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前面我们聊过“出”字(详见微头条《有趣的汉字52》),“出”字上半部分是“止”,下半部分是洞穴,最初表示从“洞穴中走出去”;和“出”相对,就是“”,今天我们就来看下,“入”是“入”到哪里去呢?

《说文》中解释“入”为“内也,像从上聚下也”,即进入,像从上面都下来的意思。

入_我不入地狱谁爱入谁入_入木三分

入——说文小篆

其甲骨文非常简单,和今天的字形差不多:

我不入地狱谁爱入谁入_入木三分_入

入——甲骨文

在今天,我们的“人”和“入”两个字非常相近,但其甲骨文的字形差别还是非常明显的:

我不入地狱谁爱入谁入_入_入木三分

人和入甲骨文字形

“入”的金文也基本没有大的改变:

入_我不入地狱谁爱入谁入_入木三分

入——金文

既然“入”用“内”来解释,那就很有必要看下“内”是什么意思。

入木三分_入_我不入地狱谁爱入谁入

内——说文小篆

内,“入也”、“自外而入也”,这个不难理解,关于“内”字,有三点需要说明:

第一,“内”里面是“入”字。由于现行文字“入”与“人”比较相似,加之外面的“冂”也很像“门”,所以可能会误解为“人进到门里去”。但是从甲骨文开始,“内”就是从冂从入的。

我不入地狱谁爱入谁入_入_入木三分

内——甲骨文

“内”的金文除后两款有较大区别外,其他只是“冂”上面的“横”发生了变化,和“入”的小篆有些相似。

我不入地狱谁爱入谁入_入_入木三分

内——金文

第二,“内”、“入”、“纳”分化而来。“内”字今天我们多读nèi,但其实它还有一个音,是nà。章太炎先生曾经在日本讲授《说文解字》,鲁迅、钱玄同、朱希祖三人去听课,并做了笔记,其中写到,“入,古无半齿音,读为舌头,故曰内(纳)”;“内,本意作纳,引申为内外”、“内,入也,今借用纳字,引申训内外”;

第三,“内”和“丙”的区别。今天这两个字当然很好区分,但是看到甲骨文的“丙”字,可能会和“内”混淆:

入木三分_入_我不入地狱谁爱入谁入

丙——甲骨文

看上去两个字都是“冂”和“入”,但实际上二者内部的部件还是有区别的,“丙”的里面并不是“入”:

我不入地狱谁爱入谁入_入木三分_入

内和丙部件区别

“丙”的金文有两类,一类是填实的写法,这一类和“内”的区别非常明显:

入木三分_入_我不入地狱谁爱入谁入

丙——金文

另一类和甲骨文基本相同:

我不入地狱谁爱入谁入_入_入木三分

丙——金文

说完了“内”和里面的“入”,那么剩下的“冂”就是“入内”的关键所在了,我们下回再聊。

未完待续。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