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市是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一个新兴的整洁的小城,东距省会西宁512公里,西南距格尔木市387公里,城市人口7万。
克鲁克湖是德令哈市的“后花园”,是德令哈人休闲时的常去之处。
到德令哈,在铁路工务段当副段长的朋友陪我去克鲁克湖。乘车西南行30公里,公路边有块高耸醒目的绿色指示牌,上面写着:“外星人遗址”,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本不相信有什么外星人,可又觉得,既然敢打出如此标牌,肯定有其依据。
汽车转下高速公路,驶上817县道。公路两侧都是望不到边的沙砾和丛丛骆驼刺,一望无际的荒芜空旷。
突然,公路左侧出现一片碧绿宁静的湖泊,丛丛芦苇茂盛,偶有水鸟倏然掠过湖面,好美!
朋友说,这就是克鲁克湖,是德令哈最大的淡水湖,面积有五十多平方公里,水深4米;前面不远还有一个托素湖,是咸水湖。两湖是一淡一咸,之间有一条小河相连,所以也叫连湖。怪就怪在两湖间虽有水道相连,却互不相扰,各自依旧咸淡。
汽车继续前行,路边还是一丛丛的半干枯的骆驼刺和形状怪异的土丘。走不多远,就见到了柴达木盆地的第二大湖托素湖。
远远看去,湖岸没有一株植物的托素湖就象凝固了一般静寂,了无生机。就连阵风吹起的波纹,也令人感觉很有些“黏涩”。
我平生还从未见过咸水湖,想去湖边掬一捧咸水看个究竟。没料想刚走两步,一只脚就踩破表面上干涸的泥壳,陷入深深的湖泥中。沾了一脚泥倒不怕,我只是心痛我那双新皮鞋受到盐碱的腐蚀。
远远的看到托素湖边有座突兀的白色土山,那叫白公山,“外星人遗址”就在那山的洞里。
走进三角形的土洞,看到迎面洞壁上有一根直径不到20厘米的铁锈色的管状物从顶部斜通到底。另一根相同口径的管状物从另一侧洞壁直通向洞顶,只露出管口。那硬邦邦的管壁与洞内的岩石完全融合在一起。上前用手抠抠这些管状物,很硬,象锈蚀的铁管。
朋友说,这些管子还真都是铁家伙,其中含有70%的铁化合物和20%的二氧化硅,另有8%的东西化验不出来!中国地质研究院通过同位素检测,这些铁制品居然已经存在了十五万年!
十五万年前虽然已经有人类出现,可那时的人类还都属于茹毛饮血的原始时期,怎可能有如此只熬到金属冶炼制造技能?
而且,托素湖自古都是无人区,国家也从未在柴达木盆地搞过施工,就算有谁把铁管带了进去,那又怎么可能是十几万年前的呢?
这些管状物究竟是铁的还是其它物质?它是古代植物的硅化还是外星人跑到这里来安装的,无从得知。仅凭这就和外星人联系在一起,实在过于牵强。不过,从喧嚣的城市来此看看荒僻和空旷,却也是一种情趣的转换。
别说,还真就有不少人宁可信其有(外星人遗迹),不远千里跑来看个新鲜,还要顺便祭拜一下——祭拜谁?是外星人还是佛祖?那就管不了那么多了。这不,在洞口外的托素湖岸边,人们用石块支起无数寄托祝愿的尼玛石,借以祈祷幸福——充满幻想却又不明白真该信仰什么的同胞好可爱好淳朴。
原路返回,赶到克鲁克湖景区午餐。据说,克鲁克湖里的螃蟹和远在江苏阳澄湖的大闸蟹为同宗。能在青藏高原吃一回“大闸蟹”,确属极难得的享受。最令人感到美妙的是,这里远离污染,这里的水生物绝对环保。
景区内有一尊高大的蒙古族男女塑像,还有个凄美的传说。
当初,生活在草原上的托素和可鲁克是一对年轻的蒙族情侣,当托素向可鲁克求婚时,部落头人却以考验托素是否真诚,要他去遥远荒凉的“盐泽”背回一袋盐。
托素千辛万苦地赶到盐泽背起一袋盐就往回赶,却因劳累干渴而死在半路上。一只大雁将托素的死讯带给可鲁克。悲痛欲绝的可鲁克发誓要找到托素,但她刚走到托素倒下的地方,也因痛苦和疲惫而累倒在托素近旁。可鲁克向前伸着手臂,想要拉住托素的手。就在他们两手相触的那一刻,可鲁克也闭上了双眼。在一个风雨之夜,托素和可鲁克化作一咸一淡两个湖泊,紧紧相偎在一起。
好美的故事,好美的地方。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