变成茅坑中的臭虫。
当了皇帝被骂为狐狸精的,只有女皇武则天了。女人在古代传统文化的束缚下,想做点大事是相当难的,何况要当皇帝。
武则天费尽心机,掌控了李氏王朝,那些男士当权派不干了,有的不怕死跳出来对着干,有的阳奉阴违暗里干。一代名将、英国公李勣(jì)即徐茂公的孙子徐敬业干脆起兵,讨伐武氏,著名初唐诗人骆宾王帮他起草了《讨武氏檄》,痛骂武则天“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难怪武氏本来就叫武媚娘呢,成为皇帝中的狐狸精。
西游记中的妖怪,大多要吃唐僧肉。这个“肉”值不值钱,其实有点像现在的谣言,一些商家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对狐狸精来说,吃其他人肉是肉,吃唐僧肉也是肉,没有本质的不同。只是唐僧肉被打上“免检”的标签,才变得值钱,让人垂涎三尺。
由此观之,狐狸本身也是动物,没有是非好坏之分。既然古代那些哲学家授予“三德”的优良品质,本身“狐品”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被世俗化的眼光看坏了。就像猴子一样,谁不知道峨眉山的猴子“最色”?但是没有人将“猴子精”当成“狐狸精”,如果大家都将“猴子精”当成超级淫荡的货色,那么猴子猴孙就要倒霉了。
在西游记中,唐僧到乌鸡国的宝林寺借宿。寺主死活不愿意让他们入住,为什么呢?寺主说,“古人云,老虎进了城,家家都闭门。虽然不咬人,日前坏了名。”原来,以前曾经来了一些游方僧人,来此借宿,寺方也给予了方便。
(图)连环画《乌鸡国》,丁定芳(绘)
但是,这些僧人住下后,便赖着不走,“贪图自在衣食,更不思量起身,就住了七八个年头”,还“闲时沿墙抛瓦,闷来壁上扳钉。常将琉璃把油倾,夺碗夺锅赌胜。”把个宝林寺搞得乌烟瘴气,难怪寺主以后不让游方僧人借宿,因为他们将名声搞坏了。
狐狸也好,狐狸精也好,文字上没有什么褒义贬义,只是注入人文色彩之后,才赋予了新的思想,才成为“坏女人”的代名词。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名声是多么的重要!
我们出生后,父母取个名字,叫阿猫也好,阿狗也罢,只是一个符号、一个区别标志而已。一旦进入社会,成为社会角色后,这个名字就有了社会色彩,你将这个符号保持好了,就成为一种优质的标志,让人仰慕的符号;如果轻易毁坏了,就会像狐狸精一样,不小心溜进茅坑里,成为人见人骂的可怜臭虫。
*作者:林电锋,鱼羊秘史签约作者。已出版《子未语:半部论语在民间》《看我72变:西游人物众生相》等。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