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资讯】打开世脊联公众平台,点右上角查看历史记录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晚年写给八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

宁静以致远_宁静致远是什么意思_宁静致远的寓意和象征

一个人须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淡泊和宁静,相通相容,前者主观修为,后者客观营造。

淡泊使人离成功更近,宁静使人超凡入圣。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否则将一事无成。

宁静致远的寓意和象征_宁静致远是什么意思_宁静以致远

淡泊其实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而宁静是一种至真的人生境界。淡泊和宁静的人会视身外之物为草莽,并且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间保持一种平衡。淡泊、宁静不是无所作为,不是不思进取,而是以纯净的心灵面对人生,以从容的心境品尝荣誉。

淡泊让人更清楚人生的价值,宁静助人登高远望。当你站在高处,接受世人的掌声时,淡泊就会为你敲响警钟。一切外在的美好都是短暂的,如昙花一现,如海市蜃楼,唯有以淡泊之心来对待,以宁静之心自勉,我们才不会迷失其中,让人生虚度。

优雅的人生,淡而有味,宁静却繁华。我们的生命犹如一柱燃香,过去的终将灰飞烟灭,快乐或痛苦,如烧至尽头的香灰,终会落下。人生苦短,何必为些尘世琐事纠结?看淡了,是是非非也就无足轻重;放下了,成败得失也就如同浮云一般了。人间三千事,都付笑谈中。面对人生种种境遇,一笑而过,是一种人生的优雅。

宁静致远是什么意思_宁静以致远_宁静致远的寓意和象征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淡泊可以使人生达到最高境界。能甘于淡泊、乐于淡泊,只愿在梦中化蝶而逍遥,只愿随那盘旋而上的鲲鹏翱翔于天地的,非庄子莫属。庄子的人生哲学是淡泊为大,宁静为尊,因为只有超越了所有的功名利禄之心,才能感悟到人生的最高境界。然而,现代社会中人们被太多的物质利益所蛊惑,淡泊之心消磨殆尽,物欲熏心,浮躁不安。反观庄子,淡淡如泉水,以淡泊的眼光看待功名利禄,逍遥于红尘之中,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宁静致远的寓意和象征_宁静致远是什么意思_宁静以致远

白居易在《问秋光》一诗中:“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他反映了作者心无杂念,凝神安适,不限于眼前得失的那种长远而辽阔的境界。

战国时期的道家著作《文子》中亦有“非淡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并覆,非正平无以制断。”之句。

意思为:不淡定不能昭明贤德,不宁静不能达成远大目标,不宽容不能兼容并蓄,不仁慈宽厚不能心怀大众,不正直公平不能明断是非。

诸葛亮《诫子书》

《太平御览》版

宁静以致远_宁静致远是什么意思_宁静致远的寓意和象征

译文

君子的操守,应该用恬静来修善自身,以俭朴来淳养品德。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使学业有成。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年年岁岁时光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天天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为社会所用,只能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诸葛亮的《诫子书》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它也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更是修身立志的名篇。

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淡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

《小窗幽记》有云:“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人生可以把功名利禄看淡一点,把苦难弱化一点,让我们的心离尘嚣远一点,离自然近一点,那么我们就会怡然自得。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