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新闻发布,敏感问题的舆论引导,目的在于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切,释疑解惑,凝心聚力。如果缺乏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在发布和引导时只说一些观点正确、四平八稳的话,于大局无益,效果肯定也好不了;能否正视矛盾、直面问题,按时度效的要求主动发声、善于发声,才是体现政府信息发布部门和媒体“段位”的重要标志。

全国政协原新闻发言人赵启正主张:敏感问题如果不答,那还需要新闻发布会吗?至于怎么回答,这得看发言人的水平,但绝不能说谎。

警民关系:从沟通中求共识

“坏警察”突然显得多了,是进步还是倒退?

遇到警察查验身份时的“正确姿势”

近期,从“雷洋案”,到兰州警察“打屁股”事件,再到深圳两女孩逛街因未带身份证遭强制传唤……平均几天一起负面新闻,让警察的形象在舆论场里受到冲击,有人甚至认为警民关系似乎跌到了2008年杨佳袭警案以来的低谷。

6月21日,微信公众号“长安剑”不避问题,发表一篇文章《“坏警察”突然显得多了,是进步还是倒退?》。这个政法系统以民间身份办的微信公众号认为:警察通常处在社会矛盾的前沿,是与老百姓“打交道”最多、“冲突”也最为直接的群体,容易成为公众不满的直接承受者。“坏警察”显得多了,不一定多在数量,其实是舆论环境更开放、监督环境更好、老百姓法治意识更强的折射。

两女孩在深圳街头被低素质警察传唤并遭遇羞辱后,网民议论纷纷:今后是否还有义务配合警察查验身份证?“长安剑”在另一篇文章《告诉你遇到警察查验身份时的“正确姿势”》,详解警察在哪些场合可以查验身份证;如果拒绝配合警察查验,可能会被带至公安机关继续盘问;但民警执行盘查任务时,应当着制式服装,或出示人民警察证,并向被盘查人敬礼并告知。在法律规定的情形外的查验,特别是在警察拒绝出示执法证件的情况下,公民有权暂予拒绝,可以拨打110核实后,再予配合。

如何修复警民互信?“长安剑”寄希望于法治,公安执法规范化,公民履行对社会治安的配合义务,双方形成共识默契和良性互动。

否定“文革”:《人民日报》深夜发声

“文革”不能也不会卷土重来

2016年是“文化大革命”发动50年。5月17日零时刚过,历史上启动“文革”的“五一六通知”通过的次日,《人民日报》“两微一端”全线发动,发布《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两篇的评论。《人民日报》文章郑重表态:《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具有不可动摇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环球时报》补充说:十年浩劫给中国发展造成了严重损失,也让许多中国人留下了永久的人生伤痛。那份集体记忆无法抹去。今天可以再说一遍,“文革”不能也不会卷土重来。

与此同时,《人民日报》提醒说:《历史决议》把“文化大革命”时期同作为政治运动的“文化大革命”区分开来,把“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与实践同这十年的整个历史区分开来。要坚决防范和抵制围绕“文革”问题来自“左”的和右的干扰,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要毫不动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两篇评论在子夜的微信“朋友圈”被刷屏。党报发声后,网上有关“文革”的争议迅速降温。

谨防民生问题政治化、政治问题庸俗化

庆安火车站枪击事件是访民遭遇截访?

全面放开“二孩”表明计划生育国策失败?

防止抄写党章沦为“精致的形式主义”

2015年5月,黑龙江庆安火车站发生枪击事件,中年男子徐纯合带着老母亲和两个孩子坐火车,与警察发生冲突,被一枪毙命。网传徐纯合是访民,一家老小来北京上访,在火车站遭遇基层干部截访,才与警察发生冲突。一些网民对截访这件事颇有看法,认为底层民众生计无着,权益受到侵犯才会上访,截访堵塞了下情上达的通道,会导致矛盾激化。网上极端言论常借上访问题攻击社会制度,导致民生问题政治化。

有关部门拖了12天,才通过中央电视台公布火车站现场监控视频。从视频看,徐纯合属酒后肇事,其行为已威胁到公众安全。然而,与公布现场视频同样紧迫的,是第一时间晒出徐纯合一家的火车票。如果他们买的是到北京的火车票,上访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实际情形是,他们买的是到辽宁金州的火车票,走亲戚。黑龙江人不可能到邻省上访,只要晒出火车票,访民被截访的谣言就不攻自破,还原为一个普通的中年男人,一些网民的心态会平和很多。

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有人据此否定中国的计划生育国策,并把曾经支持计划生育的官员和学者拿出来“批判”一番。《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放开二孩,听清舆论真问题》,提出:“放开二孩”是对之前人口政策作出的创造性延续与改革。制定政策理应保持适应性与灵活性,踏准经济社会发展的鼓点与节奏。人口结构深刻变化、老龄少子日益严峻,调整人口政策是应有之义,这是一种“适应性改革”。在这个问题上翻旧账,甚至以今非古,只会加剧社会撕裂、模糊历史认识。

有些突发事件,需要就事论事,还原事实真相;有些敏感问题,需要向公众解释现代社会治理的复杂性,消除干部和群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谨防上升到制度层面而被过度解读。与此同时,也要警惕政治问题、意识形态问题庸俗化。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部分基层党组织在网上发起了手抄党章接力活动,个别地方出现了“新婚之夜抄党章”这样的新闻。《解放军报》发表评论《防止抄写党章沦为“精致的形式主义”》指出,抄写党章的形式有助于加深对党章的理解,加强党性修养;然而如果只动笔而不“走心”,微信“朋友圈”里只为了“晒字”而不见行动的“真章”,就会把这一初衷很好的活动搞变味。“抄”的目的在于学、在于悟,要在“走心”中重温“初心”。《人民日报》在一篇评论中也曾经谈道:形式主义是最大的政治不正确,尤其在新媒体时代,一个地方的形式主义,很可能在网上被“上纲上线”,最后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中央领导同志如何谈论敏感话题?

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

“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

中央领导同志在新闻发布和媒体应对方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案例。1980年8月,邓小平会见意大利记者法拉奇,回答了毛泽东身后中国向何处去等尖锐问题。

法拉奇问: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邓小平回答:永远要保留下去。尽管毛主席过去有段时间也犯了错误,但他终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拿他的功和过来说,错误毕竟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国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杀的。从我们中国人民的感情来说,我们永远把他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

法拉奇问:中国人民在讲起“四人帮”时,把很多错误都归咎于“四人帮”,说的是“四人帮”,但他们伸出的却是五个手指。邓小平回答:毛主席的错误和林彪、“四人帮”问题的性质是不同的。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

2014年11月,APEC峰会在北京召开。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习近平主席在欢迎宴会致辞时主动说起“APEC蓝”,表示“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让‘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中国政府和人民正在全力进行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希望北京乃至全中国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这也是中国梦中很重要的内容。

这就把一个社会议论的话题,变成了中国治理环境污染的政策宣示,令人振奋。

(作者系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