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为
郦昕阳
人是根本。绍职院的发展就是绍职人的发展。我们的发展最主要靠的不是资源,而是人的坚韧、能力和远见。回顾办学21年来,主要靠的是广大教职员工,包括你们家属的支持。对这种坚韧、能力、远见,我们每个人都有责无旁贷的责任。人的问题,重要的是两点,一是合理的数量和较高的质量,重在优质。不能事情做不起来就提出要招人,不能简单化地认识队伍问题。数量问题是解决不了质量问题的。我们招人始终要注意合理的数量和弥补提高团队结构,通过招人不断实现结构优化。二是好的素质、能力与作风。教师的基本素质,是爱教育、爱学生,有宽广的胸怀和视野。教师特别是领导和干部胸怀宽广非常重要。我们的一言一行,有可能直接被老师和学生吸收,是正能量多多益善,是负面的东西要尽可能把它减到最少。能力指的是学习力、领悟力、判断力、执行力,有较高的学科专业水平和战略眼光。我们都是职业人士,职业人士要靠学科专业水平吃饭,大家在专业平台上对话。讲作风,认真是基础,求真务实最重要。工作实不实,业务熟不熟,包括政策水平有没有,只要看一看日常具体工作是否及时发现问题、改进问题就大略可以知道。要避免流于空洞和表面,说一句口号、玩一个概念,作一点浅薄而牵强的提炼。要研究一些具体问题,研究怎样去落实。同时,要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也就是有胆有识,晓事会办事。如果胆子很大,专业性很差,又不晓事理,不讲程序和方法,要做出业绩也难,反而会适得其反。职业人只有做到有胆有识、晓事会办事,才能解除个人纷扰之患和事业废弛之忧。
我们要把经验治理、制度治理、文化治理相统一,或者说是在文化治理中包含经验治理和制度治理。我们实行文化治理,但不忽视经验的作用。工作、生活经验还是很重要的,职业人一般不能只有一种学院气(书生气)。学院气息比较好的同志与工作生活经验比较好的同志要相互学习,各自发挥好作用。年轻教师和老教师要相互学习,当然年轻教师应该更多向老教师学习,年轻人之间也要互相学习,碰到事情多探讨。朱熹有句诗很好: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我们都是从年轻过来的,过去对经验教训不太重视,年纪大起来以后,发现经验教训确实是个财富。第二个,学校价值导向要正确,弘扬正气,歪风邪气不能有市场。教职工要多比工作和业绩,为学校争作贡献。要多讲团结、多讲合作。作为个体,有个性,我们尊重,但是乐观开朗、开明大度,终究是一种好的个性,自己快乐幸福,也带给身边的人快乐幸福。第三个方面,善治,不断提高治理水平。与时俱进,眼界和标准要高一点,胸怀、思维、视野、担待要大一点。善治,也包括执纪监督。校院领导和干部,全体教职员工,不要有点职权,碰到一点机会,就首先为自己着想,就想变成自己的资源。职业资源首先要为学校服务,为师生服务。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守公权力运用中的原则性和纪律性,碰到事情要善于用原则和纪律去解决问题。
这里我还要提出一个理念,就是精致办学。为人粗犷率直或许是好的,但做事情要精细。人的数量不够,从某一方面来说确实客观存在,但我们还是要通过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来弥补,这也是一种确定性,是我们自身可以努力的东西。我们不是不招人,5年招了190多个人。办精雕细琢的教育,这要成为我们学校的一个特色理念,贯穿于日常工作当中。我上次去斯坦福,已经是晚上了,路过看到教师的教材打开陈列在橱窗当中,有一个电梯口墙上挂的是这个分院经典的实验图。我还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有一个学校把经典公式的推导过程,作为文化建设的内容放在墙上。这些都是精致理念在文化建设中的体现。我们校园有三个主题文化公园,现在还只是取了个名字。我到各个分院去看过,更多的还只是一种传统认识上的宣传。我们应当思考,从人才培养出发,与学科专业结合起来的文化建设,有没有做出特色呢?更多其他的工作也是这样,如果做事粗疏,差错不少,档次不高,一件事情要反复几次,那么,就离精致办学还有不小差距。这里有个性的问题,但更多的是职业功底是否全面、深厚的问题。我们要致力增强学养,办精致的教育。
(2021年1月22日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节录。)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