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成功的职业经理人
王石应该是当今名气最大的职业经理人。
事业上,他一手创建万科,公司做大后便急流勇退,自台前退居幕后,自创始人转身职业经理人。在王石的管理团队下,万科早已成为中国最优质的企业之一。
生活上,他也早已从人生的其他角度多次实现自我价值,如登顶珠峰,这种专业登山员才能做到的事在50岁的王石眼里,亦不算难事。
然而,万科有难,王石又再次出山,请白衣骑士,救万科于水火。不行贿,不说谎,种种作为,成为多少人心中敬仰的对象。
可以说,王石是我们当代最成功、最值得尊敬的职业经理人。
但是,如果跳到我们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人的成就,却是王石也难望其项背的。
他是谁?
他在中国政治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人物。
五代十国时期,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毕竟换了领导,那领导肯定得把下属换成自己心腹,这很正常。前朝的大臣别说留下来,能保住性命的都不多。
但这位爷则不同。他官至宰相,但这个朝廷灭亡后,他还是以宰相的身份去迎接另一个朝廷的皇帝,照样享受荣华富贵,成为官场上的“不倒翁”。
他这一辈子,一共辅佐了十一位君主。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十朝元老”。
他就是冯道。
他厉害在哪?
冯道先生的职业生涯中,遇到的兵乱、政变,可能比一般官僚十辈子见过的都多。
一般人能在一次变乱中活下来已经实属不易,但这位冯先生却每次都能活下来,而且活的都还不错。这是非常奇妙的。
我们知道,所谓政变兵乱,其本质就是两个看不对眼的势力要搞个你死我活,所以一般人处于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件事,一是审时度势,会站队;二则是明察秋毫,防小人!
会站队能让你不会被大势所逐,防小人则能让你不会被暗箭所伤,这样你的努力就能落在实处,你的基业、成绩,也都不会轻易被他人所扰。
而这冯老先生,能在十余次兵变叛乱中仍能占据宰相大位,成为十朝元老,不仅是他站队站的好,最厉害的,就是他那一手“与小人斗”的能力。
正所谓“圆通而顺达”,冯老先生的境界,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防小人”,更多的是让“小人为你所用”,非常厉害。
他还把自己关于“小人”的研究,写成了一本奇书,叫《荣枯鉴》。这书里的东西,可谓是对付小人的经典“谋略”。
这本书被曾国藩评价:“一部《荣枯鉴》,道尽小人之秘技,人生之荣枯。它使小人汗颜,君子惊悚,实乃二千年不二之异书也。”
解读《荣枯鉴》
看到这,我知道你肯定很想读读这对付小人的奇书《荣枯鉴》,其实我也是,毕竟谁不想搞定甚至利用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小人啊。但这本书并非那么“易读”:
《荣枯鉴》(又名《小人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评述小人“智慧”的专著。作者冯道生于朝代频繁更迭、世事极其混乱的唐末五代时期,却能历仕五朝,先后效力十一位皇帝,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人称官场“不倒翁”,真正可称得上中国历史长河中官场上一个独一无二的奇迹。
由于作者所具有的特殊经历和独特体验,此书便来得颇有些份量。用曾国蕃的话说:“一部《荣枯鉴》,道尽小人之秘技,人生之荣枯,它使小人汗颜,君子惊悚……”
《荣枯鉴》给人们提供了审视小人的独特视角。至于如何定义小人,如何防范小人,并最终战胜小人,读者尽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下面,有耐心品味的读者可以细心品鉴;没有耐心的读者,可以就此飘过了。
【圆通卷一】
善恶有名,智者不拘也;天理有常,明者不弃也。
虽说善恶有它的定义,但具备真正智慧的人在做事时,绝对不会被善恶的观点所束缚;天下事都有它的自然规律,聪明的人不会去违背自然规律。
道之靡通,易者无虞也。
道理是圆融的,什么是圆融?就是通达的去顺应变化。
惜名者伤其名,惜身者全其身;名利无咎,逐之非罪,过乃人也。
特别在意名声的人名誉反而最容易受到损害,爱惜自己的人则可以得以保全自己;名利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追逐名利也不能算是什么罪过,以此来批评别人只是自己的主观意识不同而已。
君子非贵,小人非贱,贵贱莫以名世;君子无得,小人无失,得失无由心也。
尊贵的人其实没什么值得尊贵的,老百姓也没什么低贱的,尊贵还是低贱并不足以称道于世;社会地位高的人不一定能得到什么,老百姓也不一定会失去什么,得失跟思想境界其实毫无关系。
名者皆虚,利者惑人,人所难拒哉。
尽管名誉都是虚的,利益也非常诱惑人,但这是人难以抗拒的本性。
荣或为君子,枯必为小人;君子无及,小人乃众,众不可敌矣。
成功富足了的人可能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失败贫困的人肯定会沦落到小人(社会底层)之列;社会地位高的人永远是少数,老百姓永远是多数,但多数人的力量是永远不能轻视的。
名可易事难易也,心可易命难易也,人不患君子,何患小人焉?
名誉是过眼云烟很容易发生变化,不要异想天开去改变客观现实,思想境界可以发生变化,但随着因缘果报,流转的命运却难以更改。社会地位的高和低没有什么两样,如果被名利束缚着活得很累,就不如做个小老百姓去过自由自在的日子。
【闻达卷二】
仕不计善恶,迁无论奸小;悦上者荣,悦下者蹇(jian)。
做官或升职的标准,根本不是以善恶或忠奸来决定的。(蹇:jian,跛意、不顺利)能和领导搞好关系的,日子必定过得很滋润,处处为老百姓着想的,困难肯定不少。
君子悦下,上不惑名;小人悦上,下不惩恶。
品德高尚的人让老百姓高兴,可领导会因此而不高兴了;喜欢讨好领导的人,群众可能会反感,但这样的反感并不能对你有任何损伤。
下以直为美,上以媚为忠;直而无媚,上疑也;媚而无直,下弃也。
老百姓喜欢道德高尚刚直不阿的人,可领导会把喜欢谄媚、顺应的人当做忠诚。道德高尚但不懂得去顺应领导,领导就会怀疑你的忠诚;但是当你无原则的去顺应领导,老百姓就会抛弃你了。
上疑祸本,下弃毁誉,荣者皆有小人之谓,盖固本而舍末也。
领导怀疑你的忠诚是灾祸的根本,老百姓抛弃你对名誉有影响,所以功成名就的人都难免名声不好,就是他们把实际利益看得比名声重要。
富贵有常,其道乃实;福祸非命,其道乃察。
富贵的规律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其实祸福并不一定是命中注定的,关键看你是否有观察和判断的能力。
实不为虚名所羁,察不以奸行为耻;无羁无耻,荣之义也。
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就不要受那些虚名的束缚。善于去观察判断,就不要以奸诈为耻辱。有没有名声的羁绊和耻辱感的束缚,就是能不能显贵发达的根本原因。
求名者莫仕,位非名也;求官者莫名,德非荣也。
要是真想追求名声就不要去当官,因为好名声不是当官可以得到的。想当官就别管什么名声,因为道德高尚跟荣华富贵是矛与盾的关系。
君子言心,小人攻心,其道不同,其效自异哉。
追求道德高尚就必须讲究人格定位,追求荣华富贵的人没有这种道德理念,人格操守和价值取向的定位不同,结果当然不一样。
【解厄卷三】
无忧则患烈也;忧国者失身,忧己者安命。
什么都不操心,大烦恼就会上身了。不过,为国家操心的人,有可能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搭上。只为自己操心的人,却能快乐地安身立命。
祸之人拒,然亦人纳;祸之人怨,然亦人遇。
灾祸之事不是人想要的,但有些灾祸之事的确是自找的;虽然每个人都讨厌灾祸之事,但每个人都难免碰上。
君子非恶,患事无休;小人不贤,余庆弗绝。
虽说道德高尚的人不做坏事,但灾祸之事接连不断。而人品低下的人不干好事,却能够快快乐乐左右逢源。
上不离心,非小人难为;下不结怨,非君子勿论。
因此,如果让领导对自己完全放心,不做小人就肯定做不到。但是要想让老百姓不怨恨自己,没有人格操守和价值取向的定位谈都别谈。
祸于上,无辩自罪者全;祸于下,争而罪人者免。
所以,领导要找自己麻烦的时候,就不要去为自己辩护,这样才能保全自己。但如果是出了事故可能会追究责任时,就只能抢先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才能不承担责任。
君子不党,其祸无援也。小人利交,其利人助也。
要知道道德高尚的人不爱拉帮结伙,所以灾祸之事一旦发生,愿意伸手拉一把的人非常少。而因为小人善于交结,有一大帮朋友,所以发生灾祸之事时不乏尽全力帮忙的人。
道义失之无惩,祸无解处必困,君子莫能改之,小人或可谅矣。
从某些方面来说,不讲道义对自己不会有什么实际的不利,而有了灾祸之事没人帮忙可就必然倒霉。因为做道德高尚的人没有任何好处,所以,别人选择去做小人,的确也有可以理解的地方。
【交结卷四】
智不拒贤,明不远恶,善恶咸用也。
具备真正智慧就不会拒绝好人,也不会疏远坏人,因为这两种人都可以帮助你成就事业。
顺则为友,逆则为敌,敌友常易也。
一般说来,都会拿顺应自己的人当朋友,拿反对自己的人当敌人,其实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因为由于时间、地点、需要的不同,朋友和敌人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贵以识人者贵,贱以养奸者贱;贵不自贵,贱不自贱,贵贱易焉。
用尊重的心态去对待别人,肯定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同样的道理,用轻贱的心态去对待别人,日后难免遭受别人的轻贱。如果受到别人的尊重而不自重,如果贫贱的人也不自己看不起自己,时间长了,贵和贱就该互相掉换位置了。
贵不贱人,贱不贵人,贵贱久焉。
如果尊贵的人永远不会看不起别人,如果潦倒的人永远也学不会去尊重别人,贵贱就有可能这么一直延续下去。
人冀人愚而自明,示人以愚,其谋乃大;人忌人明而自愚,智无潜藏,其害无止。
如果有人希望别人愚痴而自己聪明,但他还是成天装愚痴给人看,这样的人可能是城府极深。如果有人不满意别人比自己更有聪明才智,就自己耍小聪明,这样的人纯属自己找不自在将为害无穷。
明不接愚,愚者勿长其明;智不结怨,仇者无惧其智。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和愚痴的人交朋友,因为和愚痴的人交朋友,绝对不会让自己变得更聪明。但有智慧的人不会轻易去跟别人结仇,因为一旦结仇,他们不会因为你有智慧就怕你。
君子仁交,惟忧仁不尽善。小人阴结,惟患阴不制的。君子弗胜小人,殆于此也。
道德高尚的人用仁义与人交朋友,而且还惟恐自己做得不够尽善尽美。道德低下的人与人交往,喜欢耍阴谋诡计,因为不耍阴谋诡计,目的就达不到。那些讲究道德底线的人,一般斗不过那些没有道德底线的人,而且常常要吃他们的亏,就是因为如此。
【节仪卷五】
外君子而内小人者,真小人也;外小人而内君子者,真君子也。
外表一付真人君子道貌岸然的作派,而内心全是阴谋诡计的人,就是真正的小人。做事手段并不比喜欢耍阴谋诡计的人差,但内心却有着慈悲情怀的人,才配称之为真君子。
德高者不矜,义重者轻害。
道德高尚的人以人格操守和价值取向的定位为底线,所以就不知道保重自己。而看重仁义的人因为太重仁义,所以从不计较自己的得失以及可能面对的伤害。
人慕君子,行则小人,君子难为也;人怨小人,实则忘义,小人无羁也;难为获寡,无羁利丰,是以人皆小人也。
人们都仰慕道德高尚的君子,但其行为又都是小人所为,这是因为做君子会非常非常累,很难做到。同样的道理,有些人口口声声说憎恶小人,实际上做的事却不仁不义,因为做小人会非常轻松自在。这样一来,道德高尚的人因为道德高尚而守穷,没有道德底线的人因为无所顾忌占尽便宜,所以,大家都没有道德底线而去做小人了。
位高节低,人贱义薄。
有人说社会地位越高,气节越低,这是因为要保住地位,顾不了气节。而人贫穷了,也就顾不上义气了,这是因为首先要活下去。
君子不堪辱其志,小人不堪坏其身;君子避于乱也,小人达于朝堂。
道德高尚者最受不得诽谤、屈辱,而道德低下的人,他所追求的却是身体感官上的快活,最怕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所以,道德高尚的人受到屈辱就躲起来隐居去了,道德低下的人却会因此而显达于朝堂之上。
节不抵金,人困难为君子;义不抵命,势危难拒小人。
的确,人格操守的气节比不上金钱实在,所以,人穷了便讲不起气节。同样的道理,义气也没有活着重要,所以,为了活命也就没有办法不做小人。
不畏人言,惟计利害,此非节义之道,然生之道焉。
这样一来,就会不管别人怎样说,而自己的利益存亡才是硬性指标。真的,这不是讲不讲气节仁义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
【明鉴卷六】
福不察非福,祸不预必祸;福祸先知,事尽济耳。
生在福中不知道珍惜就不是福气,福气也不会长久,但如果祸事来临还不知道躲避,那就肯定要倒霉。假如福祸都能提前预知,就可以平平安安地过日子。
施小信而大诈逞,窥小处而大谋定。
小事情上讲信誉,就能使大阴谋得逞,多注意细节,大决策就能搞定。
事不可绝,言不能尽,至亲亦戒也。
凡事不可做绝,凡言不能吐尽,即使是至亲好友也要小心。
佯惧实忍,外恭内忌,奸人亦惑也。
心里有气也要忍着,假装畏惧,心里再恨也得藏着,假装恭敬,如果能这样做,纵是喜欢耍阴谋诡计的人也会被迷惑。
知戒近福,惑人远祸,俟(si)变则存矣。
知道假装畏惧就可以得到好处,懂得假装恭敬就可以远离灾祸,这样的人再遇到什么变故都没有危难。
私人惟用,其利致远;天恩难测,惟财可恃。
只要跟用得上的人都套交情,就可以长远的对你自己有利。别指望永远得到领导的保护,因为在利益面前谁都靠不住,只有财物可以依靠。
以奸治奸,奸灭自安;伏恶勿善,其患不生。
用恶人去整治恶人,坏人被治服后,整治恶人也知道了厉害,照样也就变老实了。治服恶人以后,就再不重用被治服了的这个恶人,这样他就再也干不成什么坏事了。
计非金者莫施,人非智者弗谋,愚者当戒哉。
计策不管用就不能一条道走到底,自己没有聪明才智就不要去耍阴谋诡计,不是特别聪明的人切记切记。
【谤言卷七】
人微不诤,才庸不荐。
对职位比自己还要低的人,没必要给他提意见,同时,没有真才实学的人也不要给领导乱推荐。
攻其人忌,人难容也。
如果想攻击别人,就找到他最遭人羡慕、嫉妒的那一个点,这样的话,所有的人会容他不下。
陷其窘地人自污,谤之易也;善其仇者人莫识,谤之奇也;究其末事人未察,谤之实也;设其恶言人弗辩,谤之成也。
或者想办法把他推到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别人就会替你攻击他,这是最简单也最行之有效的诽谤办法。再就是好好善待那些跟他有仇的人,因为他们早晚会攻击他,而且别人还不知道跟你有关系,这应当说是算一个诽谤人的奇招。再就是把他干过的那些别人不知道的小事情,挑出毛病来公诸于世,也是个行之有效的毁谤办法。再就是到处散播他的种种坏话,而且真真假假的让他无法分辨,这也算是可以使毁谤直接成功的办法。
谤而不辩,其事自明,人恶稍减也;谤而强辩,其事反浊,人怨益增也。
遇到诽谤能选择沉默,当事情慢慢清楚后,别人的厌恶或许能稍微减少一些。如果遇到诽谤强行争辩,那么只能是越描越黑,结果是别人的怨恨和厌恶会越来越多。
失之上者,下必毁之;失之下者,上必疑之。
如果领导对你的的印象不如以前了,同事们就可能开始对你不满。换句话说,如果同事们都对你不满意了,那么领导也该产生怀疑了。
假天责人掩私,假民言事见信,人者尽惑焉。
借助领导来攻击别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者借助同事们的舆论来讨取领导的信任,这样的办法,任谁都得上当。
【示伪卷八】
无伪则无真也。真不忌伪,伪不代真,忌其莫辩。
没有虚假,也就没有真实。其实真的并不怕假的,因为假的无论如何也真不了,怕的就是真真假假掺合在一起无法区分清楚。
伪不足自祸,真无忌人恶。
如果虚伪得不能到位,就会自己惹祸上身,但如果真诚要是到了无所忌讳的地步,却也是件让人讨厌的事情。
顺其上者,伪非过焉;逆其上者,真亦罪焉。
顺应领导的意思去行事,哪怕是假装的也没有关系。但要是悖逆领导的意思行事,尽管是真诚的,到头来也是惹烦恼上身。
求忌直也,曲之乃得;拒忌明也,婉之无失。
提什么要求千万别说的太直白,要学会曲里拐弯的用点技巧才容易成功。同样的道理,拒绝什么要求也别有什么说什么,委婉点儿照样能达到目的又不会得罪人。
忠主仁也,君子仁不弃旧;仁主行也,小人行弗怀恩。
所谓的“忠”,主要指的是“仁”,道德高尚者自然“仁”而且不忍弃旧,当然也就是“忠”。所谓的“仁”,主要指的是用行为来感恩,而没有道德底线的人绝对不会通过行为来感恩。
君子困不惑人,小人达则背主,伪之故,非困达也。
有道德底线的人尽管陷入困境也不会耍手段骗人,没有道德底线的人一旦显达,就会背着领导耍花招,这是做人虚伪不虚伪的原因,跟困境或显达没有关系。
俗礼,不拘者非伪;事恶,守诺者非信。物异而情易矣。
如果是虚礼俗套,不去遵循也不算是什么虚伪。但明明不是什么好事,还说一不二的也算不上什么诚信。所以,具体问题得去作具体分析。
【降心卷九】
以智治人,智穷人背也;伏人慑心,其志无改矣。
用心计来进行管理,什么时候没有心计使用了,别人也就不服你了。其实,收伏人首先要收伏其心,只能是用道义将他们慑服住,让他们的志向不会改变,目的就达到了。
上宠者弗明贵,上怨者休暗结。
如果自己被领导宠信,就一定要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但如果自己被领导瞧不起,可千万别私下拉帮结派和领导作对。
术不显则功成,谋暗用则致胜。
不显山不露水的权谋手段才容易成功,因为搞权谋手段要知道不用则隐蔽,用则致胜。
君子制于亲,亲为质自从也;小人畏于烈,奸恒施自败也。
其实每个人都有弱点,道德高尚者的弱点在于他们珍爱亲情,把他们的亲属搞定了,他们也就曲从了。没有道德底线的人就不一样,因为他们害怕比他们更狠更毒的人,以狠毒制狠毒,他们自然也就服了。
理不直言,谏非善辩,无嫌乃及焉。情非彰示,事不昭显,顺变乃就焉。
有道理也不需要非得争个输赢,给领导提意见更不需要争辩,因为,只要不遭人讨厌目的就能达到。其实不管是什么态度或是做什么事情,都没必要先弄得路人尽知,只有顺应形势等缘分到了也就成功了。
仁堪诛君子,义不灭小人,仁义戒滥也;恩莫弃贤者,威亦施奸恶,恩威戒偏也。
“仁义”二个字,不知道拖累了多少讲究道德底线的人,对不讲道德底线的人却不起任何作用,所以,“仁义”一定不能随意滥施。因此,有好处别忘了那些讲究道德底线的人,要惩罚也别忘了那些没有道德底线的人,奖惩我们都要按照游戏规则来。
【揣知卷十】
善察者知人,善思者知心;知人不惧,知心堪御。
善于观察才能去了解别人,善于思索才能去理解别人。只有了解了别人你才能无所畏惧,也只有理解了别人你才能知道怎样去进行提防。
知不示人,示人者祸也;密而测之,人忌处解矣。
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藏才隐智,不懂得藏才隐智会给自己带来烦恼。不仅仅需懂得藏才隐智,还要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样久而久之,别人对你的妒才嫉能之心就会慢慢消除掉。
君子惑于微,不惑于大;小人虑于近,不虑于远。
做君子的可以在小事上糊涂一点没有关系,但在大事上绝对不能糊涂。小人们一般都在眼前的事情上患得患失,在未来的事情上考虑得很少。
设疑而惑,真伪可鉴焉;附贵而缘,殃祸可避焉。
一旦掌握了这个规律,再找些机会看看他们的反应,这样就可以知道谁真诚谁虚伪,谁君子谁小人了。然后,要认准有前途的人,去把关系搞牢固一点,以后的祸事就自然避免了。
结左右以观情,无不知也;置险难以绝念,无不破哉。
再就是多结交可以结交的朋友,并注意各种消息,这样就没有不知道的内幕了。如果能够做到时时如同身处险境并常心存忧患思识,还要放弃不可能实现的妄想,就可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左右逢源了。
装逼要装得像
邓爷爷92年南巡之后,这个国家至少在价值观层面上得到了空前的统一:别整那些个没用的,混得好才是王道!所谓混得好,有升官,有发财,有上市,有通奸,总之是以占有或可支配社会资源的多寡来论英雄。
而这混得好,关键则在一个混字。
智商165,高考650分,百米跑9秒7,建立了统一场论……这些牛逼固然是牛逼了,可那都不能叫混得好。因为那都叫天赋异禀,是祖师爷赏饭吃,而这真正有天赋的人,在各个行业里都是万中无一,当不得普遍经验去四处宣讲。我们要说的,是剩下的那九千九百九十九个没天赋的得怎么办?
所以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一个舶来的词儿“情商”迅速进入到了大众的视野,历20多年而不衰。今天我还能在我家的电梯广播里听到:“某某某儿童情商乐园,塑造儿童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广告里反复强调情商才是人类的立身之本,只要你的孩子掌握了情商的学问,就算是一傻逼也照样能出将入相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这一下就打中了太多数中国人的内心。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都是一个熟人社会和一个等级社会。熟人社会意味着我们并不相信契约精神与公权力,遇到事情更愿意去求助于熟人,靠疏通关系来解决,而如果你的关系能疏通至更高的社会层级,来自那里的威权在低的社会层级里总会让你事半功倍。在这样的历史社会大背景下,人际关系网络的营造自然是国人眼里的重中之重了。
所以我们的孩子开车一撞了人,便赶紧抛出“我爸是李刚”,迅速展示自己的人际网络,意图快速地用更高社会层级的威权来解决当下的问题。很傻吗?未必。我们从小到大,大至考学入职升官加薪,小至消违章拿执照医院挂个号,有谁能拍着胸脯告诉我,我就从没找过关系,我们家也从没找过关系。我们恨的并不是我爸是李刚,而是我爸干嘛不是李刚。
血缘关系构成关系网络自然最是牢固,过去旧社会习惯依赖宗族的力量来构成这个网络。但现在家家户户只让生一个,社会流动性也大大增强,于是血缘的联系便显得太过单薄,我们便发展出了诸如“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之类仅次于血缘关系的紧密联系,或者用朋友一词来统一整合。君不见,哪家KTV的包房里晚上不反复唱好几遍周华健的《朋友》?
欠缺了血缘关系带来的不可选择性和自觉性,建立在同学或朋友基础之上的关系网络显得特别脆弱,除了每个人利他功用的强化之外,大伙儿还是希望能蒙上层温情脉脉的面纱的,因而情商便显得特别重要起来。
要说情商这事也没什么难的,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官僚,五代时候的冯道先生就为我们做出了最杰出的榜样。
要不像就傻逼了
愿我朝男女,人人手捧一本《荣枯鉴》学而时习之,个个情商高绝,逢人一笑必露标准的八颗白牙,见人说人话,逢鬼说鬼话,关系网经营得牢不可破,人人顺遂,个个飞升,升官的升官,发财的发财。如此,和谐社会必将提早到来。节操?什么节操?冯先生早就说过“位高节低”,要想混得好,混到那最高处,节操拿来干毛使啊?
新年里我对自己的希望就是做一个虚伪的人,学习《荣枯鉴》,努力提高自己的情商,可以不说话,但是千万不能说实话,做一个会聊天有朋友的人。嗯,好想打电话去问问那个儿童情商乐园到底招不招中年人。
长按下方图片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