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古文观止》#第三十三篇
咱之前反复提到的一个大贤人,子产,已经病入膏肓,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重病当中的子产有几句话要叮嘱子太叔。这人谁呢?这人叫游吉,是子产的继任者。
子产说,我死之后,你必然担任郑国国卿,执掌郑国。
记住,只有有德之人才能以宽容的姿态让百姓臣服,如果不是有德之人,那就不如严厉一些,施政以猛。
你看,火看起来很厉害,老百姓一见到就害怕,因此烧死的人很少;但水就不一样了,看起来很柔和,百姓不太在意水的厉害,敢于接近水,结果淹死的不少。因此,施政宽和,这是一件很难的事。
子产这话的意思很明确,就是你子太叔执政之后,不能施宽政,而要施猛政。但目的不是为了用猛政压迫百姓,而是猛政可以让百姓免受伤害。
说完这话,子产又活了几个月,离开了这个世界。
子太叔开始执政。这人心软,不忍心施猛政,觉得还是与人为善好,所以施宽政。
结果就是治安不好,原文写“郑国多盗”,到处是土匪,土匪是占山为王的,但郑国所处的地方是中原之地,今天的河南,山少,所以这帮土匪就聚集在沼泽地里。
这时子太叔后悔了,唉,我早听子产的话,不至于闹到今天这片田地。
于是发兵剿匪,把这些人都杀了。这可是猛料,其它的盗匪一看子太叔这回玩真的了,不敢再任意而为,治安这才慢慢好起来。
您看,子产的话全应验了。如果子太叔一开始执政就很猛,这些土匪也不会如此猖獗。那么就没有后来的发兵剿匪,也就不会死这么多人。所以猛就是宽,宽就是猛。
孔子说,好!这件事说明施宽政百姓就会轻慢,以为政府管不了自己,胡作非为。一旦胡作非为,政府必然下猛料治理,施猛政,百姓就会受到伤害,百姓无法忍受了,就要用宽政安抚百姓。
这句“宽以济猛,猛以济宽”,这是一种辩证的观点,要搭配着来,这样政兴人和。
《诗经》当中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百姓很劳累,要给百姓休养生息的机会,这是施宽政。
《诗经》当中还说,“毋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对于那些奸佞之人,要给他点颜色看看。对付这些势力,用宽厚的手段是没有用的,他们不怕。这是说施宽政的同时也需要猛政来辅助。
诗经当中还说,“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用宽柔的政策可以把远方的百姓吸引过来,这样,国家就更稳定。这是说用和来平定四方。我们经常说和平,和平什么意思啊?和是一种手段,平是目的。
《诗经》当中还说,“不竞不絿,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施政要缓急相应,刚柔相济。只有这样,才是最好的施政,一片平和,国富民强。
孔子听说子产过世的消息后,一边哭一边说,此人有古仁者之风啊!
其实这回书,很多企业领导应该听听。作为一个领导,您自己对您的员工,如果放任,这不是爱,这是害。
人都是有惰性的,只有严厉的管理员工,让员工的技能不断提升,让员工的身价不断提高,这才是对员工好。
很多家长也是,不要一味强调快乐成长,孩子小时候是最黄金的学习时间,但这时孩子是不知道该怎么学习的,你跟孩子讲道理,他还不能完全理解。那怎么办,就是严厉地督促孩子学习。
咱举个例子,孩子的记忆力很好,你要让他把全本的《古文观止》背下来,他肯定终身受益,一辈子都感激家长在他小时候的严厉教导,这才是对孩子负责任的做法!
你说你光让他快乐的玩了,童年的时候他觉得你是个好家长,等混社会的时候活得很艰难,你是爱他呢?还是害他呢?
好了,《子产论政宽猛》讲完了,你有什么收获吗?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